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蓬勃生机和创新活力的宁海
——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2011-01-16 06:56
中国科技产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宁海宁海县经济

■ 本刊记者 竹 青

充满蓬勃生机和创新活力的宁海
——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 本刊记者 竹 青

近年来,宁海围绕构筑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县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促进了三个文明的发展。宁海实施“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以来,以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上升至全国百强县第63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基本建成。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0.7:56.7:32.6。生态高效农业发展良好,“种养饲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建成。积极发展特色循环工业,宁海“卡伦堡”工业循环经济模式基本形成。宁海一、二、三产资源共享的区域性混合型模式已成为全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五大模式之一。宁海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并获得了省文明县城、教育强县、科技强县、旅游经济强县、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县和省级生态县、省级园林城市等称号;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如今,宁海大地更是处处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山川秀丽 人杰地灵

宁海,顾名思义,这是一片波澜宁静的海湾,一方欢乐、安宁、祥和的土地。相传东海之内皆波涛汹涌,惟有此处港湾风平浪静,故名“宁海”。千百年来,宁海人民在这儿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宁海位于三门湾与象山港之间,陆域面积1843平方公里,人口61万,有14个乡镇、4个街道。宁海在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建县,至今已经有1700多年历史。

境内山川秀丽,气候温和,县北南溪温泉藏于深山奇幽之处,是全国三大著名温泉之一;雁苍山,气势雄伟,为宁波市新十景之一;县南莲头山冷泉,能疗养关节炎等症,自清至今,民间作“仙水”治病,久盛不衰。森林覆盖率达62%,拥有浙东大峡谷、国家4A级景区——宁海森林温泉。宁海古树名木资源数量众多,物种丰富,有古树名木上千株。其中属一级保护古树约300株,二级保护古树300多株,三级保护古树近600株。树龄最高的为岔路镇柴家村万婴柏,达1700多年,树径最大的是前童镇的“浙江第一樟”,为1500cm。宁海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宁波各县市区第一;去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7天,优良率95.1%。宁海县傍山依海,溪流纵横,水资源总量约17.3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达10.6万千瓦,总库容为4.3亿立方米,水质优良。全县总体水质保持Ⅱ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宁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通讯发达。铁路纵贯县境,设有宁海火车站,34省道甬临线是一级公路,和盛宁线、象西线组成陆路交通主骨架,县城距宁波机扬64公里,离北仑港80公里。5000吨级强蛟码头,北通宁波、上海、大连,南达温州、厦门、香港,水陆客货周转能力强。

宁海人杰地灵,名士辈出。古代有藐视灭十族之灾的方孝孺、率众起义的农民领袖王锡桐;现代有“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国画大师潘天寿、著名画家应野平等等。也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所著《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宁海县还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前童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许家山村等景区景点。

如今,宁海正以更加开放、创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经济

野鹤湫

工业经济是宁海县经济的主体,以模具、文具、汽配、灯具、五金机械、电子电器等特色行业为支柱的工业格局初步形成。宁海经济开发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的除尘、脱硫、脱硝效率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得力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产销量最大的文具企业,西林牌手动液压搬压车、吉德牌洗衣机等大批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的声誉。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8.6亿元,比2009年增长13.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6亿元,增长17.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89亿元,增长37.3%;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亿美元,增长4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1亿元,增长23.4%;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突破400亿元,增长35.8%;今年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01亿元,增长1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9亿元,增长18.3%,经济运行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宁海县已制定出“十二五”时期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宁波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平台、长三角区域生态旅游名城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行区,初步建成生态型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产业转型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宁海县积极实施“工业创业创新翻番工程”和“6 6”产业导向,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和改造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大踏步跃进并逐渐做出自己的特色,通过环保倒逼机制,促使工业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浙东大峡谷

例如,“6+6”产业导向实施后,模具、文具、汽配等六大传统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新能源、数控装备等六大新兴产业逐渐壮大。传统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获得“中国模具产业基地”、“中国文具产业基地”、“中国汽车橡胶部件产业基地”和“中国压铸产业基地”称号。新兴产业通过编制产业规划,重点政策扶持,产业集群逐渐形成。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迅猛,太阳能光伏产业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步伐加快,全县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太阳能LED电机和其他节能绿色环保产品的年销售超过30亿元。

