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
从东江米巷到大栅栏,从朝靴到千层底布鞋,从庙堂之高到寻常百姓家,内联升走过一个半世纪。世事变幻,荣辱兴衰,岁月都老了,内联升的目光依旧盯着每平方寸的那81针,听着锥子扎过鞋底、麻绳绱鞋的细微之声。手工制鞋本身,就是对品质至上的诠释、对人文情怀的表达,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内联升创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最初选址在北京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当时的东江米巷,还没有发展成使馆区,但亦不是寻常店铺可以驻足之地。自明朝以来,朝廷就在此设置礼部、鸿胪寺和会同馆,负责接待前来朝贡的外国使节,除了当时中国的藩属国,其他各国使节均不能长住。内联升创办后七年,即1860年,据《天津条约》,各国列强获得建筑使馆的特权,东江米巷才渐渐成为著名的使馆区。
内联升创始人赵廷,天津武清县人,早年在一家鞋作坊学得一手制鞋技术,并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后来,由京城达官丁大将军出资万两白银入股,开办鞋店。当时,赵廷调查了北京制鞋业的状况,发现制作朝靴的专业鞋店很少,于是决定办个朝靴店,打皇亲国戚、朝廷官员这些坐轿人的主意。
古时鞋不仅仅是衣饰那么简单,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或者说,衣服是生活必需品,遮羞保暧之用;鞋却不是,比起衣服,鞋可算是“奢侈品”。内联升之“内”指大内宫廷;“联升”则寓意顾客穿上此店制作的朝靴,便可官运亨通,连升三级。可见,内联升创办之初,瞄准的就是那些能穿得起鞋的人。
内联升开业后,生意很是兴隆。文官武将大小官员,到内联升订做、购买朝靴的人络绎不绝。内联升的朝靴选料真实,做工考究,舒适美观。当时的缎子以南京生产的黑贡缎质量最好,厚黑亮泽,经久不起毛,不过售价很昂贵。但内联升不怕多花钱,专门从南京进黑贡缎。内联升制作的朝靴底厚达32层,但厚而不重,沾了尘土,用大绒鞋擦轻轻刷打,就又干净又闪亮。这样的朝靴穿着舒适、轻巧、走路无声,既稳重又气派。内联升每订做一双朝靴,都是量尺寸,试穿样子,直到顾客穿着随脚舒适满意为止。连宣统皇帝在太和殿登基时穿的龙靴,都是内联升做好后送到内务府的。当然,价格也不菲,一双朝靴售价50两白银,几乎相当于中等人家差不多两年的生活费,这不能不说是奢侈品了。
那时,小官吏定做、购买朝靴都要亲自到店铺里去;而中高级官员则不必,内联升会派伙计上门量尺寸、试样子。天长日久,赵廷把清政府大小官员凡是在他店里做过或是买过朝靴的人的姓名、年龄、住址、靴子尺寸、特殊爱好一一整理登记在册,将之取名《履中备载》。官宦需要靴鞋,只需家人到内联升通报一声,内联升自会做好送到府上。另外,在当时,官员常将朝靴作为一种礼品送给亲友或上级。有了《履中备载》,内联升大大方便了送礼者,也为自己招揽了不少的生意。无意中《履中备载》就成了有证可考的中国最早的客户关系管理档案,据说,现已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编入MBA案例库。
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个段子,有必要一提。据说,李莲英听闻内联升以绸缎布头制作靴鞋,便让内务府的人当众搬刀切靴勘验,结果共切朝靴十余双也没发现任何纰漏。此事传遍京城,内联升信誉大增,东北、天津、上海等地大商号也纷纷前来定购内联升的鞋。
l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东江米巷被焚,内联升也毁于一旦。多年的积累一朝成空,年近七十的赵廷不忍,四处奔走筹措资金。《辛丑条约》签订,东江米巷更名为“东交民巷”,在此设使馆区,不许中国人进入。内联升只得迁往奶子府重新开业。新店开业后,经营惨淡大不如从前,经营管理上也没有创新,仍保持前店后厂自产自销、专做朝靴的经营特色,勉强维持生计。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给了内联升致命的一击——朝靴没人穿了。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发动壬子兵变,内联升再遭洗劫,老掌柜赵廷不堪接二连三的打击,不久辞世,其子赵云书秉承家业。赵云书是河北咨议局议员,无暇经营,内联升开始交由经理人管理。此时,内联升由奶子府迁至前门廊坊头条,在劝业场外租了个门面,鞋作坊则迁到距离廊坊头条不远的北火扇胡同。
民国初年,一双内联升缎面鞋卖三块大洋,值三袋洋面,一般人显然买不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内联升再难固守它的高端定位,开始不局限于坐轿人,普通大众也成为内联升的目标客户。至此内联升发展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产品——千层底布鞋出现了。由于消费群体扩大,提供旧时《履中备载》式的个性化服务颇为困难,内联升开始印制礼券,被人们作为馈赠礼品的首选,在当时曾引起轰动。
