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能,李富有
(1.苏州大学 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2.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4)
基于ISM方法的企业入驻大学科技园关键动机分析
沈 能1,李富有2
(1.苏州大学 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2.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4)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在理论支撑、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ISM方法构建出大学科技园企业入驻动机的多级梯阶有向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功能不同和地理分布差异的大学科技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的区域政策、资源禀赋、招商服务是不同的。拥有广阔的市场机会、活跃的研发网络、科技园市场准入优惠政策和金融税收优惠政策是企业入驻的主要动机,获得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是企业入驻的最基础因素,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梯阶层次关系。以此为大学科技园的招商引资工作提出建议。
ISM方法;企业;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构建和完善大学科技园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高校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必然选择。Feuerstein认为组建大学科技园有两个目的,一是为新知识,新技术进行孵化,加快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向企业内部转移;二是扮演地区经济发展中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1]。中国大学科技园经过20年的发展,在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区域经济建设乃至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各地科技园管理重点放在项目招商,希望通过引进、孵化、培育项目,实现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入驻科技园的动机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的动机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
目前国外学者对于企业入驻科技园的目的和动机问题也做了深入地探讨,Bollinger等人描述了一组企业进驻科技园的主要动机:(1)产品流程创新和入驻的产业具有差异性;(2)地区的优惠政策;(3)核心技术的内隐性和复杂性;(4)其他,诸如金融市场、资本限制、信息、政府采购政策[2]。Cooper指出,企业入驻科技园的动机主要是获得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政策扶持。因为科技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并促成了后期的快速发展[3]。Guy认为,组建科技园的一个目标是为入驻的中小企业提供外部市场难以获得的物流、技术、管理支持等服务,所以,企业入驻的主要动机就是为了利用科技园相关扶持性政策[4]。Francis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探讨科技园的功能。从微观企业角度,关注的是科技园区是否能够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溢出效应,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科技园和周围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汇聚效应和深层次的联系。因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利用科技园区的技术汇聚效应是入驻科技园区的主要动机[5]。国内对于科技园入驻动机的研究文献很少,杨震宁等人通过测量量表,分析了企业入驻科技园的主要动机,包括市场渗透动机、技术获取动机和政策获取动机[6]。但是以往文献关注的是科技园入驻动机因素的定性分类,缺乏对各因素之间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本文采用ISM方对中国大学科技园企业入驻的动机进行系统的分析。首先,介绍ISM方法的理论模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调研,提出大学科技园企业入驻的主要动机,并运用ISM模型以及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各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973年美国J.华费尔特教授开发了ISM方法(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ing,解析结构建模)。ISM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将社会复杂系统细分为若干个子系统要素,并凭借长期积累的知识与实践经验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结构矩阵和结构图形。最后通过相应的矩阵变换和演算,将复杂化、模糊化的系统清晰化和简单化,同时将简化后的结构关系构造为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其优点在于结构模型并不反映量的关系,而是集中反映系统相互间的联系,同时具备较强的解释功能[7]56-60。
影响企业入住科技园的因素繁多,涉及多方面因素,且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关联。而对于任意系统,可记系统的因素集为X,关系集为R,在系统(X,R)中,X是有限集合时X的要素取作行和列,系统结构可用布尔矩阵A表示,对其运算可用布尔运算进行。这样就可以建立系统与矩阵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M叫作系统可达矩阵,它的每个元素Mij表明Sj能否到达Si,而不管是直接达到还是间接到达。对可达矩阵按一定规律进行列变换、分级分解后可得系统结构矩阵。最后针对结构矩阵,可以绘制系统的多级梯阶有向结构图。
ISM工作程序如下:1.组建ISM实施小组;2.设定关键问题,选择影响关键问题的要素;3.建立要素之间的二元关系(因果关系、重要程度、优先关系、影响程度、包含关系等);4.根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5.对可达矩阵进行区域分解和级间分解,得出结构矩阵;6.根据结构矩阵建立系统的梯阶结构模型。
Kon、Winston和Feichin认为,由于科技园的分布存在地域和功能差异,各地科技园提供了差异化的区域政策。科技园的区域政策一般包括:一是科技投入政策。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保证政府财政科技经费的稳步增长,设立技术创新专项基金,逐年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引导金融机构、高技术企业、风险资金加强创新投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力;二是产业倾斜政策。为增强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的空间聚集效应,科技园通过实施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有选择性地吸引那些具有产业关联效应或产业带动优势以及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企业入驻;三是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科技园区管理部门制定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扶持政策,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发展中介组织的政策。中介组织是联系企业与企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研究机构的重要桥梁,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8]。
