郝敬
(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长期以来,对于欧阳修在文学、史学等领域的成就,相关的研究已经十分广泛与深入。但是具体到“小说”、具体到“小说”理论发展,欧阳修作为一个“小说”理论家的角色就鲜有人知。即使在“小说”研究领域中,学界对此的研究也不多见。据笔者目见,近年仅有王齐洲《试论欧阳修的小说观念》和严杰《从<新唐书·艺文志>探讨欧阳修的小说观念》两篇论文涉及。前者以“现代小说观念为参照”,比较两《唐志》中小说作品的著录不同,认为“欧阳修的小说观念还不十分明确”;[1]后者对《新唐志》中的小说作品加以归类分析,认为欧阳修的意义在于“使小说类原来以记言为主的特点起了变化,转向以记事为主”。[2]笔者以为仍有可探讨之余地,故撰成此文,在还原北宋之前“小说”观念的基础上,从文体的角度加以探讨欧阳修“小说”观念的史学意义。
自《汉书·艺文志》中,班固参考刘向、刘歆父子《七略》,将“小说家”列入“诸子略”,首次将汉人的“小说”观念记录于史籍,创建了中国“小说”之学。其后,“小说”创作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大量作品的实践,逐渐超越了最初居于核心位置的单一的学术性特征,愈来愈表现出文学性的迷人色彩。
李唐建国后,高祖武德五年(公元 622年),令狐德棻向高祖上奏:“窃见近代已来,多无正史,梁、陈及齐,多有文籍。至周、隋遭大业离乱,多有遗阙。当今耳目犹接,尚有可凭,若更十数年后,恐事迹湮灭。陛下既受禅于隋,复承周氏历数,国家二祖功业,并在周时。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如臣愚见,并请修之。”[3](2597)太宗贞观三年(公元 629年),太宗复敕修撰前代诸史,诏魏征监修《隋书》,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撰成《纪》《传》部分。《志》由令狐德棻等监修,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修成。在《隋书·经籍志》中,唐人对于自《汉志》后“小说”的发展情况,又作出了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初步完善了汉人“小说”之学的构建。
唐人对于“小说”理论体系的完善是如何体现的,还须从汉人的“小说”观念进行梳理。《汉志》“诸子略”第十类“小说家”的小序说: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4](1745)
在汉人的“小说”观念中,近现代意义下充满文学色彩的叙事性“小说”的特征,并不作为汉人“小说”观念的主要支撑。汉人“小说”观念强调的是一种以“小道”为核心判断标准的子部之说,即在史家的观念中,“小说”体现的是一种学术性,而并非一种文学体式。这个观念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小说”的创作来源、传播方式与表现手段,“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透露出“小说”的创作与传播来自于普通社会生活的基础层面。并且由于这个产生与存在的背景,使得“小说”的表现手段天生具有与“君子”的“道”产生偏差的“至远恐泥”的相反性。那么,这个表现手段究竟是什么?作为正史之家的班固没有明确说明,但他对于“小说”这种表现手段的实际效果,无疑是抵触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内的士人对于“小说”这种表现手段的实际效果,却有明确的表述,并有积极的认可。桓谭《新论》云:
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①
这种阐述就对正史之家“小说”观念的表述作出了有力的补充。“近取譬论”,所传达的正是“小说”的表现手段。而这种表现手段的实际效果,“有可观之辞”,与现代意义下的充满文学色彩的叙事性“小说”文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也正是被正史之家所抵触的、认为妨害了表达“小道”的基本形式。那么,这也从事实上对于“小说”的潜在的文学性特征作出了正面回应。