辛亥革命后到解放前,内联升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内联升的经理都是从本店工人中遴选出的。尽管经理们只是资方受托人,但他们对内联升的生产经营有充分的决策权。他们从学徒做起,懂技术、善经营,被逐级拔擢。天长日久,他们不仅对东伙之间、师徒之间、经理与工人之间的诸种纷繁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拿捏有度,能使后厂前店的产销模式发挥出相当大的效能,还对内联升的传统、商业模式等烂熟于心,能在家族企业里渗透进些许现代管理的因子。
在组织结构上,内联升沿用前店后厂模式,又根据自身行业及生产经营特点,加以改进,主要体现在内联升把纳底等工序交给京畿农民家庭完成,而把其他一些关键工序由后厂来完成。例如,当时北京广渠门外一带农村妇女就曾为内联升纳过鞋底。把工时占用长、劳力消耗大的一些工作“外包”出去,不仅减少了自身的劳动力雇佣,还缩短了生产周期,加速了资金周转。这让内联升可集中力量于切底、包边、圈底等关键工序上,不但确保了产品质量,还让内联升更多地关注产品式样的更新,以应付市场需求的变化。
解放前夕,内联升生意清淡,员工仅50人左右,濒临崩溃。1956年公私合营,内联升迁址到大栅栏步行商业街,1958年迁到现址,结束了它半个多世纪的漂泊。同时,内联升完成了它经营方向上的转变,变成了国有企业。
1970年,在政府的指导下,内联升办起了全新涵义的“后厂”,在政府调配下,内联升从鞋厂进鞋、加价20%在柜台上出售,这部分占销售额的80%以上。
在此时期,内联升为传统工艺延续进行了多方努力。他们发挥自己前店后厂的特长,门市销售缺什么,后厂就补充什么;门市需要什么,后厂就生产什么,小批量、多批次,在质量、品种、号型、式样上下功夫,满足市场需求。希望寻找一条以前店养后厂之路,来保护和发展自己的传统工艺与经营特色。但以手工为主生产布鞋,经济效益低微,又受到价格、原料供给等多方面的限制,也未能摆脱困境。例如,它曾多次向上级请示,能否以前店经营的利润补后厂的亏损,但难成现实。
北京市政府一直对内联升颇为照顾,有意识帮助内联升保留一些原有的特色之处。其一,销售主体虽不是内联升的自产靴鞋,但保留了前店后厂的形式,内联升仍有属于自己的加工厂;其二,在物资贫乏的年代,内联升传统手工布鞋用的纯毛毛料由政府特批提供。在此支持下,内联升的靴鞋制作手艺和制鞋文化得以部分传承。
文革时期,内联升一度更名为“东方红鞋店”、“长风鞋店”,内联升虽然暂时失去了自己的品牌,也没有了昔日风光,但同为鞋店,较其他鞋店还是有优势。这期间内联升续写新《履中备载》,其中详实记载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档案,以及许多国际政要的制鞋记录。
1977年,内联升成为第一批恢复老字号品牌的企业。1986年内联升新厂房竣工,占地面积约13亩。1988年,具有清代建筑风格、营业面积1700多平米的新营业楼落成。
改革初期,无论在人事管理、资金支配,还是物料来源等方面,内联升还受着旧体制的束缚,甚至于1988年进的鞋直至1992年还没有摆上柜台。
1992年的一天,内联升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要求订做一双手工皮便鞋。几天后,一双鞋码为37.5号的皮底皮面小舌鞋穿到了邓小平的脚上。随后,这双鞋跟随着它的主人穿过上海黄浦江,走过深圳罗湖港口。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抓大放小”,国有企业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国企改革步入所有权的深水区。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内联升主动向上级单位申请改制。内联升领导班子认为,目前内联升效益仅能勉强维持盈亏平衡,不改制很难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造。“当时的说法是把企业推向大海可以游得更深更远,可要是水性不好,淹死怎么办?全员出资要是最后钱要不回来怎么办?”这是当时内联升员工的普遍心声。时任总经理的程来祥意识到内联升的品牌价值,他对内联升股份制改造信心满满,于是率先出资10万,成为内联升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
2001年,内联升完成改制,但没有完全抛弃国有股份,其上级企业——大栅栏商贸集团(即金座公司)仍占部分股份。2004年,金座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内联升彻底脱胎换骨,成为纯民营股份制企业,员工成为公司股东。
作为改制的代价,内联升主动上交国家上万亩固定资产,最终仅保留下大栅栏34号的营业场所,以及一个3000平米的生产厂房。按照国家政策,结算完以后,内联升负资产几百万。
