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枫
(黄淮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近30年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热点分析
——以高引用率文章为例
刘 枫
(黄淮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近30年的中国电视理论研究,从研究主体上来看,高校与科研机构是主力,但是媒体与政府相关部门研究者的介入使得电视理论研究不至于太学术化;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虽然实证研究并未普及,研究的科学性有待提高,但总体来看,学者们的反思意识与对话意识较为明显;在研究主题上,新媒介、新政策、新概念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点。
电视理论研究;引用率;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研究主题
中国的电视事业虽已走过50多年的历程,但电视理论研究走向正常化才不过区区30年。30年间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巨变,电视理论研究在主题、方法以及研究思路方面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历史研究成为必须,“历史学家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用他们的智力捕捉住这些变迁、异常和创造”[1]425,追溯电视理论研究的历程也不例外。
为了更好地描述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进展状况及其特征,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全面描述,因此选取哪些材料作为参考尤为重要。胡智锋教授认为:“目前中国电视理论的研究阵地也相对有了较为确切的分工。《现代传播》成为电视基础理论研究的最重要的阵地,《电视研究》成为电视应用理论研究最有代表性的阵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则成为电视决策研究最核心的阵地。”[2]44通过将《电视研究》、《现代传播》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的研究内容作一简要对比,我们将有望全面把握中国电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状况、发展理念及其经验、方法与路径。但是对各刊的所有论文进行内容分析,显得不现实,因此我们以三大核心电视期刊引用率较高的文章为例进行分析。这些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代表性,一方面能让我们从中看到电视理论研究中“明星们”的姿态与面容,另一方面能让我们间接地了解一般研究者的心理。
对期刊内容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获取人们的研究成果,清晰地把握学者们所采用的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研究路径以及取得的理论成就,从而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分析的困难之一在于如何抽样。通过综合借鉴其他作者对相关期刊的抽样方法,我们采用了一种较为简洁的抽样方式——引用率抽样,抽取各刊引用率居于前100位的文章。这种抽样方式解决了四个问题:一是抽样文章具有极高的关注度,在业内应该是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文章;二是抽样文章经过读者的检验,其质量应该能反映一段时期的基本研究水平;三是高关注率和高引用率表明一个时期内进行相关研究的作者较多,对此类文章进行分析能反映研究者们研究的选题重点及研究方法;四是中国知网中的论文引用率排名,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基础。
本文抽样是利用中国期刊网(CNKI)的引用率排名作为分析基础,数据查询时间为2010年4月27日。中国期刊网缺少《电视研究》2004、2005、2006三个年度的数据,缺少《现代传播》1994、1995、1996、1997、1998五个年度的数据,因此这些年份相关刊物的论文引用率为零。本文所做描述为总体性描述且以关注度作为关键性指标,因此相关论文缺损并不影响总体抽样,亦不影响相关结论的总结。
本文选取的考察指标包括:作者分布、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引用文章分布、研究结论。
1979年《现代传播》创刊,1987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创刊,1993年《电视研究》公开发行,其文章被引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1979―2009年三刊被引用情况
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从被引用文章总数、被引用比例,还是单篇平均被引用次数,《现代传播》均高居榜首,这一方面表明了《现代传播》在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表明基础理论研究文章具有更高的引用率。但以电视实务研究为主的《电视研究》也具有高达17%的被引比例,这在一个领导讲话占据主要篇幅的刊物中是难能可贵的。
以上分析仅能表明各刊总的被引用情况,如需详细了解中国电视研究的写作特征,还需分析其年度被引用情况(见表2)。
表2 三刊年度被引用情况
上述数据表明,引用率较高的文章主要发表于1999―2008年这10年间,这10年是中国电视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黄金时期。引用率较高的文章主要集中于这些年份,一方面表明这些年不断有重要的、引人注目的文章出现;另一方面说明此前文章的学术性不够,或者对电视理论研究的重视度不够。通过对《电视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发现,1999年之前的文章过于注重实务,未关注电视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因此使得论文的生命力较弱,持续被关注的时间较短。自跨入新世纪以来,电视理论研究者不但关注实务,更从理论层面关注实务对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影响。
从研究主体来说,引用率较高的文章的作者主要是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人员,占71%;其次是电视台的从业人员,占22%;再次是行政机构的官员,占 4%,最后是其他媒体从业人员,占3%。虽然总体情况如此,但是各刊分布不一,这与各刊定位不同相关。《现代传播》作为定位于理论研究的刊物,高校科研机构的作者占绝大多数,达95%。《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作为融政策性、业务性于一体的刊物,相较于其他两刊,来自政府或行政单位的作者相对较多。而《电视研究》作为业务性的刊物,电视台与其他媒体机构作者群体合计达49%,充分体现出其业务性强的特征,但是业务性太强,其应用于理论研究的引用率自然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电视研究》在三刊中论文引用率最低的原因。
