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南山钨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2011-01-03 01:55蔡连友翁望飞韩顺道
华北地质 2011年4期
关键词:透闪石角岩透辉石

蔡连友,翁望飞,韩顺道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队,安徽黄山 245000)

皖南南山钨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蔡连友,翁望飞,韩顺道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队,安徽黄山 245000)

南山钨钼多金属矿是皖南近年来的找矿成果之一。矿体主要赋存于岭脚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体北、南部变质接触带内的寒武系杨柳岗组和震旦系兰田组地层内。矿床的形成得益于岭脚岩体的侵入,促使钨、钼等元素大量进入热水溶液,形成含矿流体,同时伴随着北东向断裂的活动,矿液得以运移至由成分复杂的碳酸盐岩矽卡岩化形成的角岩类中富集成矿。南山钨钼矿床是岭脚岩体的侵入作用、热液蚀变作用、围岩条件、热液运移和区域构造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受一定层位控制的接触变质-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南山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和矿化富集规律的分析,总结了区域上寻找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为皖南地区进一步的地质找矿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钨钼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岭脚岩体;燕山期;皖南南山

皖南地区构造上位于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东段,横跨下扬子前陆坳陷带、江南造山带及皖浙褶断带,是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成矿带及长江中下游中生代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查工作的深入开展,皖南地区的矿产勘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现了多处W、Mo、Ag、Au等多金属矿床[1-3],包括祁门东源大型钨钼矿[4-5]、旌德凹子山钨钼矿[6]、绩溪榧树坑金矿[7]、大坞尖钨钼矿[8]、青阳高家塝钨矿[9-10]、青阳百丈岩钨钼矿[11-13]等,显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南山钨钼多金属矿即是皖南近年来地质找矿取得显著进展之一,笔者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控矿因素、矿化富集规律的详细探讨,总结了区域上寻找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在皖南地区地质勘探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1 区域地质背景

南山钨钼矿区位于扬子陆块南缘江南地块太平褶断带内,处于太平复向斜的次级褶皱谭家桥向斜的南东翼,地质构造复杂,历经晋宁、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及喜山期等构造运动,不同构造运动时期的沉积特征、岩浆活动、变质变形及成矿作用均各具特色,且后期构造对前期构造形迹多加以叠加改造,其中中生代构造活动表现最为强烈,奠定了现今的区域构造格局。印支期构造活动以挤压造山为主,江南古隆起自南东向北西发育了一系列逆冲-推覆构造,致使中、新元古代基底岩系和古生代盖层岩系全面褶皱,形成诸如绩溪复向斜和太平复向斜等大型褶皱单元。燕山构造期,中国东部地区进入了大陆边缘滨太平洋构造域-大陆边缘活动带阶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壳构造由板(陆)内挤压造山转变为陆壳伸展减薄,伴随着区域内北东向断裂的活动,发生了大规模钙碱性岩浆侵入与喷发活动。强烈的岩浆活动有利于金属元素的富集与成矿,而南山钨钼矿即是皖南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赋矿地层

矿区位于太平复向斜的次级褶皱谭家桥向斜的南东翼,区内地层排布总体上表现为单斜构造,自南东往北西,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新元古代南华系休宁组(Nh1x)和南沱组(Nh1n),震旦系兰田组(Z1l)和皮园村组(Z2-∈1p),寒武系荷塘组(∈1h)、大陈岭组(∈1d)、杨柳岗组(∈2y)和华严寺组(∈3h)(图1)。地层总的走向为南西-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中等,其中南华系和震旦系分布在矿区的南部和南东部,寒武系则主要分布在矿区的西部和北部。南山地区钨、钼等矿产的主要赋矿层位是震旦系兰田组和寒武系杨柳岗组。兰田组出露于矿区南部,为矿区南接触变质矿化带主体组成部分;而杨柳岗组出露于矿区北部,为矿区北接触变质矿化带主体组成部分。