唐人系统地接受了汉人“小说”观念的构建。《隋志》“子部”的“小说”类小序云: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传》载舆人之诵,《诗》美询于刍荛。古者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谤。孟春,循木铎以求歌谣,巡省观人诗,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道听途说,靡不毕记。《周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道方慝以诏辟忌,以知地俗”;而训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志,诵四方之传道而观衣物”,是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5](1012)
通过这段小序的阐述,唐人对于“小说”的把握,基本沿袭了《汉志》中“小说家”的主要特征。十分清晰地抓住了“街谈巷语”所表达的创作来源与传播方式,以及“小道”所表达的社会功用这两个重要特征。此外,对于小说创作的名义主体,即 “小说家”,《隋志》的诠释也比《汉志》有所提高,由不入流的“稗官”,上升为“掌道四方之政事”的“训方氏”,客观上强调了“小说”作为一种学术体式存在的重要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理论阐述中,《隋志》与《汉志》一样,注重学术性特征的核心价值,而对文学性的特征却置之不理。这种倾向,在《隋志》的总序中就有清晰的表达。《隋志》云: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儒、道、小说,圣人之教也,而有所偏。兵及医方,圣人之政也,所施各异。世之治也,列在众职,下至衰乱,官失其守。或以其业游说诸侯,各崇所习,分镳并骛。若使总而不遗,折之中道,亦可以兴化致治者矣。《汉书》有《诸子》、《兵书》、《数术》、《方伎》之略,今合而叙之,为十四种,谓之子部。[5](1051)
唐人此时的“小说”观念,已经将“小说”所表现出的社会功用性,上升到与儒家、道家并列的“圣人之教”。同时,也指明了小说的功用性是正史之家所着重考虑的关乎“小说”作为学术体式存在的依据。
由于对汉人“小说”观念核心因素的继承,唐人的“小说”之学仅仅在理论的建构上起到对《汉志》有益的补充。这也反映在其著录的“小说”作品中。由于《汉志》著录的“小说”作品,至初唐时期多已亡佚,《隋志》著录多为后汉以来作品,与《汉志》全不相同。《隋志》共著录“小说”25部,155卷(实为 139卷),如果计入附注,则为30部,169卷(实为153卷)。现录如下:
《燕丹子》一卷(丹,燕王喜太子。梁有《青史子》一卷;又《宋玉子》一卷、录一卷,楚大夫宋玉撰;《群英论》一卷,郭颁撰;《语林》十卷,东晋处士裴启撰。亡。)
《杂语》五卷
《郭子》三卷(东晋中郎郭澄之撰。)
《杂对语》三卷
《要用语对》四卷
《文对》三卷
《琐语》一卷(梁金紫光禄大夫顾协撰。)
《笑林》三卷(后汉给事中邯郸淳撰。)
《笑苑》四卷
《解颐》二卷(阳玠松撰。)
《世说》八卷(宋临川王刘义庆撰。)
《世说》十卷(刘孝标注。梁有《俗说》一卷,亡。)
《小说》十卷(梁武帝敕安右长史殷芸撰。梁目,三十卷。)
《小说》五卷
《迩说》一卷(梁南台治书伏挺撰。)
《辩林》二十卷(萧贲撰。)
《辩林》二十卷(希秀撰。)
《琼林》七卷(周兽门学士阴颢撰。)
《古今艺术》二十卷
《杂书钞》十三卷
《座右方》八卷(庾元威撰。)
《座右法》一卷
《鲁史欹器图》一卷(仪同刘徽注。)
《器准图》三卷(后魏丞相士曹行参军信都芳撰。)
《水饰》一卷[5](1011−1012)
从以上著录可以看出,初唐时期唐人的“小说”观念,仍然延续着汉人的核心判断标准,坚持将“小道”的社会功用放在首要位置。因此,除去琐言类、逸事类的“小说”作品,还稍可归纳出一定的文体特征,剩下的如《古今艺术》《座右方》《座右法》《鲁史欹器图》《器准图》《水饰》等作品,就很难找出稳定的文体特征。因此,此时的史家“小说”观念,继续秉承着学术性的特征。而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大量的文学性色彩浓郁的杂传体作品,仍然被归于史部的杂传类,没有被丰富到“小说”的界定中。