依据论文写作方法的不同,本文将三刊引用率较高的文章分为:实证研究类、案例分析类、总结综述类、基础理论思辨类、现象描述分析类。其中实证研究类是指凡是使用了实证分析方法,如调查分析、内容分析等的论文;案例分析类指不含实证分析方式的其他以某个具体的电视节目、栏目或电视台作为分析对象的论文;总结综述类包括对某类节目的现状及历史发展进行考察,分析其发展趋势、预测发展未来的论文,包括一些讲话类文章;基础理论思辨类指对电视学或与电视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探讨的文章;现象描述分析类指那些论述当前社会现象或者社会经济发展、媒体发展及其对电视的影响等方面的文章,并将探讨新媒体对电视或传统媒体影响的相关论文归入此类。
通过分析三刊文章的研究方法,我们发现以基础理论思辨、总结综述、现象描述三种研究方法写作的论文,合并起来约占抽样文章总数的80%。其中总结综述和现象描述类的论文合占49%。大量总结综述类文章的被引用表明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文献尚不完备,但研究者已经具有相当的文献意识,也表明总结综述类文章在我国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中具有较广的存在空间。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现象描述与分析类文章较多,这表明大多数学者对电视研究领域里的新现象、新问题、热点较为关注,也进一步说明电视理论研究的务实性。但是当大多数人将关注点都集中于此时,电视理论研究就变得相当浮躁了。如果将研究方法仅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话,我们便发现91%左右的文章属于定性研究,而只有9%的属于定量研究,显然我们对定量研究的重视还不够,或者说尚没有产生高质量的量化研究结论以供人们引用。笔者无随意在此贬低和抬高某种研究方法之意,而是想表达这样的忧虑:当新现象、新问题不断出现之时,我们的研究在多大程度上是与实践真正相关的,我们又有多大把握说我们了解电视以及与电视相关的人呢?中国电视理论研究难以出现跨越式的发展,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研究不仅在概念和方法上借用西方的研究理论,而且在研究结论上也对其加以借鉴、模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文章引用率的高低不仅代表着理论界对该类文章的重视,更代表着某段时期人们的研究视野及主要内容。因此通过考察高引用率文章的主题将能帮助我们宏观地把握学科理论的发展状况,了解研究者的心态以及研究者与政治、经济以及各种社会文化间的关系。
为便于陈述,我们将三刊的研究主题划分为6类:大众传播类、电视与新媒体类、电视产业经营类、电视频道类、电视节目类、电视采写与报道实务类等。其中大众传播类主要是指那些研究电视传播理论、传播观念、媒介素养教育、电视评价体系以及电视与政治、经济、文化间关系等内容的文章,这些研究往往属于基础理论研究。电视与新媒体类主要包括探讨新媒体如博客、网络、虚拟社区等论文。电视产业经营类主要包括与电视产业有关的电视管理、经营、营销、产业集团以及发展现状等内容的文章;频道类、节目类、采写实务类主要包括研究频道、节目和采写方法等内容的文章。经过分析检验,这种分类标准能较为准确地涵盖各类内容,也能较为客观地描述主题分布,展现出30年间人们对电视这一媒体的理论认识。
刊物高引用率文章的主题分布与刊物的内容定位关系密切。总的来看,三刊在高引用率文章的主题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特色:《现代传播》在大众传播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最大,文章达47篇,这与《现代传播》定位于基础理论研究不无关系;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节目和产业经营研究方面的贡献最大,其中节目类文章达45篇。仔细分析其内容我们可知,节目类研究文章数量的增多主要源于对“民生新闻”和“对农广播电视”的研究,两者共计25篇,这是因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的政策性较强,而“民生新闻”又是政治民主化和媒体生活化的产物。《电视研究》的主题分布则要均衡得多,但研究节目、产业经营、采写、报道以及频道等内容的文章与媒体的实践运作密切相关,刊物特色鲜明。
分析三刊引用率较高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发现新媒介、新政策、新概念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点,媒介素养教育、国家形象、消费主义、电视评价体系、博客、民生新闻、对农广播电视、动画片以及少儿节目、频道专业化、现场直播等成为电视研究领域的核心话题。如果按照电视与社会其他领域的关系来看,上述研究内容大体可分为“媒体生死攸关”、“政策广泛关注”、“文化发展脉搏”和“受众全面抗衡”四个方面。
1. 媒体生死攸关
着重探讨媒体的特性及影响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涉及电视频道专业化、电视评价体系以及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与冲击等内容。如央视自1999年以来,即以“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为宗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99年开办电视剧频道;2000年开办英语国际频道;2001年开办科教频道、戏曲频道;2002年开办西部频道;2003年开办新闻频道、少儿频道;2004年开办音乐频道、西班牙语频道、法语频道,并将西部频道置换为社会与法频道等;2010年将施行多年的“中心制”改为“频道制”,将“中心―部门―科组―栏目”的四级体制改为“频道―栏目”的二级体制[3],朝频道专业化方向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央视的上述改革历程实际上反映了多年来中国电视在频道建设方面的探索,亦反映了电视在面临其他媒介竞争之时,对如何生存下去的一种努力探索。
2. 政策广泛关注
媒体的社会作用到底是什么?研究者们为我们提供了部分答案——关注国家政策发展方向,探讨如何将政策实施到媒体之中。由此,对农广播电视、电视民生新闻以及动画片和少儿电视等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国家大力改变对农村的方针政策,稳定农业,发展农村,惠及农民,然而对农电视却并未与之相随发展,于是学者们或探讨、或调查、或建言,以促进对农电视的均衡发展。民生新闻是现代社会理念影响下的一种新闻操作理念,它让电视从圣坛走向民间,从“同质化转向个性、单向性传播转向交互性传播、共赏型传播转向分赏型传播”[4],这也是国家提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注重民生的一种间接反映。