图1 皖南南山地区区域地质图Fig.1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Nanshan area in south Anhui Province

2.1.1 兰田组(Z1l)

该组分布在矿区南部-南东部,与下伏南华系南沱组呈假整合接触,与上覆地层皮园村组呈整合接触。可划分4个岩性段,分别为:1)Z1l1:灰色含锰白云质灰岩,接触变质为透辉石大理岩,厚度0.65~2.80 m;2)Z1l2:灰黑色钙质板岩、粉砂岩,夹泥质灰岩透镜体,含锰较高,风化后呈棕褐色,接触变质为透辉石角岩、透闪石角岩、绿泥石石英角岩、云母石英角岩等,厚21.9~36.4 m。该岩性段为钨、钼主要矿化层;3)Z1l3:浅灰色薄层肋骨状灰岩,接触变质为透辉石大理岩、矽卡岩、透闪石透辉石大理岩等,具白钨矿化,厚度>7 m;4)Z1l4:灰黑色硅质板岩,钙质板岩,接触变质为透闪石角岩、透闪石透辉石角岩、云母石英角岩等,具白钨矿化,厚度>56 m。

2.1.2 杨柳岗组(∈2y)

该组分布在矿区北部,与下伏大陈岭组和上覆地层华严寺组均呈整合接触,由3个岩性段构成:1)∈2y1:黑色薄层-中层含硅炭质板岩,上部夹钙质板岩或泥质灰岩,厚度269.5 m。经接触变质,板岩类岩石变质为透辉石角岩、石英质角岩;灰岩类岩石变质为结晶灰岩、符山石透辉石角岩、透辉石结晶灰岩、透辉石角岩、矽卡岩等,该层是白钨矿化、辉钼矿化最主要的围岩。2)∈2y2:上部为黑色、灰黑色薄层-中厚层含硅钙质板岩夹薄层(或透镜体)泥质灰岩;下部为深灰色薄层-中厚层泥质灰岩、浅灰色薄层灰岩及灰黑色薄层含炭硅质板岩,厚度75~122 m。接触变质为透辉石结晶灰岩,透辉石大理岩、透辉石角岩等,亦是白钨矿化、辉钼矿化的主要围岩。3)∈2y3:浅灰、深灰色薄层-中厚层灰岩与泥质灰岩互层,厚度89~136.6 m。

2.2 控矿断裂构造

除太平复向斜褶皱构造外,南山地区还发育有20余条断裂,规模大小不等,形成时间先后不一,按其走向的平面展布方向,可分为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近东西向四组。矿区断层(有5条,图1)发育在岭脚岩体的外接触带中,以北东向组断层最发育,为主要控矿断裂。

(1)汤口-岭脚断裂(F1):出露在岭脚岩体北侧,横贯矿区北部。长度>4 000 m,呈缓波状弯曲,总体走向北东70°,倾向南东,倾角较陡(60~80°),断层带宽1~5 m,最宽处达7 m。断层内岩石强烈破碎,发育有次棱角状角砾岩,并见有片理化和磨擦镜面,同时见有方解石脉和花岗斑岩脉等充填。断层两侧地层发生错位或缺失,具倒转现象,构造岩具硅化、黄铁化和白钨矿化等。该断层性质为压扭性斜逆断层,推测断层形成于成矿前或成矿期,对热液矿化活动起着屏蔽作用,为矿体的控矿构造。

(2)新田-箬岭断裂(F2):位于岭脚岩体南侧南华系南沱组、震旦系地层中,由数条近于平行的断层组成,在矿区出露长度>5 000 m,总体走向为北东45°。断层带内地层分布零乱,岩石破碎,具片理化和磨擦镜面,有酸性脉岩充填。断层性质为压扭性,区域上控制着岭脚岩体的南部边界,推测断层活动时间早于岭脚岩体或于岭脚岩体侵入活动期发生,但后期有复活特征,表现在于南山村一带,岩体与休宁组呈断层接触关系。

