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丽,李庆有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曹丽丽,李庆有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不断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主要问题,结合其培养目标和自身的特点,借鉴已发展起来的其他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问题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设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2009年正值这项工作开展4年之际,教育部再次公布,“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这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20所试点高校,2006年首次招生,与其它专业学位的开展相比起步较晚。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探索和前进中有效的积累经验,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一些培养中的问题也随着其发展不断的涌现出来,特别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模式等,已成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所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目前,有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相关研究有:曹健在《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探讨》一文中,初步探讨了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一些注意问题。张惠君在《对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与思考》,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基本特征、设置和试办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意义,并提出不断完善和促进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建议。熊蜀蓉在《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提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只有根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特点和借鉴已开展时间较长的专业学位教育的成功经验。促进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良好发展。李国栋在《关于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有关问题的思考》阐述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对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指出这种新形式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应改革体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规格、形式以及招生办法与招生结构等,以适应我国体育专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促进体育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高玉英、张春合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中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立背景为基础,梳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并指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做出判断和思考。田森桩,秦志辉,朱俊波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对策研究》中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面对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和本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应对策略。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兴学位,2009年起,又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这个新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体育硕士的特点,梳理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不断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促进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更好的发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旨在梳理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不断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其培养目标和自身的特点,借鉴已发展起来的其他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层次应用性人才以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服务。也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全面开展提供素材以供借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05年下发的学位〔2005〕8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在“应用型”上,从本质上看,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也是一种职业教育(英文为professional degree),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要熟练地掌握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运动技能、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更强调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我们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培养内容即课程设置、教学培养方式等。
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来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对象应与之相对应。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不同,学员应具有该职业特有的、更高层次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至少要有相关的这种职业经历,经过系统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开发创新,这不仅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内涵,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而实际情况却是另外一种现象(表1)。
从2007、2008年两年的报考人数所占百分比来看,考生大部分来自学校教师,教师所占百分比已达为83%、81%;而其他人员报考比例却不足12%,其中单独统计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报名人数也不过是6%。由此可见,以往学员整体职业经历、技能水平一般,未来职业的高级性特点不突出,与培养目标出现脱节的现象。
从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最初目的来看,是以招收高级教练员、高水平运动员、高级裁判员为主要对象。培养对象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体育工作人员,高、中、小学校体育教师。所对应的职业应当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技能,他们除了熟练掌握专业的体育知识外,还应掌握体育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能,能够解决体育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为体育事业做出较大的贡献。从这种意义上说,更应突出职业特点,这也是体育专业硕士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最主要的标志。
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应届本科毕业生大多数没有或很少从事过体育教学,体育管理,这方面的实践,更没有过组织专业的运动训练,体育实践经验严重匮乏,面对这样的生源,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也出现了与培养目标相脱节的事实。
表1 2007、2008年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考生来源
另一方面专业比例失调,各领域特色不突出。为满足体育各个领域的需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按培养领域划分,共分四个,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竞赛组织四大领域。目前众多培养单位并没有完全突出各领域的培养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没有体现该领域的特点。考生报考的领域大多数集中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领域两个领域,许多培养单位基本上是只开设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将这两个领域,也有的将其混在一起培养。从表2可以看出,历年报考体育教学领域人数比例超过60%,这些学员基本上来自于工作单位,毕业后又回到原单位工作,特别是运动训练领域,学员们毕业后又在重复着普通教学,导致形成的培养结果仅仅是满足了学员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满足了各高、中等学校对在职教师学位层次的要求,没有突出各专业领域应有的特色。
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应届本科毕业生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及专业技术的限制,大多数也集中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两个领域。导致四个专业领域的比例严重失调,难以满足社会对体育各个方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表2 2007、2008年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报考专业统计表
开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各个单位,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专家指导小组编写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这一指导性的设计方案要求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每位研究生至少要修满32个标准学分。根据培养目标,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必修课程(自然辩证法、逻辑学、科研方法、外语、计算机)、专业领域核心课程(体育教学领域核心课程、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竞赛组织领域核心课程、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学位论文四大模块。
从课程整个的体系和设置科目上看,具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特点。把工具类、方法类课程列入公共课程,因为研究生应用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跨学科知识,还需要掌握一些工具类和以及数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等方法论课程。唐云霞2007年对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8所学校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学员对公共课程的设置比较满意,其中对科研方法、计算机的满意程度较高,认为这两门工具类和方法类课程知识在实践中具有很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数是带着体育教学或体育训练中的实际问题乃至困惑重新开始更高层次的学习,迫切需要在理论上阐述和解答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但是科学探讨和有效解决工作实践中的各种各样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课程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课程内容侧重于学术性。
调查显示,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虽然重视提高学生的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本课程知识,但是对他们的研究能力、教学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所忽略。因为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中,大多数培养单位沿用传统的学术学位课程设置的基本思想,而忽视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的设置,课程教材比较多地关注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与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联系紧密的基本技能课程和教学方法课程的重视,造成了整个课程体系实用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出入,难以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各培养单位在设置课程时应该注重提高技能类和方法研究类课程的比例,注重对学员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绝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学术型研究生一样,几乎没有大型体育活动实施方案和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的论文研究,不能很好的突出专业学位论文的特色。而且水平也比较低。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专业学位教育的生源有直接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与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一方面与指导导师也不无关系,原则上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指导教师中除了体育学科优秀的指导教师外,同时还应吸收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大型竞赛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部门中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共同组成导师组。但在大多数高校的培养过程中,由于教师资源、教育经费紧缺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大多数体育专业学位的指导由学士学位的指导老师一并来承担。由于培养年限、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的不同,给导师的培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已在全国全面展开,确立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定位非常关键,因此应特别注重生源质量。应届生没有实践经验,没有工作经历,将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培养目标的制定要讲究科学性,既要符合其专业学位的特点又不能偏离专业学位的目标。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有一定的职业背景下,具备较好的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运动队队伍组织管理、比赛临场指导等实践应用能力,各培养单位应该在针对培养对象实际特点的同时,结合本领域自身特点,在所设置的领域制定出具有本领域特色的培养方案,不同的领域要突出不同的培养特色,可以反应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等等方面。
课程设置上要结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合理设置,不能和学位硕士的培养混为一谈,建议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多采取专题讲座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结合学科前沿、国内外最新形势,多讨论相关主题,实施具有专业学位特色的教学内容进入实习基地,把体育实践理论和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
由于专业硕士的培养年限大多数为两年,在提高其科研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其实践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解决体育实践中的问题打下基础。
学位论文也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鼓励论文选题必须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强调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着重评价学位论文的实践价值。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指导教师中除了体育学科优秀的指导教师外,同时还应吸收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大型竞赛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部门中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共同组成导师组。参与教学和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并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质量检查制度。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要要善于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专业学位教育的成熟经验,加强交流合作,并结合体育专业的特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更科学、更优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高层次的体育人才。
[1]李国栋.关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关问题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1):104 -105.
[2]高玉英.新形势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24(3):72 -75.
[3]熊蜀蓉.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0 -111.
[4]李 静.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7):75 -78.
[5]高玉英,张春合.影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因素的调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5):442-443.
Study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Education of Sports Masters in China
CAO Lili,LI Qingyou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79)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combing major problems having emerged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master of sports,with its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the developed successful experience on other master’s degree education,to promote the sport master education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physical master;professional degree;problems
G807
A
1003-983X(2011)04-0402-03
2010-12-10
曹丽丽(1985-),女,河南濮阳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健美操教学与训练.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