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舯
闽台文化
■ 谭舯
开栏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影响深远。本专栏旨在从文化类属、思想伦理、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着手,对中华文化及其在台湾的发展进行梳理和介绍,以进一步深化对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同祖同宗特点的共识,为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助力。
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地域形态,主要分布于福建和台湾地区,与秦陇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几大地域文化并著齐名。闽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在历史衍化中融合伸展、一体多元的重要特征,也印证了台湾地区与福建地区乃至祖国大陆在文化上存在无比深刻的内在关系。
福建和台湾地处中国东南部,位置相邻、气候相似、环境相近。远古时,由于海平面大幅度升降,台湾与祖国大陆曾4次相连,今天所称的“东山陆桥”就是指当时一条横贯台湾海峡的带状陆地。距今六七千年时,台湾海峡的海平面已与今天大体相等,但福建仍然是台湾离祖国大陆最近的地方。这种地缘关系为福建和台湾形成同一个地域文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具体来看,闽台文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史前文化阶段。由于“东山陆桥”的存在,远古时祖国大陆的人类和动物就成群结队地进入台湾。考古发现,在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万年前的台湾古人类左镇人在体质形态上与祖国大陆华南地区柳江人基本相同,距今约1.5万年的台湾长滨文化与同时期的湖北石龙头文化和广西上宋村文化在器具制作技术上非常相似。在新石器时代,距今6000年前的台湾大岔坑文化与福建壳丘头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之间,距今4000年前的台湾圆山文化与福建昙石山文化之间,也存在大量相同或相像的遗址遗物,被认为是一个文化的两个“地方相”。这些充分说明,在史前阶段,台湾的开发和发展就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密不可分。
二是闽越文化阶段。夏商周时期,福建的原住民族是闽族。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越国被楚国所灭,大批越族人进入南方各地,其中进入福建境内的越族人与闽族人混合,形成了一个新民族闽越族。闽越族的文化被称为闽越文化,它是福建土著文化和吴越文化、中原文化的综合体。汉武帝时闽越国被征灭,部分闽越人驾船入海、进入台湾,成为台湾平埔族和高山族的祖先。研究发现,公元3世纪时,台湾居民的主要文化特征与闽越族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如饭稻羹鱼、断发文身、凿齿拔牙、干栏式房屋、悬棺葬、蛇图腾等。福建境内的闽越文化在闽越国灭亡后逐步衰微,但在台湾却得到了很长时间的保留和发展。直到明末清初,台湾高山族仍然流行着断发文身、凿齿拔牙、蛇图腾等习俗。台湾平埔族和高山族与祖国大陆闽越族的族源关系,也被现代的基因分析技术进一步证实。
三是汉族文化阶段。汉代以后,各王朝对福建和台湾的管辖和治理逐渐增强。三国孙权在福州设立典船校尉,在霞浦设立温麻船屯,并派兵到达台湾。隋炀帝三次派人赴台湾。唐末五代,泉州人开始往返澎湖和台湾。北宋设立福建路,辖一府、五州和二军,南宋开始驻军澎湖。元代将福建分为福州、建宁等八路,在澎湖设立巡检司。明代将八路改为八府。清代统一台湾并设立台湾府,归福建管辖。在朝代更替中,中原等地向闽台的人口迁徙和交流也日益频繁。据统计,隋代福建居民仅1.2万多户,由于唐宋时中原居民数次大规模入闽,至宋末福建居民已剧增到100多万户。祖国大陆向台湾移民主要出现在明末至清中期,以福建漳州、泉州二地居多。人口迁徙改变了闽台地区的社会结构,也使产生于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在当地的影响不断扩大,登上主导地位。汉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断与闽台先前的文化进行交汇和融合,并加以创新和突破,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闽台文化。
闽台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不仅具有中华文化的普遍特质,同时也具有自身鲜明的地域特色。
一是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兼有。在传统上,中华文化形成了以大陆文化为主体同时又涵纳海洋文化的基本格局。闽台文化的主体同样也是大陆文化,强调以农为本,重视农耕文明。正是在大陆文化推动下,闽台地区才成为文治社会并取得长足发展。但由于闽台地处濒海地区,因此与内陆地区相比,海洋文化的色彩显然要浓重许多。早在夏商周时期,闽台地区先民就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活跃在海上。汉代以后,进入闽台的汉族移民利用濒海条件,积极发展海上贸易。至宋代,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遍布东亚、南亚、西亚和东非达40多个,元代增至90多个。明代开始实施严厉的禁海政策,闽台地区海上贸易受到一定抑制,但并没有停止。海洋文化的长期发展,使闽台地区较早地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也使闽台文化中注入了强烈的商贸意识和开放意识。