(3)里乐断层(F3):分布在岭脚岩体的南西侧,长度大于2 300 m,北西段走向330°,南东段走向350°左右,为左行扭性断层。断层对寒武系、震旦系、南华系地层切割作用明显,其南西侧地层发生左行偏移。从断层切割北东向汤口-岭脚断裂分析,其形成时间相对较晚。

(4)留杯荡南部断层(F4):出露长度约2 000 m,发育在寒武系和震旦系地层中,北西330°左右走向,倾向南西,倾角55°左右,宽度1~2 m。断层性质以左行扭性为主,兼具压性,切割北东向断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

(5)留杯荡北部断层(F5):纵穿矿区东北部,出露长度2 200 m,平面上近南北向呈舒缓状弯曲,倾角42~71°,断层宽5~6 m。断层带内岩石破碎,由碎裂岩和糜棱岩组成,具片理化和擦痕。断层两侧地层产状变化大,层位发生位移,为左行斜逆断层。该断层切割北东向断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

2.3 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浆岩

南山地区岩浆活动频繁,岩体呈大小不等的岩基、岩株、岩脉状产出。主要有新元古代青白口纪的许村岩体,分布在南山南部地区;中生代燕山期的旌德岩体、太平岩体、黄山岩体及岭脚岩体,多分布在西部及东部边缘。其中岭脚岩体为南山钨钼矿的成矿母岩,在接触变质矿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1 岩体形态、规模、产状

岭脚岩体分布在矿区中部,地貌上呈北东向约40°的椭圆形低缓山丘地形,岩株状产出,出露长度3 200 m,最宽处为1 300 m,受区域构造线控制,南西端海拔较高,为670 m,出露面积约2.5 km2。岩体侵入围岩的南东侧主要为震旦系和南华系,北西侧至北东端主要为寒武系中、下统地层。岩体向南东倾斜,下侵入面较为平整规则,与围岩侵入界面较陡,倾角60~>80°;上侵入界面不甚规则,多有岩枝穿插围岩中,接触面倾角35~50°左右。岩体倾斜方向与围岩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岩体倾向南东,围岩层理总体向北西倾斜。岩体相带不发育,未见中心相,以过渡相为主,边缘相仅在岩体顶部和边缘零星分布。相带表现在粒度的变化上,边缘相岩石为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过渡相岩石为中细粒黑云母闪长岩,相带之间为渐变关系。

2.3.2 岩石矿物特征

岩石为细粒-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新鲜者呈灰白色,细粒(粒度<1 mm)或中细粒(粒度1~3 mm)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为:中长石(37%)、石英(27%)、微斜长石+条纹长石(14%)、黑云母(7%)和少量副矿物(<1%)。副矿物主要为自形的独居石、褐帘石、榍石、磷灰石和锆石。中长石呈半自形板状晶体,聚片双晶和环带结构,其中环带中长石内带An48、中带An32、外带An30,无环带中长石An37,矿物蚀变后生成绢云母。微斜长石分为两期,早期结晶的微斜长石量少,解理清楚,和其它造岩矿物无交代作用,大致同时生成;晚期结晶的微斜长石和条纹长石具有格子双晶和条纹结构,呈他形晶,对早期造岩矿物有交代现象,交代过程中往往包裹有黑云母、中长石、石英等。黑云母以板片状晶体为主,不同程度的蚀变成水云母、绿泥石、白云母、绿帘石、阳起石等,且以绿泥石最为普遍。石英呈他形晶或粒状集合体,分布在其他造岩矿物晶粒间隙中,常被微斜长石、条纹长石所交代。

