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是平的》所折射出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

2011-01-08 02:15陈妍玲胡晓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爱莎普罗印度

陈妍玲, 胡晓琼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电影《世界是平的》所折射出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

陈妍玲, 胡晓琼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电影《世界是平的》又叫《服务外包》,导演约翰·杰夫考特依据在尼泊尔和印度的旅行经历,结合热门话题外包和爱情、文化等主题,演绎了一场跨文化爱情,影片中展现的文化冲击难免会产生生动有趣、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文化差异;文化冲击;文化适应;跨文化交际

“外包”现象如今非常流行,印度逐渐成为美国诸多电话网路销售公司的客服中心,许多印度人飞往美国接受专业训练,之后再飞回印度,这些受过训练的印度人取代美国人做同样的工作,不同的是薪水比美国人少一半。依据流行的“外包”现象,电影描述了一个美国人被派往印度,在当地训练他自己的接班人,从中折射出了美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差异。毋庸置疑,文化差异会导致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然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应当尝试着去缩小彼此的文化差异,撇开偏见,平等地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

1.剧情简介

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低薪水、懂英语的印度大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受到美国电话网路销售公司的“宠爱”,于是纷纷将电话服务中心迁往印度。正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灾难和因廉价而获得的利益二者不相上下。

电影中的男主角托德·安德森原本是西雅图一家公司顾客电话销售中心的普通职员,他所在的“中美新特小产品公司”却把由他管理的电话推销中心从堪萨斯城搬到了太平洋另一端的印度。既然整个部门被外包到印度,陶德由于工作需要被派往当地。老板告诉他:要么随整个部门一起去印度工作,要么被炒鱿鱼,如果表现良好、业绩突出,从印度回来后,公司会提拔他为高级副总裁。就这样,并非心甘情愿,他不得不前往印度去训练承包的销售公司的员工,也就是当地的印度人,教他们如何以美国方式工作、说话。

剧中的男配角普罗替公司招募的员工五花八门,这给陶德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他要训练的对象几乎没有一个能被称为人才——说话细声细气的玛德哈瑞、古里古怪的噶普塔、名字总让人笑话的“人肉”曼米特,还有总是固守己见的爱莎。想要训练这帮人来提高销售业绩,就好比天方夜谭,陶德想要咸鱼翻身,恐怕也是望尘莫及。

经过严肃认真的思考,陶德发现他们之所以不能卖更多的产品,是因为他们不熟悉美国文化,对自己销售的产品一无所知。于是,陶德将电影《拜金一族》(Glengarry Glen Ross)及其它能够代表美国文化的元素(如:嘻哈乐队Run-D.M.C.和女子蓝调音乐组合Pussycat Dolls)介绍给手下的印度员工,希望能帮助他们了解美国文化,达到提高销售能力的目的。

表面上看,陶德晋升为高干受命于总公司的委派,之后身临其境,却碰上了连他本人都未料想到的大灾难:孟买的混乱、街童的乞讨、名字被念成“蟾蜍”、旅馆墙壁画满印度“爱经”、遇到荷丽节时全身被丢满彩粉、上厕所得用“左手”清理、麦当劳变成“麦当佬”,而且还没卖芝士汉堡,等等。以上种种不适应都让陶德抓狂,事实就是从走出机场的那一刻起,陶德的世界就已经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对当地印度同事们了解的逐步加深,他也真正感受到了大家的友好,不论是自己未来的接班人普罗,还是散发着独特魅力且有主见的印度女孩爱莎,陶德越发感到当地人的可爱和淳朴。经历了这份外派工作最初的磨合,他发现自己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譬如,对印度习俗文化的深入了解,对美国人价值观的反思以及对自己的重新定位等等。故事最后,陶德最终融入了印度文化,并与印度姑娘爱莎,也是剧中的女主人公萌生了一段美妙的异国恋情。

俗话说,爱情和事业是人生的两门必修课,就好比鱼和熊掌,当它们遇上文化冲击,人们又该如何打破距离,把世界变成平的,兼得鱼和熊掌呢?

2.透过电影,诠释文化冲击

Kalver Oberg于1958年首次提出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即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1]文化冲击包括四个阶段:1)蜜月阶段(honeymoon period),一般持续数周到几个月,即进入新的文化环境产生的心理上的兴奋、乐观,对异国文化的好奇。2)休克阶段(shock period),由于语言、生活方式、习惯等与本土文化不同,尤其是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开始对周围环境感到不舒服,受到失望、挫折、灰心和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困扰。3)恢复阶段(recovery period),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较长,紧张和迷惑之后,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找到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如认识新朋友,了解新的风俗习惯,用较客观、平和的心态看待周围的环境,负面情绪递减,慢慢适应异国文化的环境。4)适应阶段(adjustment period),恢复调整过后,负面情绪消失了,适应了异文化的生活、工作环境,融入到新的环境中。简言之,文化冲击是不同形态的文化或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