二是儒家正统和民间文化并存。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思想。随着各王朝对闽台地区治理的加强和移民的大量进入,儒家文化也在当地广泛传播。西晋末年,已有人在福建讲经教儒。南朝时,儒学之风日盛。宋代,福建成为闻名天下的理学之乡,出现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集诸儒之大成者和将儒学发展为精微思想体系的闽中理学。儒家文化在台湾的传播相对较晚,主要开始于明末清初。当时,台湾移植福建的样式设置府学和县学,从福建选派教授人员,所用教材也与福建完全一样。儒家文化成为规约闽台社会的主导文化,确立了闽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归属关系。但儒家文化并非闽台文化的全部,在儒家文化之外,闽台社会还存在着大量与儒家思想相区别甚至背离的民间文化。比如,儒家文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而闽台社会信巫尚鬼的风气却十分盛行,不仅神明众多、庙宇林立,而且各种祭拜活动常年不断。台湾有“神灵三百,庙宇过万”的说法,庙宇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
三是乡土情谊和族群观念浓厚。闽台地区的居民是遵循“中原—福建—台湾”路线多次进行人口迁徙繁衍的结果。由于迁徙过程历经艰辛、充满曲折,需要移民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各种天灾人祸,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因此移民都非常重视源于地缘关系的乡土情谊和源于血缘关系的族群观念。其典型表现包括:1.方言的使用。福建主要有7种方言,即闽东方言、闽南方言、客家方言、甫仙方言、闽中方言、闽北方言、闽赣方言,其中闽南方言分布最广。这些方言都是中原汉族人南移带来的古汉语和福建当地的土著语言相结合,经过从西晋到隋唐五代的演变,逐步衍化形成的汉语方言。台湾汉语方言主要有闽南方言和客家方言,目前说闽南话的人口占到全台湾人口的80%。2.族谱的续编。台湾的族谱源流,大多可追溯到福建。福建修纂族谱时,经常把移居台湾的宗族作为一个分支载入;台湾修纂族谱时,也经常返回福建求谱、接续族源。由于闽台族群的血缘可进一步追溯到中原,因此到中原地区寻根访祖的现象也越来越多。3.地名的延用。台湾许多地名与福建的地名相同,如安平镇、福安里、泉州厝、同安宅、龙岩庄等,体现了当地居民对故土家园的思念之情。4.信仰的移植。除了儒家思想外,台湾的佛教、道教也都来自福建。台湾影响最大的20种民间神祗中,有16种来自福建,如福德正神、王爷、妈祖、观音、保生大帝等。5.习俗的保留。在衣食住行、年节婚丧等风俗习惯上,台湾与福建尤其是闽南一带基本相同。闽台地区保留了许多中华文化的传统年节习俗,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同时又有不少具有地域特色的年节习俗,如元宵祈子求婿、中元抱孤、中秋博饼等。
四是民族意识和抗争精神强烈。近代以来,中国屡受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闽台地区首当其冲。16世纪初,葡萄牙开始派兵进入福建海域,抢劫财物和人口。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开设包括福建厦门、福州在内的五口通商。从16世纪到抗日战争胜利400多年间,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外国势力16次侵袭台湾。尤其是荷兰和日本,分别直接殖民占领台湾长达38年和50年。荷兰和日本在对台湾进行军事镇压、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实施文化改造,企图全盘同化。荷据时期,殖民者极力诱导甚至强迫台湾民众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日据时期,殖民者为了灭绝汉族文化传统、代之以日本文化传统,更是大肆取消中文教育,取缔汉语报刊,禁绝传统宗教信仰和民俗活动,并强制普及日语,实行更服改姓,推广日本佛教。在殖民者的恶行淫威面前,台湾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奋起进行武装抗争,祖国大陆人民特别是福建人民给予大力支持,最终战胜了殖民者。在文化领域,台湾人民也是全力保护汉族文化,割台之初就掀起了一个以读汉书、写汉字、作汉诗为中心的汉学运动。闽台人民面对外国势力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充分体现了他们身上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抗争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两岸以闽台文化为重要载体,不断深化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动。福建和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史缘相连、文缘相承,台湾文化根在福建、闽台文化根在中原等等文化记忆,都被一一重新发掘出来并得到珍视。其背后所反映的一条真谛是,尽管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两岸同胞密切的文化关联和共同的文化基因是绝不会轻易改变的。闽台文化是一笔宝贵财富,应当给予有效保护和利用。不难预见,在增进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过程中,闽台文化定然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