科技园的资源禀赋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于不同地域的科技园所拥有的资源禀赋是有差异的;二是园内、园外的企业所获得的资源是不同的。Braun和Mchone对美国佛罗里达科技园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研究,发现园内企业获得了科技园的资源支持,表现在,1.园外与园内企业在运行重点上有区别,园外企业重点进行生产制造,园内企业更多地进行研发活动;2.园内企业更关注的是运营管理和扩张自己的产品类型;3.园外企业主要利用自有资金,园内企业更加知道如何获得和利用风险投资或者其他资源;4.园内企业在研发管理和创业方面经验丰富;5.园外企业普遍面临缺乏优质劳动力资源的问题,园外企业有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但缺乏市场研究能力[9]。Malecki概括了科技园区特殊区位带来的资源条件:1.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2.具有作为新技术开发活动的研究与开发机构;3.具有空间差异的风险资本;4.政府对新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支持程度不同;5.对新公司具有廉价的房地产市场;6.具有激励企业家创业的不同环境[10]。
国内学者杨震宁等提出,科技园招商机构的服务,如举办园内企业经验交流会、地区资源和科技园区情况说明会等可以强化企业的入驻动机[6]。Nobuya Fukugawa认为企业入驻科技园的动机主要是:1.方便建立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系,改善企业的研发技术环境;2.企业为了获得市场进而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3.科技园良好的地理位置,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创新机会和创新渠道。4.借助科技园使得企业获得声誉,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是因为企业这些入驻动机的存在,才使得科技园区管理机构的招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11]。
课题组于2010年8月至2010年10月期间,采取主要信息提供者技术(Key informant approach),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样本来自中国部分国家大学科技园,包括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武汉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共8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属中国东部、中部、沿海以及西部地区,对大学科技园区的入驻企业管理人员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发放问卷。有效问卷回收630份,问卷回收率52%。样本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被试样本描述性分析
本文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整理和分类,在初步了解中国大学科技园企业入驻动机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识别出主要动机因素[12]。最后由来自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组成的8名ISM研讨小组专家,对上述因素指标进行分析把关,最后将三大类因素指标修订为18个。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大学科技园企业入驻的动机指标体系图
对于这18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大学科技园企业入驻的特征和ISM研讨小组专家的观点,按ISM评分规则建立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经过对各因素得分的5次修订之后,最后根据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各相关因素的邻接矩阵A。根据邻接矩阵可建立可达性矩阵M=(A∪I)18,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布尔运算,得可达性矩阵M:
当对一个系统得出其可达性矩阵后,进而可解析并建立起系统的结构模型。解析和建立模型的方法和步骤是:1.先进行区域分解;2.再进行区域内分级;3.最后建立梯阶结构模型。区域分解,即把系统的总元素分解为几个相互无联系或联系极少的区域。在本案例中对系统因素进行区域分解后发现所有因素只属于同一个区域,记为P。区域内级间分解,即对在同一区域内的元素进行分级。在本案例中,整个区域P共分为5级:第一级元素S6,S7,S15,S18;第二级元素S4,S5,S10,S14;第三级元素S1,S2,S3,S9,S11,S12,S13,S17;第四级元素S8;第五级元素S16。根据区域分解和级间分解的结果对M按级变位可得到一个新的分块可达性矩阵,对新矩阵缩减之后便可得到系统的结构矩阵。根据结构矩阵可绘制出中国大学科技园企业入驻的动机因素指标系统的多级梯阶有向结构图,即梯阶结构模型,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影响因素的多级梯阶有向结构图
由大学科技园企业入驻动机的多级梯阶有向结构图可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从整个系统来看,拥有关键性人才、可获得稀缺性原材料、提供科技园信息、科技园相关的规章制度处于系统的最顶层,是影响大学科技园企业入驻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动机,应予以高度重视;获得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影响大学科技园企业入驻的最基层因素,也即最基础的因素;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梯阶层次关系。
2.在资源吸引力中,可获得稀缺性原材料处于系统的顶层,是核心因素。丰富的市场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资产购置便捷且成本低、具有高素质熟练的劳动力是基础因素。说明科技园资源禀赋的提升可以提高企业的入园动机。
3.在地域吸引力中,拥有关键性人才处于系统的最顶层,说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入驻的重要动机是人才。其次是地理优势、知名度和核心技术。表明大学科技园建设需要依托当地的资源特色走差异化道路,科技园的差异化特色重点体现在当地特色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独特的市场。