电影《服务外包》中,陶德本有希望当上他所在公司的经理,后来在剧中他也确实当上了经理,只不过被总公司董事会派到人生地不熟遥远的印度,去负责管理当地的电话销售中心。由于美国和印度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陶德从走出印度机场的那一刻起,他的整个世界就开始发生了始料未及、翻天覆地的变化。备受打击的陶德还发现,他的“悲剧”远不止如此——他所训练的当地员工对美国产品和文化一窍不通;要想让他们熟悉生产线,进而提高销售业绩,必须手把手地给他们上“速成班”;陶德感觉这些印度人很“奇怪”,而这些印度人对陶德也有相似的感觉。要想取得同事的信任,陶德还得花心思学习、了解印度,对他来说真是件苦差事。

众所周知,事物都有两面性,对待任何问题,都应辩证地加以分析和对待。对非本族人来说,文化差异既是巨大的障碍,同时也是不可回避的,由文化差异引发的灾难和因廉价而获得的利益二者不相上下。

3.分析电影文本,剖析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印度的服务外包业全球闻名。美国很多企业都将其产品(尤其是软件产品)委托给印度企业制作,也有些企业直接在印度开设以服务外包为主业的分公司或相关机构。本剧描述的便是后一种情况。《服务外包》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印度,随后上演了一连串因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而引发的种种问题,主要描述西方文化和奇异的印度文化之间的差异。剧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引人深思的场景,以下具体列举两例映射出文化差异的片段。

首先是一段陶德和普罗闲聊时的对话,那天恰好遇上印度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荷丽节,又叫色彩节,是当地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源于古人期盼丰收的活动,并迎接春天的到来。节日最有趣、独特的传统庆祝方式就是涂抹色彩,人们用手或类似水枪的工具把各种色彩的颜料涂在别人身上表示祝福。这种别具一格的庆祝方式可能让人紧张,许多外国人在节日当天都被警告避免外出,因为人们不管是否认识,都可以向对方泼洒、涂抹彩色粉末,路上随处可见大花脸。因为普罗姗姗来迟,陶德换上好衣服和往常一样去上班,在路上,正匆忙赶来通知陶德不要出门,不要穿好衣服的普罗还是晚了一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陶德一下子感到莫名其妙,无所适从,慌乱中普罗向陶德大致解释了这一节日,陶德也将计就计,和这些印度人一起疯狂的庆祝这一节日。这个片段正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从此刻起,陶德开始逐渐融入当地印度文化。当天下班之后,陶德和普罗一起去喝下午茶,两人的闲谈不经意间反映了两国的文化差异。

普罗:在我小时候,荷丽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我总是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陶德:对我来说,最喜欢的是万圣节,噢,对了,你听说过万圣节吗?

普罗:没有呢。

陶德:盛装…

普罗:噢,是的。

陶德:那时候我妈妈总是给我缝制节日的盛装,感觉很奇怪,我开始想念我的父母了。

普罗:(拍拍陶德的肩膀)你当然会想念他们啦!

陶德:不,在家的时候我从不会想念他们。

普罗:因为你可以看见他们吧?

陶德:倒也不是。

普罗:你没和你父母一块儿住?

陶德:(微微一笑)不啊,他们住在雅基马,开车得花两小时。

普罗:但你每周都会去看他们吧?

陶德:不啊,一年总共也就几次吧。

普罗:但是…这又是为什么呀?你们隔的又不算远。

陶德:我也不知道。

普罗:有时候我真是不懂你们美国人,你们不和自己的父母一块儿住,这……真是太奇怪了!

……

从上述对话不难发现,陶德和普罗之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在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是美国的文化特征,个人奋斗或个人主义的逻辑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追求个人利益与个人自主为目的的个人主义在美国几乎具有神圣的意义。在美国,从小就被教育要独立,自力更生,凡事鼓励自己动手实践,尤其是成年后,更是如此,因此,孩子和父母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互不干涉,不在一块儿生活是非常正常的。但在印度,事情就完全不同了,就像电影里普罗听说陶德没有和父母住一块儿很吃惊,当听说他们相隔不远,彼此却不常见面更是异常惊讶。

其次,是发生在陶德和女主人公爱莎之间的一段对话。在印度工作的这段时间,陶德和爱莎日久生情、互生爱意,眼看着手头的工作就要结束,回国的日子也渐渐逼近,陶德问爱莎是否考虑过去美国生活?爱莎回答说如果那样,她会想念父母,日子将很难熬。“在这儿(印度)生活呢?”爱莎问道。“这儿?厄……,也可以,但我会想念我的热狗。”陶德回答说。随后陶德邀请爱莎到他所暂住的公寓喝点饮料,却不料被爱莎果断地拒绝了,因为她担心其他人可能会说闲话,并补充说男女之间在外面应当多加留心。“可你是个自由人,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别人的议论呢?”陶德无可奈何地问道。接下来的对话便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爱莎:因为……因为……我已经订婚了!

陶德:订婚了?

爱莎:是的。

陶德:订婚多久了?

爱莎:当我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订婚了,我们两家是世交,关系非常要好。未婚夫有份很不错的工作,人也很有礼貌,我们七月份就会举行婚礼。

陶德:那你爱他吗?