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

宁海县县长褚银良说:“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和利益,也要舍弃不环保和增加历史欠账的GDP,要有壮士断腕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魄力,以低碳环保为依据,以减量化、再利用、能循环、无害化为原则,以节能降耗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由于生态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宁海县的经济正朝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1.加快推广清洁生产。县里把清洁生产作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重要促进手段,重点选择电力、化工、电镀、造纸、印染、食品等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排污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目前共有70家企业通过审核验收。其中80%重点用能企业已实施和正在实施清洁生产。同时,对造纸、电镀、砖瓦窑、小火电、铸钢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进行专项整治,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实施了《宁海县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合理用能评估和审查办法》,严格把好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关,5年来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651个,涉及投资额9.4亿元。

2.稳步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宁海县政府先后出台《宁海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宁海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重点以国华电厂为依托,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形成了煤—电—粉煤灰—水泥、煤—电—脱硫石膏—石膏板、煤—电—粉煤灰—新型墙材三条循环产业链,基本消化了电厂的衍生物,利用率达到90%以上。海螺水泥、北新建材、宏韵建材、七超板业4家企业被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目前年利用粉煤灰46万吨、脱硫石膏35万吨、煤渣10万吨。此外,各种再生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年回收各类废旧物资25万吨左右,60%以上供应给县内利废企业,全县直接利用再生资源作原料的工业企业50余家。

做优做大现代化服务业

宁海县把发展现代化服务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之一,启动实施了服务业提升发展倍增计划,大力发展“十大产业”,积极搭建“十大平台”,扎实推进一批服务业功能区块建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例大幅增加。

1.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针对宁海的资源禀赋条件,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打造长三角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宁海连续举办了八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并倡议设立“中国旅游日”,提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19”设为中国旅游日。今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每年5月18-20日,宁海景点全部免费。

2.开发了一批旅游项目,旅游产品体系基本形成。森林温泉度假村、东海云顶、许家山、东山桃园等一批新景区景点建成开放,宁海湾游艇俱乐部、“十里红妆博物馆”、第一尖滑雪场等项目正在建设。以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和徐霞客古道为依托,形成了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6条旅游带,即东部山乡古村体验之旅、温泉滑雪健身之旅、徐霞客古道乡村风情之旅、三门湾农渔风情体验之旅、环宁海湾海陆休闲运动之旅、西部森林养生之旅等。

3.旅游品牌形象日益凸现。宁海相继获得“中国首批文化休闲旅游示范地”、“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浙江省十大生态名城”、“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和“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等称号。前童古镇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伍山石窟景区被授予国家矿山公园资格,森林温泉被授予“中国十大温泉基地”称号,宁海湾游艇俱乐部是浙江省首家经发改委批准立项的游艇项目,宁海还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山地户外运动基地”。成功举办2010中国体育论坛,宁海成为国家体育论坛永久会址。

前童古镇

徐霞客大道夜景

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旅游收入仅为6.52亿元,2009年旅游总收入达到46.4亿元,旅游经济绝对数增加近40亿元。2011年,宁海将大力推进“大森林、大景区”建设,推进全城绿化,全民绿化。围绕“长三角区域生态休闲旅游名城”的目标定位,积极构建山水相衬、海陆互动、县域一体的旅游健身体系,打造县域生态旅游“大景区”。

与此同时,宁海还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业,着力打造宁波南部现代商贸中心、现代物流中心等。按照“拉开框架、重塑功能、提升品质”的要求,加快了六大重点功能区块建设,新世纪现代商贸商务区、物流园区、模具城工贸区等重要功能区块开发扎实推进,城市综合体、会展商务、物流园区、汽车交易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正在搭建。

做精做特生态农业

宁海县农业资源丰富,山有竹木茶桑果之盛,海有鱼虾蟹贝藻之丰,誉称浙东鱼米之乡,是国家级及省级粮食、茶叶、柑桔、蛋鸭、水产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茶叶、竹笋、柑桔枇杷、虾蟹、贝类、鱼类、土鸡、山羊、高山蔬菜等主导产品,闻名暇迩,并出口国外。凭借良好的资源和科学技术,宁海县着力使传统农业发生脱胎换骨的转变,深度打造生态农业、循环农业。