魏晋六朝杂传体作品创作的繁盛趋势,在唐朝仍然延续不衰,并且还衍生出唐传奇的高峰。但是,作品的创作繁盛与理论的总结升华往往呈现出滞后的态势。一直到五代时期史家编纂《旧唐书》,虽然《经籍志》仅仅著录了“开元盛时四部诸书”,[3](1963)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史家的“小说”观念还是停留在初唐时期的建构。《旧唐志》的总序中,史家依然延续了汉唐的“小说”观念,把“刍辞舆诵”[3](1963)作为“小说”的特征。在其“小说家”的著录中,类别体裁的选择标准,依然没有超越《隋志》的著录范围。如下:
《鬻子》一卷(鬻熊撰。)
《燕丹子》三卷(燕太子撰。)
《笑林》三卷(邯郸淳撰。)
《博物志》十卷(张华撰。)
《郭子》三卷(郭澄之撰,贾泉注。)
《世说》八卷(刘义庆撰。)
《续世说》十卷(刘孝标撰。)
《小说》十卷(刘义庆撰。)
《小说》十卷(殷芸撰。)
《释俗语》八卷(刘霁撰。)
《辨林》二十卷(萧贲撰。)
《酒孝经》一卷(刘炫定撰。)
《座右方》三卷(庾元威撰。)
《启颜录》十卷(侯白撰。)[3](2036)
著录的作品几乎全部限于《隋志》著录的琐言类与逸事类,而大量的呈现出文学性特征的杂传体作品,依然归属于史部的杂传类。《旧唐志》著录标准的延续性由此可见。
通过上文的梳理,可以得出,唐人的“小说”观念,至少在史家的理论系统中,主体依然是对于汉人“小说”观念的补充与完善,坚持“小道”为核心,呈现出学术性的主要特征,而缺乏对于逐渐生发的“文学性”特征的理论总结。虽然大量的志怪、传奇类等杂传体作品创作在唐朝出现,也只能在“小说”的表现层面给予技术的积极准备,而对于文学体式借鉴的认可、确立“小说”由学术性转向文学性的主体特征等理论方面的突破,则还需等待。
“小说”之学的重大转折出现在北宋时期,是由欧阳修来主导的。
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欧阳修以馆阁校勘之职预修《崇文总目》,后以直言论事坐贬夷陵。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复为馆阁校勘,仍修《崇文总目》。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崇文总目》修成。应该说,参编《崇文总目》,为欧阳修主编《新唐书》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为其编写《艺文志》“小说”目,形成了重要的理论准备,使得其针对《旧唐志》著录的不足,结合“小说”在唐代的实际发展,作出了重要突破,为“小说”之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欧阳修在《崇文总目》“小说”类的“叙释”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书》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又曰“询于刍荛”,是小说之不可废也。古者惧下情之壅于上闻,故每岁孟春,以木铎徇于路,采其风谣而观之。至于俚言巷语,亦足取也。今特列而存之。[6](98−99)
这种“小说”观念的阐述依然着重于对“小说”的核心价值的肯定,即“小道”的社会功用。这与唐人的“小说”之学是一致的,并继续强化了唐人“小说”观念体系中对于传播与记录的独特特征的突破,丰富了“小说”之学的理论基石。②
虽然在这篇“叙释”中,欧阳修并没有特别论述到“小说”的文学性特征,但是在“小说”类作品的具体著录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巨大的变化,即具有明显文学性特征的“小说”作品的著录。尽管《崇文总目》现已散佚,仅凭辑佚的著录书目,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发现,《崇文总目》“小说”类著录书目数量大为增加,远远超越了《隋志》与《旧唐志》的著录数量,达到152部,588卷(实为149部,577卷)。书目数量的剧增并非我们的关注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隋志》与《旧唐志》中归属于史部杂传类的作品,有4部在《崇文总目》中被收入到“小说”类。考虑到《崇文总目》对唐代开元时期之前书目的著录数量,及本身的散佚程度,这种变化就具有代表性,而绝非特殊情况。那么,这种将“杂传”体作品作为“小说”著录的数量,应该是相当多的。
问题正在于此,欧阳修为何要将一部分“杂传”作品归属于“小说”类呢?