爱莎:现在暂时还没有(爱上他)。

陶德:我真不敢相信你所说的是真的。像你这么聪明、能干、独立、有主见的姑娘竟会接受父母的包办婚姻。

爱莎:我会试着去爱他。

陶德:你为什么不能自己替自己做决定呢?

爱莎:我父母也是婚礼当天才第一次见到对方的,但他们一直都相爱。

陶德:天哪!对我来说,这太不可思议了。

爱莎:像你们美国人,百分之五十的离婚率才叫人不可思议呢。

……

通过陶德和爱莎的这段对话,呈现出了两人各自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在美国,恋爱婚姻有绝对的自由,年轻人有权利去爱任何他们想爱的人,追求自己的幸福,父母极少干预下一代的私生活,一般都会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选择,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也是学会独立成长、自立自强必不可少的人生历练。相反,印度的年轻人则要听从父母的安排和意愿。就像电影中的爱莎,年仅四岁父母就已经为其订婚,当时年幼的她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长大成人以后更没有选择权,一切都按部就班。在陶德眼中,这样的方式让他惊愕,但更让他匪夷所思的是爱莎也欣然接受,毫不反抗的态度;对爱莎而言,美国每年的高离婚率也让她深感震惊,从心底不能接受这样的现状。两人对待婚姻的分歧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文化差异。

4.回顾电影,再议文化适应

Lysgaard(1955)提出的U型曲线假说(U-curve Hypothesis)认为文化适应的过程依据文化适应者的满意度的变化,即从高到低再到高,呈现为一个U型曲线。具体包括最初调整阶段(initial adjustment)、危机阶段 (crisis)和再度调整阶段 (regained adjustment)。[2]考虑到旅居者在异域文化环境中生活了一段时间,经历了异国文化的冲击和适应过程后,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对曾经熟悉,现在却可能陌生的本族文化环境产生的类似于进入新文化的不熟悉、误读等现象,还要经历一个类似的文化适应过程,Gullahorn&Gullahorn(1963)将 U 型曲线假说扩展为双U型曲线假说,又称W型曲线假说。[3]

回顾电影,不难发现,主人公陶德印度之行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好比U曲线假说的几个阶段。故事的最后,当陶德终于回到美国,又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又进入了对本族文化的再适应过程,并对原有的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和适应,此外,还将之前在印度所体验到的异国文化经历一并融入到本土文化中。

基于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文化差异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汉语所说,入乡随俗。相比文化差异,如何打破僵局,更好、更快的适应目标语文化环境显得更为重要。

二语学习者和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及心理距离决定二语习得过程中文化适应的成败,文化适应和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息息相关,如下图所示:

Schumann(1978)认为,如果不克服语言障碍(language shock)和文化障碍(culture shock),又没有足够适当的动机(motivation)和自我透性(ego permeability),那么,学习者就不会完全适应文化,因而也不会充分地习得语言。由此可以看出,文化适应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文化适应受阻,语言习得自然也受阻了。[4]

社会因素中的结合模式指学习者社团是被目的语社团同化(assimilation),还是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或是二者兼顾,既适应目的语文化,又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沿袭自己的文化方式(acculturation)。

回顾电影剧情,陶德最初到印度时,试图保留自己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身处异国他乡,他想念美国的一切,对目标语社团,即印度感到厌恶和反感。随后,因为种种因素,他决心逐渐融入到当地文化、风俗习惯之中,并开始适应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接受印度当地人的社会价值观念,但仍旧在某些方面沿袭传承自己独特的文化方式。

5.结语

通过以上对电影《服务外包》的分析,不难看出文化差异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既然人们很难去克服或战胜文化差异,为什么不能更加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呢?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标准去衡量哪个民族的文化更优越,事实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应受到人们的尊重,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态背景下沉淀下来的,都有其独到之处。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上了文化冲击,尝试着去适应目的语的文化,同时沿袭自己的文化方式,兼顾二者显得更为明智。

[1]O berg,K.(1960).Cultural shock:A 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J].Practical A nthropology,1960,(7):177-182.

[2]Lysgaard,S.A djustment in a foreign society:N orw egian Ful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 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1955,(7):45-51.

[3]G ullahorn,J.T.&G ullahorn,J.E.A n extension of the U-curve hypothesi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63,(19):33-47.

[4]Schumann,J.TheA cculturation M odelforSecond Language A cquisition[M].R.G ingras(ed.).Second Language A 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 rtington,V A.:Center for A pplied Linguistics,1978.

Culture Shock and Acculturation Embodied in The World is Flat

Chen Yan-ling Hu Xiao-qio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 443002 China)

The movie The World is Flat has another name,that is,Outsourced.According to the director,John Jeffcoat’s touring experience in Nepal and India,the movie combines the popular topic outsourcing with love and culture,which demonstrates a humorous love story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Furthermore,some interesting things will appear once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meet.

culture shock;acculturation;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207.351

A

1005-1554(2011)04-0020-04

2011-09-12

陈妍玲(1988-),女,湖北当阳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爱莎普罗印度
《外婆的道歉信》: 领悟不同的人生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见”家长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最后一次做你的超级英雄
多么神奇的发现之旅
——评巴克曼的《外婆的道歉信》
普罗格:将精益物流与供应链服务进行到底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