1.传统农业正在脱胎换骨。通过“接二连三”的路径,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得到迅速发展。针对县域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宁海大力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旅游,东部沿线以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主线的茶山旅游休闲基地为中心,着重打造沿线100公里的九大千亩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基地;西部沿线以梁皇山生态林休闲基地建设为中心,着重打造沿线200公里的九大万亩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同时以“环三门湾百里经济林长廊”为主线,结合农业产业化项目,打造沿线的水果经济林、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优势产业,形成具有宁海特色的观光农业精品园。

2.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格局初具规模。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宁海县坚持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基地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筑“蓝色东部”和“绿色西部”的特色农业格局,基本形成了茶叶、土鸡、西瓜、无公害蔬菜、柑桔、竹笋6大主导产业和胡陈洋芋、宁海白枇杷、香榧、红阳猕猴桃4大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3.根植于生态理念的循环农业脱颖而出。按照“生态立县”的理念,宁海县立足自身特色,按照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要求,围绕效益农业主线,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进产业化经营,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荣获“省级生态县”和“循环经济发展先进县”等称号。在宁海的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企业、产业、区域三个层次环环紧扣,形成了“三级循环农业体系”。当地充分利用种、养殖业所产生的废弃物,做好农业循环经济大文章,大力实施畜禽粪便加工还田、沼气工程、秸秆过腹等资源循环,建立了“畜—沼—果”、“畜—沼—粮”、“畜—沼—鱼”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形成了“农业废弃物—奶牛养殖—有机肥加工—农作物”、“畜牧养殖—粪(肥)—有机复合肥—瓜果菜”、“鱼虾—贝藻”等立体化生态型循环模式。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已被列为国家级建设项目,宁海县的区域性混合型循环经济模式被学术界定为全国县域循环经济五大模式之一。

先进生产线

手用工具箱

通过高科技的投入,宁海县4个农业项目已经列入2010年度国家星火计划,分别为振宁牧业的优质肉鸡产业标准化品牌推广示范项目、利丰牧业的优质牛奶安全生产体系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金龙浦农业的现代工厂化瓜菜穴盘育苗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唐龙食品的东海海参高值化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即食海参的产业化示范。

打造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单位

经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宁海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地考察,由国家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部门联席评审会”评审,依据评审结果,国家科技部2010年发文同意宁海县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宁海县是宁波市唯一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县(市、区),获得这一殊荣,宁海县在4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1.始终把可持续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2003年以来,宁海县累计投入可持续发展项目资金达到100多亿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宁海县委、县政府实施《宁海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关于实施工业创业创新翻番工程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把可持续发展工作列为重点督查内容进行专项督查,宁海县人大、县政协每年要安排专题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专项检查,监督和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2.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宁海县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延伸、从战略层面向执行延伸,大力实施“2133”工程(积极打造2个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10大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培育3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3类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3.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宁海县十分重视科技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把引进科研院校的技术与人才作为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成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宁海产业基地、浙江省塑料模具和汽车橡胶零部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宁海产学研基地。积极发展与县域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前厂后校、骨干专业与产教企业、实训基地相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

十里红妆博物馆

4.坚持城乡统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宁海县构筑完善城乡一体的交通网、水务网、保洁网、就业网、保障网。大力开展农村“两化”活动,成片连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连续10年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建成宁波市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以及省级生态县。几年来宁海县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科教优先,因地制宜、资源节约,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为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二五”时期是宁海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宁海县加快科技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宁海县以崭新的姿态全面贯彻宁海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两创’总战略和市委‘六个加快’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大森林大景区建设为主攻,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提升城市化水平,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初步建成生态型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加快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宁海县牢牢把握以下主要原则:

1.更加注重转型升级。把转型升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转变发展观念,转换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以发展促转型,以转型谋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2.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把统筹协调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妥善处理发展中各方面、各环节间的关系,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城市、农村、区域相协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把加快新型生态化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根本路径,把生态化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深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

4.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实施充分就业战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5.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持以产学研相结合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大力实施“开放强县”战略,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十二五”的目标催人奋进,在伟大的开局之年,宁海县正在以百倍的精神奋力书写“十二五”发展的美好画卷!

猜你喜欢
宁海宁海县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宁海县黄坛益良五金厂
宁海县黄坛益良有限公司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宁海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