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松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新乡市调研时对该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要求新乡一边做、一边总结、一边提升,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省长郭庚茂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已经成为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那么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对于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而在地方政府的文件里、领导人的讲话中以及媒体宣传上,已经普遍使用这一概念。从全国各地的实践来看,可以这样概括:所谓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新的居住模式、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通过新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各地已经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规模不等,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基础设施相当完善,公共服务全面覆盖,生活环境堪比城市小区,城乡差距在这里已显著缩小。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北京等省市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当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其中成都、新乡、苏州、德州等省辖市为此专门下发文件,成立领导机构,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成效显著,涌现出很多好的典型,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这些地方有的已被国家或地方政府列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他们的做法得到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肯定。河南省安阳市、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等省辖市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路子,已经有了良好开端。总的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已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二、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各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普遍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一)农村环境“脏、乱、差”
由于长期缺少规划,农户任意选址盖房,村内建筑参差不齐,道路高高低低,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柴草乱垛、牲畜乱放、车辆乱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几年来尽管各地都开展了“清洁家园”活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农村土地浪费多
农民富裕起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变居住条件,翻盖新房,青年农民结婚也必盖新房,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农民一般选择在交通便利的村头和乡间公路旁边盖房,再加上部分农民长期进城务工,全家已搬进城市定居,这样一来老宅基地大量闲置,“空心房”、“空心村”逐步增多,这必然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 (三)基础设施投入大
建设新农村,必然需要对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社保、治安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大量资金,由于村庄小而分散,现有的资金只好“撒胡椒面”,很难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这样就使本来不充裕的建设资金更趋紧张。同时,这样做也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产业结构调整难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工作已经开展很多年,但由于多数农民还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土地零碎,决策分散,经营理念陈旧,很难形成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很难开展社会化服务和推广农业科技,很难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五)农民投入资金少
一是農业产业不发达,农民生活还不宽裕,没有更多的剩余资金投入基本建设;二是农民利己思想和狭隘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公共服务,也不愿意投资投劳;三是村民共同体日益弱化,不同利益的人很难形成共识,让农民自发地搞水利、修路、改造农田等基础设施不可能,自发搞合村并点、建设新社区更不可能,这些工作只能靠政府的引导和推动。
为了发展生产,提高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基层领导班子比较强的农村,就开始了村庄治理、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建设新农村的探索。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战略思想指引下,各级政府加大了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骤然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形式,也是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
三、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较快地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通过村庄合并,组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社区,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局面,使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较快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二)有利于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过去很多地方村庄小而分散,农民居住不集中,分别搞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许多公共服务设施建不了也用不起,甚至连个理发店也养不住,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统一修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可以有效地节约资金。
(三)有利于集约节约用地
新型农村社区可以集中连片进行规划建设,有利于彻底解决“空心村”问题,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发挥土地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对腾出的原旧村址进行整理复耕,综合利用,又可增加人均耕地,从各个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有利于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往往和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村庄规模的扩大,土地面积的增多,便于在更大范围内规划产业布局,培植新产业,推广新技术,完善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例如荥阳市贾峪镇洞林湖新社区由5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新社区建成后可容纳7万人,未来将建成一个集居住、购物、医院、学校、休闲型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生态城,当地农民完全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转移到现代农业中去,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五)有利于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
当前我国已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农村消费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根本措施,启动和开拓农村市场,前景广阔。实践证明,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政府的一定量投资,就能带动多倍的农民群众投资和其他社会资金的投入,产生巨大的投资拉动效应,带动钢铁、水泥、玻璃、煤炭、建材等一系列工业的振兴,以及家电、运输、通讯等行业的繁荣,有效地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据新乡市测算,政府的一定量投资,可以拉动24倍的民间投资,产生1∶24的投资拉动效应。
(六)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通过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这种形式突破了传统的农民进城的单一城市化模式,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社会安定,也有利于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及早防治交通拥堵、房价昂贵等“城市病”。
总的来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是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是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益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带有方向性意义。当前,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了解甚少,或者存在某些误解,有必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当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有条件的,一般在经济基础好、领导班子强的农村率先突破。对暂不具备条件的,也要作好规划,搞好试点,逐步向这方面引导,不可急于求成,应该做到既积极,又稳妥。(作者单位:中共商丘市委党校)
“五个到位”确保“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整治社会管理秩序”活动取得实效自滑县“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整治社会管理秩序”动员大会以来,滑县新区按照县统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采取“五个到位”,确保严打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专项活动指挥部,滑县新区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负责,新城派出所、中心校、工商所和新区各职能科室分工负责。二是发动宣传到位。采取高音喇叭广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群发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活动的意义和部署,深入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活动。三是防控防范到位。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技防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农村义务巡逻队的防控作用,加强村庄巡逻防控,努力减少抢夺、盗窃、斗殴、伤害等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四是排查化解到位。以村级例会、每周工作区长碰头会为载体,细致排查各村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包案领导和责任人,从源头上化解和消除各类矛盾和纠纷。五是严厉打击到位。按照“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哪里案件高发就在哪里开展专项打击”的原则,结合新区实际,认真筛选打击重点、防范重点和整治重点。
(本刊记者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