董事长程来祥1976年进入内联升工作,从生产车间工人做起,先后担任售货员、采购员、业务员,1990年任副经理,1998年任常务经理,1999年任总经理,2001年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改制后,程来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员工忽略企业成本控制的固有思维,养成精细化工作的习惯。
首先,内联升产品加工由十几家加工厂分别承担,原料提取流程不明确,最终导致账目混乱,成本控制不到位。在进行生产调整的过程中,程来祥处理完商店的事情就到工厂监督控制成本,小到提取一捆绳子,也要填单报备。经过两、三年的调整,最终改变了工人的习惯,理顺了原料提取流程。
其次,由于管理疏忽,造成报废产品过多,造成成本高居不下。于是程来祥着手安排内联升的制鞋技师到各个加工厂巡视,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进行指导,发现问题马上纠正,避免材料浪费,把问题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而不是成品出来后。
在生产工艺上,内联升曾尝试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千层底布鞋,但最终实践表明,机械化生产出来的鞋和手工衲出来的鞋在质量和舒适度上存在明显差别,所以最终还是回归到手工缝制。
内联升在流程控制上,公司负责原材料采购,然后分门别类,部分原材料直接送往加工厂进行前期生产;部分原材料在公司加工为半成品后,送到其他加工厂进行下一步加工。加工完成后,所有产品收回工厂进行后期处理和检验,最后一两道工序完成后,包装入库。在加工厂处理过程中,公司派往各个加工厂的巡视员和驻厂员负责质量控制。关键的技术环节全部由内联升掌握。全部加工完成后,根据ERP系统调拨到各个店面销售。此生产分销流程结束后,根据ERP软件测算销量、库存、安排下单。
目前,内联升以中高档消费群体为主,涵盖男女布鞋、童鞋、拖鞋、手工皮靴等多个品牌,共有花色品种3000余种,形成了全方位的产品结构,多款千层底布鞋获得国家专利证书。销售网点遍布国内各大中型城市,分店、加盟连锁店、专柜、经销商网点多达400多个,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手工布鞋生产销售企业。
在内联升大栅栏总店里,你可以看见几位师傅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在他们耳里,只有锥子扎过鞋底和麻绳绱鞋的声音。仿佛时间停滞了,一双手工制作的鞋充满了情感,这是机器生产永远不可及的。
从初创的高级定制到现在服务大众,内联升的高品质没有改变。早时内联升做鞋的面料礼服呢是进口的,缎面鞋的缎须是上等的贡缎;打袼褙用的布料必是八成以上新的白布。做过鞋的人都知道,一般做鞋底打袼褙用的都是旧衣服的破布料,而且对颜色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可内联升对这些都相当讲究;再是,千层底包边的漂白布要用日本亚细亚牌的;麻绳要用是产自温州一带的专供麻绳;还有锥子等工具也都有考究。
关于内联升的千层底的质量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内联升柜台上有一个大铡刀,如果哪个顾客怀疑内联升千层底的底子用料掺杂,可立刻用铡刀铡开,让顾客自己眼见为实。可见内联升制作传统千层底布鞋,选用都是纯天然材料:毛料、棉布、牛皮、麻绳等,且全是手工制作,这也是它如今仍然受到国内外顾客的青睐。
内联升的做工,更是让人赞叹。据记载,内联升布鞋制作工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高四多”,即工艺要求高;制作工序多;纳底的花样多;绱鞋的绱法多;品种样式多。制作一双完整的千层底布鞋,大的工序有30多道,总工序要经过90余道才能完成。纳制鞋底工艺,达到每平方寸用麻绳纳制81针,且麻绳粗、针孔细,刹手紧,针码分布均匀。制作一双“一”字底布鞋至少要纳制2000余针!其男鞋千层底的层数为34层。接着是锤底,将纳好的鞋底经热水浸泡及热闷后,用铁锤锤平,不能走样。这样的鞋底坚固耐穿、柔软舒适、不起层、不变形,即便是汗脚,鞋底也不会湿。绱鞋的技术则更要细致严格,鞋模子造型要美观、大方,绱鞋的针码更得间距齐整,鞋帮与鞋底严合饱满,吃帮均匀。这些严格的选料和工艺要求基本是在民国时期形成而固定下来的。
如今的内联升对质量的监控更为严格,仍延续传统的手工模式制鞋。现在他们打袼褙用的糨糊是比富强粉还贵的高筋粉,每平方寸81针已成为一针不多也不能少的“国标”,每支鞋底都由内联升的巡视员严格把关验收。而且几家鞋底厂只能专供内联升,保证知识产权、商业机密不外泄。回收后在工厂内由资深的师傅接着制成。
郭沫若曾写诗赞内联升的布鞋:凭谁踏破天险,助尔攀登高峰。新知虽勤摩挲,旧伴每付消融。化作纸浆造纸,升华变幻无穷。
今天,学习手工制鞋技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内联升技艺的传承方式是由技艺高超的老师傅带领徒弟,师傅通过口传心授,将自己的制鞋经验、窍门教给徒弟,徒弟通过体会、理解,在实践中继承师傅的技艺,从而一代代传承下来。如今内联升手工制鞋的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