2.3.3 地球化学特征

岭脚岩体样品主成分含量的结果与相关参数见表1。与中国花岗闪长岩的平均化学成分相比,岭脚岩体中的SiO2,K2O含量偏高,分别达67.88%和3.64%;而 Al2O3(14.98%),Fe2O3(0.84%),MgO(0.97%),CaO(2.71%),Na2O(3.47%)含量则偏低。岩石全碱含量较高,ALK值为6.14%~8.47%,平均7.11%;具较高的K2O/Na2O比值,为0.84~1.56,平均1.08。岩石呈弱过铝质,铝指数A/CNK值为0.96~1.4,平均1.06。岩石属钙碱性系列,里特曼指数σ为1.47~3.29,平均2.09;碱度率值A.R为1.77~2.53,平均2.31。SiO2-K2O图解(图2)显示岩体落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较为突出的特点是W、Mo元素含量较高(W元素平均值13×10-6;Mo元素平均含量2.65×10-6)。经同位素年龄测定,岭脚岩体侵入时代为116 Ma①傅家聪.安徽省黄山市岭脚钨(钼)矿区初步普查地质报告.安徽省地质矿产局三三二地质队,1985.,属早白垩世晚期,为燕山晚期侵入体,区域构造上分析,表明其是与碰撞造山环境有关的花岗岩。

2.3.4 岩体蚀变特征

花岗闪长岩的蚀变作用主要为钠长石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其中尤以钠长石化最为强烈,并蚀变形成钠长石岩。有两个小型钠长石岩侵入体出露于岭脚岩体北东端,规模较小,出露面积约为0.04 km2和0.01 km2。钠长石岩新鲜者呈白色,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钠长石(75%~90%),次为黑云母(4%~15%,已蚀变为绿泥石或黄铁矿),碳酸盐(4%~8%),少量石英(0~5%)等。钠长石多呈不等粒状和板状晶体,彼此紧密镶嵌组成集合体,粒度一般在0.4~1 mm,最大可达3 mm。钠长石形成于两种作用:一是由中长石去钙长石化作用形成,该种钠长石呈“斑晶”状存在,颗粒较粗;二是交代作用生成,晶粒较小,类似“基质”样存在于前者的晶粒之间,两种作用往往同时进行。钠长石化与本区的钨矿化关系极为密切,它起着将母岩花岗闪长岩中的W元素释放出来,并推动其进入成矿热液流体的催化作用。钠长石中WO3含量一般为0.006%~0.034%,最高可达0.08%~0.09%。空间上看,远离岩体,WO3含量随之降低,且有钠长石岩分布的地段,附近必定有钨矿体(化)的存在。

2.4 接触变质作用

2.4.1 接触变质作用

岭脚岩体侵入活动时,由于其自身的热力作用和岩体侵入过程中对围岩产生的挤压作用,使其与之接触的围岩发生了变质作用,改变了原岩的结构和矿物成分。接触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变质岩种类繁多,与围岩与岩体侵入界面远近以及围岩岩性关系密切。就本矿区而言,钙质板岩、灰岩类岩石变质范围大于其余岩石的变质范围,其变质程度也相对较其它岩石变质程度强烈。对同一种岩性的岩石而言,随距岩体接触面的远近,变质程度也逐渐由强变弱。根据本区接触变质岩的主要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资料分析,接触变质程度为低-中级,变质的压力环境为低压,温度环境为中高温。而引起本区接触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的升高,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为角岩类。

表1 皖南岭脚岩体主成分含量及相关参数表(%)Table 1 Major element contents(%)and parameters of the Jiaoling rock mass in south Anhui Province

图2 皖南岭脚岩体SiO2-K2O图解Fig.2 SiO2-K2O diagram of the Lingjiao rock mass in south Anhui