“杂传”最初出现在《汉志》“六艺略”中的“孝经”类,其云:“《杂传》四篇。”[4](1718)应当说,这与“小说”产生的最初状态有些仿佛,还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体类别,仅仅作为对《孝经》解说的词汇用语。南朝刘宋时期,王俭编撰《七志》,首次将“杂传”作为一个类别独立出来。《隋志》对此记载:“俭又别撰《七志》:一曰《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5](906)稍后的阮孝绪在萧梁普通年间,编撰《七录》,正式将“杂传”收入“记传录”,作为史传的一个类别。虽然《七录》也已散佚,但仍可从《七录序》中了解相关情况。《七录序》云:
今所撰《七录》,斟酌王、刘。王以六艺之称不足标榜经目,改为“经典”,今则从之。故序《经典录》为内篇第一。刘、王并以众史合于《春秋》,刘氏之世史书甚寡,附见《春秋》,诚得其例。今众家记传倍于经典,犹从此《志》,实为繁芜。且《七略》“诗赋”不从“六艺”诸部,盖由其书既多,所以别为一略。今依拟斯例分出众史,序《记传录》为内篇第二。[7](112)
《七录序》又云:“杂传部:二百四十一种,二百八十九帙,一千四百四十六卷。”[7](113)数量如此众多的作品出现,足以说明此时的“杂传”已经成为史学的一种固定表述形式。并且,“记传”从“春秋”类独立,客观上带动历史书写种种表达形式的良性成长,这也对魏晋以来的“杂传”作品给予体式上的认可,使得这种形式的作品得以继续发展,蔚为壮观。
唐人编撰《隋书》,对“杂传”进行系统的梳理。《隋志》史部“杂传”类的小序,这样表达了唐人对于“杂传”特征的把握:
古之史官,必广其所记,非独人君之举。《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则诸侯史记,兼而有之。《春秋传》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勋在王室,藏于盟府。”臧纥之叛,季孙命太史召掌恶臣而盟之。《周官》,司寇凡大盟约,莅其盟书,登于天府。太史、内史、司会,六官皆受其贰而藏之。是则王者诛赏,具录其事,昭告神明,百官史臣,皆藏其书。故自公卿诸侯,至于群士,善恶之迹,毕集史职。而又闾胥之政,凡聚众庶,书其敬敏任恤者,族师每月书其孝悌睦姻有学者,党正岁书其德行道艺者,而入之于乡大夫。乡大夫三年大比,考其德行道艺,举其贤者能者,而献其书。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是以穷居侧陋之士,言行必达,皆有史传。自史官旷绝,其道废坏,汉初,始有丹书之约,白马之盟。武帝从董仲舒之言,始举贤良文学。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善恶之事,靡不毕集。司马迁、班固,撰而成之,股肱辅弼之臣,扶义叔傥之士,皆有记录。而操行高洁,不涉于世者。《史记》独传夷齐,《汉书》但述杨王孙之俦,其余皆略而不说。又汉时,阮仓作《列仙图》,刘向典校经籍,始作《列仙》、《列士》、《列女》之传,皆因其志尚,率尔而作,不在正史。后汉光武,始诏南阳,撰作风俗,故沛、三辅有耆旧节士之序;鲁、庐江有名德先贤之赞。郡国之书,由是而作。魏文帝又作《列异》,以序鬼物奇怪之事,嵇康作《高士传》,以叙圣贤之风。因其事类,相继而作者甚众,名目转广,而又杂以虚诞怪妄之说。推其本源,盖亦史官之末事也。载笔之士,删采其要焉。鲁、沛、三辅,序赞并亡,后之作者,亦多零失。今取其见存,部而类之,谓之杂传。[5](981−982)
从这一段近乎于“杂传”的发展史叙述中,可以得出,唐人对于“杂传”的认识,重点落于魏晋以后,一部分“杂传”作品呈现出“而又杂于虚诞怪妄之说”的特征,但是在理论上依然认为“盖亦史官之末事也”,所以归属于史部的“杂传”类。
欧阳修对于唐人“杂传”的理论建构,体现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史家态度。在《崇文总目》“传记”类的小序中,欧阳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古者史官,其书有法,大事书之策,小事载之简牍,至于风俗之旧,耆老所传,遗言逸行,史不及书,则传记之说,或有取焉。然自六经之文,诸家异学,说或不同,况乎幽人处士,闻见各异,或详一时之所得,或发史官之所讳,参求考质,可以备多闻焉![6](76)
他强调了“杂传”具有“闻见各异”的特点,又删除了唐人“而又杂于虚诞怪妄之说”的特征认知。从史学的角度上看,无疑是厘清了史学材料的真伪运用,成为唐代史学家刘知幾《史通》观点的实践者。但是,如果从“小说”的角度去解读,欧阳修将这些由于具有“虚诞怪妄”的特征,不再被归属“杂传”类的作品,而归属于“小说”类,那么事实上,欧阳修为代表的宋人“小说”观念,无疑也具有了这一部分“杂传”的“虚诞怪妄”的表现特征。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小说”从此具有了“杂传”书写体式的使用权,将叙事性的特征纳入了理论范畴,为体系的发展通往新的天地提供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桥梁。
欧阳修对于唐人“小说”之学引入了新的血液,无异于给予“小说”新的生命形式,尽管其理论表达还不是十分清晰,但是欧阳修对“小说”从“史部”借鉴合理因素的观念是坚定的。欧阳修在《新唐志》的序言中,进一步强化了这样的研究视角。其云:
至于上古三皇五帝以来,世次国家,兴灭终始,僭窃伪乱,史官备矣。而传记、小说,外暨方言、地理、职官、氏族,皆出于史官之流也。[8](1421)
完全将“小说”与史家联系起来,突破了“小说”仅为“子部”之说的简单桎梏。
上文已经谈及,《崇文总目》将《隋志》《旧唐志》中原属“杂传”类的一些作品,归属于“小说”类,无疑增强了“小说”的文学性特征。并且,“杂传”的叙事性特征也强化了“小说”的文体性,使“小说”得以由表现“小道”的核心特征为主,事实上转化为表现叙事性的文学特征为主。那么,这种观念的变化是否只是一种偶然的书目归属变更呢?欧阳修在编撰《新唐书》时,再一次将《崇文总目》呈现的“小说”观念的变化进一步深入。《新唐志》的“小说家”类共著录作品“三十九家,四十一部,三百八卷。(失姓名二家,李恕以下不著录七十八家,三百二十七卷。)”[8](1543)为了能清晰地看到这种变化,我们以《新唐志》“小说家”类的作品为标准,考察其在《隋志》《旧唐志》《崇文目》中的著录情况,制成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崇文总目》中出现的将“杂传”类作品归属于“小说”类的变化,在《新唐志》中继续得到显著体现。《隋志》有载的22种“杂传”类作品,在《新唐志》中被归属于“小说”;《旧唐志》有载的25种“杂传”类作品,在《新唐志》中被归属于“小说”。不仅如此,在可考的范围内,《崇文总目》有载的 10种“传记”类作品,在《新唐志》中被归属于“小说”,也体现出欧阳修修正“小说”观念的意识不断在增强。
表1 《新唐志》“小说”目作品在《隋志》《旧唐志》与《崇文总目》中的著录
续表
续表
以往的研究者往往着眼于纪实与虚构的区别,藉此论述唐人“始有意为小说”,[9](45)并表明传奇乃是唐人“小说”的自觉创作。在笔者看来,这并未触及到“小说”发展中的真正关键之处。由于中国传统“小说”观念与近现代叙事性“小说”观念的较大差异,如何寻找两种观念的交接处,是解决这一症结的要害。从纪实与虚构的角度出发,本质上只能在近现代叙事性“小说”观念的影响下,考察题材表现的真伪。我们不妨透过这些表面的现象,去考察内在的一些导致质变的关键点。“小说”的理论建构,直到唐末五代时期,依然停留于无固定文体特征的学术之说,而如何获得一种充满文学色彩的表达形式,成为一种具有主要特征的叙事性文体,正是传统“小说”观念向近现代“小说”观念转变的关键。欧阳修通过《崇文总目》“小说”类与《新唐志》“小说”类的编撰,开始了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尝试,借助于“杂传”类文体的表现形式,为“小说”赢得了一种标志性的文体依据。就“小说”观念的发展进程看,叙事性文体的引入,不啻于对唐人“小说”之学的重建。而这种成功的变革,也引发了纪昀撰修《四库全书总目》对“小说”观念的再次冲击。
注释:
①原书已佚,引自萧统《文选》卷三十一“杂拟下”之“江文通杂体诗三十首”目第二首“李都尉从军陵”,李善注“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句。参见[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第145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版。
②唐人“小说”之学对于汉人“小说”之学的理论提升,具体体现在三个特征的明晰。详见拙文《<左传>与“古体小说”二三谈——兼谈<隋志>“小说”之学对<汉志>的突破》。
③金锡鬯按“《通志略》:徐彦卿撰。《宋志》不著撰人。”
④本类作“《续事始》五卷。冯鉴撰”;又作“《续事始》三卷。”
⑤ “杂家”类有“《两同书》二卷,罗隐撰。”
⑥本类作“刘餗《国朝传记》三卷。”
⑦本类作“吕道生《定名录》二卷”,题下注曰:“大和中,道生增赵自勤之说。”
[1]王齐洲.试论欧阳修的小说观念[J].齐鲁学刊, 1998, (2): 20−24.
[2]严杰.从<新唐书·艺文志>探讨欧阳修的小说观念[C]//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6: 291−302.
[3]刘昫.旧唐书[M].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4]班固.汉书[M].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5]魏征, 令狐德棻.隋书[M].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6]王尧臣, 欧阳修.崇文总目(中国历代书目丛刊本)(上)[M].北京: 现代出版社, 1987.
[7]道宣.广弘明集[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8]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M].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蓬莱阁丛书本)[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