3. 文化发展脉搏
时刻掌握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做好媒体、研究媒体的必须选择。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已逐步跨入以“追求欲望的虚拟满足”为特征的消费社会,此时消费主义理念对社会中的一切因素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娱乐”、“电视直播”、“个性化”、“浅薄”等电视现象便变得不难解释了。在研究中广泛运用这一理论解释当代电视操作模式、社会运行方式成为一种较为得体的做法。
4. 受众全面抗衡
在媒体全面发展的时候,受众该如何抗衡媒体的全面入侵?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质在于认识媒介与批判媒介,此种理论及其研究领域的充分发展,表明我国新闻传播研究已经全面进入批判时代。2006年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在《电视研究》上发表《倡导绿色收视率,提高品牌竞争力》一文,表明电视从业者对媒体自身缺陷及其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视。
但是理论的关注度并不等于理论的成熟度,目前我国电视理论研究“仅限于理论研究和介绍”[5],学者们未将其与中国的媒介现实充分结合起来,而把理论研究与理论介绍、理论综述混为一谈,往往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与此相伴随的另一种趋势则是研究者不注重自身的研究积累,轻视调查研究,为概念而概念,为理论而理论,一个较明显的现象便是对理论综述文章的过度引用,这种研究趋向值得我们关注与反思。综述文章的出现本身反映出学者的反思意识、学术规范意识的提高,但是这些文章过高的引用率则表明部分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存在投机取巧的心态。
高引用率文章往往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或描述了一种新现象,或提出了一种新概念,或阐述了一种新理论。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几乎难以绕开它们。通过分析这些文章的被引用情况,我们可以更为透彻地了解理论研究的一些基本规律。在此,笔者选取引用率最高的三篇文章《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①、《博客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共生、问题和对策——以博客(blog)为代表的个人出版的传播学意义初论》②、《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③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引文类型分布表
从引文类型来看,学位论文与学术期刊的论文引用基本持平,其中对于基础理论类的论文,学术期刊引用率略高,但不显著。这充分说明学位论文对引用率的贡献,这是我国电视理论研究过程中学术规范效果较为明显的表现。从发表时间上来看,一般引用高峰处于论文发表后3~5年间,但其中第二年与第三年间存在着明显的跳跃过程,一般成倍递增。从学术研究的基本过程来看,引用率提高表明,人们对该论文所探讨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或者后来者可能通过其他论文获知原始论文,信息获取的渠道增多。引用率降低表明,该论文所探讨的现象或问题在现实实践中不再是热点,研究由现实进入历史。相对来说,现象描述与分析类论文的下降速度要明显高于基础理论类研究论文的下降速度,这也就是祝建华提出大众传播研究不要“追逐重大事件、追逐独特现象、追逐突发事件、追逐新名词和追逐新媒体”[6]的原因。
本文研究的虽然是近30年电视理论的发展进程,实际上通过引用率只能大概地考察 1993年之后的理论研究进展,因为在此之前的文章引用率几乎为零。而本文所关注的高引用率文章基本上是分布于1994年至2008年这15年间的300篇文章,从这些文章亦能看出学者们务实与求新的研究心态。
从研究主体上来看,高校与科研机构是电视研究的主力,但是媒体与政府相关部门研究者的介入使得电视理论研究不至于过于学术化。电视台的研究者对研究热点的感知要强于高校与科研机构作者,其论文被引用的高峰一般要早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所作文章,这充分反映了业界提出问题、学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现状,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关系密切而和谐。
表4 高引用率文章作者来源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虽然实证研究并未普及,研究的科学性有待提高,但总体来看,学者们的反思意识与对话意识较为明显,一个典型的特征便是学术综述类文章、思考媒体宏观发展类的文章大大地增多了。在研究主题上,新媒介、新政策、新概念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点。
注释:
① 此篇文章是第一篇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作者张开,发表在《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被引用164次。
② 此篇文章属现象类文章,作者方兴东等,发表在《现代传播》2004第1期,被引用156次。
③ 此篇文章属现象类文章,作者喻国明,发表在《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被引用98次。
[1]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胡智锋.电视的观念——胡智锋自选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3] 央视改制破“中心”立“频道”[EB/OL].[2010-07-28].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0-07/22/c_12359 720.html.
[4] 马秋红.当代中国电视传播观念的嬗变[J].电视研究,2002(2).
[5] 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新闻记者[J],2004(5).
[6] 祝建华.大众传播研究谨防“陷阱”[EB/OL].[2010-07-20].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5/22072/2330281. html.
C220
A
1006-5261(2011)06-0124-04
2011-09-15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CXW003)
刘枫(1973―),女,河南汝南人,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 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