与钨、钼矿化关系较为密切的角岩类岩石特征:1)石榴石透辉石角岩:呈棕灰色,不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透辉石、石榴石,其次为硅灰石、石英、透闪石等。该岩石分布不广泛,但却是重要的容矿岩石,产较富的钨矿石。2)透辉石角岩:分布最为广泛,多呈灰白色、浅灰绿色,显微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透辉石,次为方解石、透闪石、石英等。该岩石为矿区最主要的含矿岩石。3)符山石透辉石角岩:主要分布在岩体东北部,特征与透辉石角岩基本相似,唯符山石含量较高(15%~40%),呈浅灰棕色的颗粒形。此类岩石亦为矿区主要含矿岩石。4)透闪石透辉石角岩:分为较为广泛,呈浅灰绿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透辉石、透闪石,其次为方解石、石英等,具白钨矿化和辉钼矿化,但矿化不强,仅构成低品位矿石。5)透辉石大理岩(包括透辉石结晶灰岩):呈灰、灰白色,变晶结构,变余层状构造,矿物成分有方解石、透辉石等,具白钨矿化。6)榴石透辉石大理岩:与透辉石大理岩的区别是岩石中见有棕褐色石榴子石,其次有透闪石、符山石等,具白钨矿化。

2.4.2 接触交代作用

岭脚岩体侵入时,来自岩浆的挥发组分或水溶液在岩体的温度影响下与围岩(碳酸盐岩类)反应引起变质作用,形成矽卡岩,主要见于岭脚岩体北侧接触带上。矽卡岩呈棕褐色,不等粒变晶结构,致密块状或斑杂状构造。有由单矿物钙铝石榴石组成的简单矽卡岩,也有钙铝石榴石、透辉石、硅灰石、石英、透闪石等组成的复杂矽卡岩。此类岩石是矿区重要的容矿岩石,产较富的白钨矿石。

在窖泥质量的技术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和分值的确定关系到整套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目前关于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有数十种[3],根据数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3类。其中主观赋权法研究比较成熟,它主要有专家调研法、最小平方和法、相对比较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本研究采用专家调研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见表2。

3 矿体地质

3.1 围岩蚀变

矿区中常见有硅化、碱性长石化、透闪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葡萄石化、沸石化等蚀变类型。南山矿区矿化较为简单,主要为白钨矿化,次为辉钼矿化,其中白钨矿化主要与钠长石化、硅化、钾长石化密切相关;辉钼矿化与硅化、矽卡岩化有关。主要的围岩蚀变特征为:1)硅化表现为硅化岩的形成和石英脉的出现。硅化岩色浅质硬,原岩矿物成分已辩识不清;硅化作用形成的石英脉体宽窄不一,约1~3 mm。硅化作用以岭脚岩体北部最为发育,常成组出现,平行排列或相互交叉切割,其密度稀疏者1~5条/米,稠密者10余条/米,多含长石。伴随着硅化作用,出现白钨矿化和辉钼矿化,两者关系密切。2)碱性长石化,主要包括钠长石化和钾长石化。前者与岭脚岩体钠长石化特征相一致,而钾长石化的表现形式为:交代原岩矿物(斜长石或透辉石)呈微粒状钾长石集合体形式形成钾长石岩;或发育在石英脉旁的围岩中,或为单纯的钾长石细脉。3)透闪石化,主要以交代原有矿物而成细纤状、细柱状微晶分布,也见发育在石英脉旁侧的围岩中。

3.2 矿带(体)分布

受地层分布及岭脚岩体的控制,南山矿区可划分出南、北两个接触变质矿化带。其中北矿化带规模较大,呈狭长的带状沿岭脚岩体北侧分布,地表出露长2 000 m,宽度100~300 m,面积0.4 km2,产状受岩体侵入接触面控制,向南东倾斜。矿化带源岩层为寒武系杨柳岗组2段,由灰岩、钙质板岩等经接触变质和热液蚀变作用,形成由透辉石角岩、符山石透辉石角岩、斑点角岩、云母石英角岩等组成的矿化带,是矿区钨矿体的主要发育区。南部矿带则规模较小,长仅约200 m,宽度80 m,面积0.16 km2,主要由震旦系兰田组炭质板岩、肋骨状灰岩、含锰白云质灰岩等接触变质形成的透闪石角岩、透闪石透辉石角岩、透辉石大理岩、绿泥石石英角岩、矽卡岩等组成,是矿区辉钼矿化的主要发育区。