4.在政策吸引力中,科技园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和提供信息是企业最为看重的,科技园市场准入优惠政策、金融税收优惠政策、产业配套政策完善、风险投资优惠政策也是企业重点考虑的。尤其是法律法规因素中,在不与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尽快出台和完善科技园当地的相关法规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应该重视不同类型科技园和地理位置分布不同的科技园在招商引资、设置区域政策和培育地方性核心资源方面的差异,建立功能定位、资源调动和招商管理的运行机制,积极利用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的调节作用,积极吸引企业入驻大学科技园。根据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措施和建议:第一,完善大学科技园区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大财税优惠政策力度,完善各项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充分激励创新行为。第二,设法取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大学为依托的科技园区的建立,除了依靠大学及科研机构本身的努力外,更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三,实现不同地理区域创新的均衡发展。从中国各地区大学科技园区的发展来看,东部与中西部大学科技园区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安排是否为技术创新的发生和扩散提供良好的条件。有地域资源特色的区域政策设计,是一个大学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1] Felsenstein D.University-Related Science Parks:Dseedbedsa or Denclaves of Innovation?[J].Technovation,1994,24(3).
[2] Bollinger L,Hope K,Utterback J.A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Hypotheses on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J].Research Policy,1983,12(6).
[3] Cooper A C.The Role of Incubator Organizations in the Foundling of Growth-Oriented Firm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ruing,1985,34(3).
[4] Guy K.Designing a Science Park Evaluation[J].The Science Park Evaluation Handbook European Innovation Monitoring System Publication,1996,61(5).
[5] Koh F C C,Koh W T H.Feichin Ted Tschang.An Analysical Framework for Science Parks and Technology District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Singapor[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5,20(4).
[6] 杨震宁,吕萍,王以华.企业入驻科技园的动机及影响因素模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1).
[7] 周德群.系统工程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8] Kon F C,Winston T H K,Feichin T T.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Science Parks and Technology District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Singapore[D].SMU Economics & Statistics Working Paper Series,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2003.
[9] Braun B,Mchone W.Science Parks 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Approach[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2,6(2).
[10]Malecki E J.The R&D Location Decision of the Firm and Creative Regions:A Survey[J].Technovation,1987,25(6).
[11]Nobuya F.Science Parks in Japan and Their Value-Added Contributions to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6,24(2).
[12]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实验研究,1999(4).
Study on Impact Factors of Enterprises'Motivation of Entering University Science Parks Based on ISM Method
SHEN Neng1,LI Fu-you2
(1.School of Business,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21,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114,China)
Analyzing enterprises'motivation of entering university science parks provid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upport for university science parks management.The paper uses ISM method to establish factors of enterprises'motivation of entering university science parks and analyzes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each factor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s'motivation of entering university science park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fferent functional and geographic Science Parks provide difference regional policy,resource endowment to the firms.Core technology,preferential finance and tax policies,abundant market resources are the key motivation.The research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decision making to speed up investment of university science parks.
ISM method;enterprises;university science parks
(责任编辑:马 慧)
G302
A
1007-3116(2011)12-0103-05
2011-0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群落生态学的高校科技创新系统演化机理、识别与调控研究》(71003023)
沈 能,男,浙江平湖人,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李富有,男,陕西乾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小企业发展。
book=107,ebook=57
【统计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