最新勘探成果表明,南山矿区已确定的钨、钼矿体共34个,其中岭脚岩体北侧矿化带中有钨矿体20个、钼矿体9个,分布在10线ZK1001孔至0线ZK003孔之间的近东西向约1 100 m的狭长地带内(图3);而在南矿带中的钨钼矿化相对较弱,已发现钨矿体仅有3个、钼矿体2个。

3.3 矿石特征

3.3.1 钨矿石

钨矿体中矿石矿物为白钨矿,肉眼下呈暗淡绿色、白色,半透明-不透明,油脂金刚光泽,双锥假八面体,在荧光照射下,可见有白、天蓝、淡黄、金黄、棕黄等荧光。白钨矿一般呈独立的矿物出现,嵌布粒度均匀,赋存在矽卡岩中由交代钙铝榴石生成的白钨矿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或不等粒变晶结构,颗粒一般在0.04~0.3 mm,最大达1.5~2 mm;赋存于钙硅角岩中以裂隙充填方式生成的白钨矿呈半自形-他形晶粒结构,粒度在0.05~0.2 mm,最大可达0.8 mm;以交代作用生成的白钨矿呈他形晶粒结构,粒度变化较大,一般0.1~0.5 mm,最大达1.5 mm。白钨矿石主要构造为浸染状、细脉状、团块状等。

图3 皖南南山钨钼多金属矿区北矿带地质图Fig.3 Geological map of the north ore belt of the Nanshan area in south Anhui

矿石中金属硫化物和自然元素矿物有辉钼矿、黄铁矿、磁黄铁矿,以及少量的黄铜矿、闪锌矿、辉铋矿、自然铋等。金属硫化物有利用价值的为辉钼矿,其粒度极细小,呈微细片状、浸染状、集合体状分布在石英、长石、石榴石、透辉石等矿物的缝隙中,粒度大多小于0.04 mm。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石英、长石、透辉石、石榴石、透闪石、硅灰石、符山石,以及少量的白云母、黑云母、萤石等。脉石矿物组合特征显示,矿石的自然类型主要为角岩型钨矿石,其次为矽卡岩型矿石。从矿物的共生组合和穿插、交切关系和生成温度分析,角岩型矿石矿物生成顺序为:透辉石、符山石、透闪石→白钨矿、微斜长石、石英→方解石;矽卡岩型矿石矿物生成顺序为:石榴石、透辉石、硅灰石→阳起石、透闪石→石英、白钨矿。

3.3.2 钼矿石

矿石中金属硫化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因数量较少,因而无综合利用价值,此外尚有极少量的毒砂。脉石矿物为透辉石、透闪石、方解石、石英、石榴石等。矿石的自然类型为角岩型钼矿石,包括透辉石角岩、透闪石透辉石角岩钼矿石等。根据钼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穿插交代关系,主要的矿物生成顺序大致为透辉石、石榴石→磁黄铁矿、毒砂、石英、辉钼矿→透闪石、方铅矿、闪锌矿→方解石等碳酸盐类矿物。

4 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

4.1 矿床成因

矿床的形成是地层、岩性和岩体侵入作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岭脚岩体侵入围岩时,由于岩浆携带大量热能,使围岩中的矿物成分重新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产生接触变质岩石,即各种名称不同的角岩。随着岩浆侵入活动不断演化,一部分W、Mo元素进入造岩矿物,以副矿物的形式赋存在岩石中;而另一分部分W、Mo元素则积聚在残余岩浆中,当残余岩浆结晶演化到热水溶液阶段,W、Mo元素进入到热水溶液中进一步聚集,形成含矿热液。由于构造活动的影响,使已形成的脆性接触变质岩石内出现大量的微细裂隙,从而使富含成矿物质的热液沿裂隙或矿物缝隙充填交代,结晶沉淀出白钨矿和辉钼矿矿石。据此认为,南山钨钼矿床为受一定层位控制的接触变质-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工业类型为广义的产于中酸性岩类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及其附近的矽卡岩钨、钼矿床。

4.2 控矿因素和富集规律

4.2.1 成矿控制因素

南山矿区成矿作用中,主要的控矿因素有岭脚岩体的侵入作用、热液蚀变作用、围岩条件、热液运移和矿质沉淀的空间。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各自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并在成矿系统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1)岩浆岩

岭脚岩体对成矿贡献有两点:1)岩体W、Mo元素含量颇丰,是本矿床形成的母岩;2)岩体的侵入活动,提供了热源,产生了接触变质矿化带,矿体均分布在接触变质矿化带内,控制了矿体的分布范围。

(2)围岩条件

围岩对本矿床的成矿作用表现在特定的地层岩性组合上,寒武系杨柳岗组第一岩性段上部、第二岩性段下部是钨(钼)矿体的主要控矿层位;震旦系兰田组第二岩性段是钼矿体的控制层位,其岩性组合为钙质板岩、不纯灰岩等组成。这些岩性遭受接触变质作用后,形成钙硅角岩为主、钙铝石榴石矽卡岩为次的接触交代变质矿化带,并在岩浆侵入后含矿热液活动期的选择性交代作用下,钨、钼富集形成矿体。

(3)热液蚀变

与矿化关系密切的热液蚀变作用主要为硅化、矽卡岩化、碱性长石化等。蚀变作用愈强,矿化愈富集。

(4)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发育于岭脚岩体西北部、太平复向斜次级褶皱谭家桥向斜南东翼的早期北北东向汤口-岭脚横向断裂构造,自下而上切割了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等地层,岭脚岩体即沿此断裂斜切上侵,是矿区控岩控矿的主要构造。岩体的侵入接触面构造及旁侧的构造裂隙,为含矿热液提供了运移通道和矿质沉淀空间。

4.2.2 矿化富集规律

从矿区成矿控制因素的分析可知,本区钨、钼矿化富集有如下的规律:1)矿化主要富集在岭脚岩体的接触变质矿化带上;2)矿化富集在岭脚岩体与寒武系杨柳岗组第一、二岩性段和震旦系兰田组第二岩性段的接触变质矿化带上;3)矿化富集在岭脚岩体与上述层位含杂质成分较多的碳酸盐岩类内,较纯的灰岩、白云质灰岩、炭质板岩、硅质板岩组成的岩层,则无矿体分布;4)矿化富集在围岩具硅化、矽卡岩化、碱性长石化的构造裂隙发育地段。

5 找矿标志

通过对南山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和矿化富集规律分析,可以总结出皖南地区寻找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1)岩浆岩标志,皖南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中W、Mo丰度值较高、出露面积较小的岩体。2)地层标志,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接触的碳酸盐岩类地层。碳酸盐岩成分复杂有利于成矿,较纯的灰岩或较纯的白云质灰岩仅形成大理岩或白云质大理岩,成矿性能较差。3)构造标志,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类地层接触带构造部位,尤其是接触带构造裂隙发育的部位。4)围岩蚀变标志,接触交代变质岩石中的矽卡岩化、硅化、碱性长石化等是寻找本类型矿床的重要标志。5)具备上述找矿标志地区中的重砂、化探异常分布区。

[1]胡文华,杨四春,冉华南.安徽绩溪荆州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浅析[J].地质找矿论丛,2009,24(1):62-66.

[2]陈天虎,杨学明,岳书仓,李双应,王道轩.皖南西坑Ag-Pb-Zn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0,18(3):193-197.

[3]陈天虎.皖南黟县西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99,22(5):99-102.

[4]傅建真,董会明.皖南东源钨钼矿床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安徽地质,2010,20(2):100-103.

[5]秦 燕,王登红,吴礼彬,王克友,梅玉萍.安徽东源钨矿含矿斑岩中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10,84(4):479-484.

[6]钱 辉,夏 军.皖南旌德凹子山钨钼矿的发现及找矿潜力分析[J].中国矿业,2010,19(4):100-104.

[7]赵文广,余有林,郑光文.安徽省绩溪县榧树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安徽地质,2008,18(3):169-174.

[8]赵文广,蔡晓兵,狄勤松,余有林,魏国辉.皖南大坞尖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0):1544-1547.

[9]蒋其胜,余传舟,黄伟平.安徽省青阳县高家塝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安徽地质,2009,19(4):251-254.

[10]张 鹏,袁晓玲,张 青,阳 珊.安徽省青阳县高家塝钨、钼矿床矿石物质组成及其赋存状态[J].安徽地质,2011,21(1):35-39.

[11]赵文广,孙乘云,狄勤松,蔡晓兵.安徽省青阳县百丈岩钨钼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方向分析[J].安徽地质,2007,17(2):90-104.

[12]王克友.青阳县百丈岩钨钼矿床中斑岩型(浸染状)钼矿体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J].安徽地质,2008,18(3):185-188.

[13]秦 燕,王登红,李延河,王克友,吴礼彬,梅玉萍.安徽青阳百丈岩钨钼矿床成岩成矿年龄测定及地质意义[J].地学前缘,2010,17(2):170-177.

[14]黎 彤,饶纪龙.中国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J].地质学报,1963,43(3):271-280.

Geologic Characteristic and Ore-control Factors of the Nanshan W-Mo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in South Anhui Province

CAI Lian-you,WENG Wang-fei,HAN Shun-dao
(332 Geological Team of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ofAnhui Province,Huangshan 245000)

The Nanshan W-Mo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in South Anhui achieved great progress in ore prospecting in recent years.The ore body mainly occurs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contact metamorphic zones developed by the Lingjiao biotite granodiorite body intruding into the Yangliugang Formation of Cambrian(∈2y)and Lantian Formation of Sinian.The formation of the Nanshan ore deposit is benefit from incursion movement of the Lingjiao biotite granodiorite rock mass,and the W,Mo elements in it came out into the thermal water to form ore fluid.As the northeast fault movement,the ore fluid is carried into hornfels from skarnization of the carbonate with complicated component to mineralize ore deposit.The Nanshan W-Mo ore deposit is from Lingjiao rock mass incursion,hydrothermal alteration,wall rock alteration,ore fluid migration and regional structure movement,and it is a contact metamorphic-hydrothermal replacement deposit with partial stratigraphic control.Based on the detailed study of the geologic characteristic,ore-control factors and enrichment rules,the prospecting indicators can be summarized to provid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heory evidence for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 south Anhui.

Nanshan W-Mo ore deposit;geologic characteristic;ore-control factor;Lingjiao rock mass;Yanshanian;southAnhui

P618.65;P618.67

A

1672-4135(2011)04-0290-09

2011-09-01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公益性地质调查

闪里幅(H50E013014)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2010-g-11);安徽省祁门县东源钨(钼)多金属矿普查(2008-2-4、2009-1-5)

蔡连友(1969-),男,江苏江宁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工作,Email:fiyan@163.com。

猜你喜欢
透闪石角岩透辉石
透闪石玉成矿研究现状与展望
临武透闪石玉原石质量等级划分体系初探
山东省透辉石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远景分析
环保型卫生陶瓷的制备研究
临武透闪石质玉分类与品质分级研究
广东茅岭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1∶25万马尔康幅热接触变质带划分
建瓯叶坑矿区透辉石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
粉煤灰制备陶瓷地砖的研究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f the Aketas granite from Fuyun County,Xinjiang: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