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组织教学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它的意义在于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课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锻炼学生刻苦学习的意志。因此,这一环节应加以重视,要搞好课堂组织教学。
关键词:组织教学方法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1(a)-0188-01
教态、语言表达、板书、运用教具能力等都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作为教师还有一项基本功至为重要,那就是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所谓课堂组织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组织学生集中注意力,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虽然这种能力似乎看不到、摸不着,但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的组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的重要方式。要讲好一堂课,必须严密组织各教学步骤之间的过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那么,如何才能抓好课堂的组织教学呢?
教学实践中,搞好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得当,以及遵循一定的原则,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1搞好课堂组织教学的方法
1.1 刚开始上课时,可以采用等待法或催促法
上课铃响过,已开始上课,有的学生已做好上课的各项准备,但有的学生还沉浸在课间活动的兴奋之中,这时,教师可站在讲台上,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一言不发,稍等片刻,学生就会很快稳定下来,原因是教师的“等待”,以静制动,容易吸引别人的注意,同时等待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容易使学生受到感化,运用这种方法在稳定课堂秩序的同时,也会起到密切师生关系,启发学生自觉的作用。但是,如果是为了复习旧课的组织教学,教师就可以采用催促法,上课后立即提出复习的问题,这时,学生会急忙拿出教材准备,集中精力思考,这样就会快速稳定教学秩序,节约时间,但是,等学生稳定下来,教师要把问题重复一遍,因为刚才的提问只是为了组织教学,那时,课堂秩序还不够好,有的学生可能没有听清教师的提问,而无法参与学习。
1.2 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停顿法、注视法、明理法、回避法
在上课过程中,在课堂上若有学生听课不够专心时,教师可忽然停顿讲课,适当的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产生明显的刺激对比效应。喧闹中突然出现的寂静,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来说,停顿的时间以三秒左右为宜。这样的停顿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停顿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停顿反而会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快速,也不会对正常上课产生阻挠。
当有学生对课堂知识不感兴趣时,干扰正常的课堂秩序时,教师可采用注视法或明理法,教师的目光注视可以在学生中引起相关的心理效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尊重或反感的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可以巧妙地运用目光注视来组织课堂教学。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讲道理进行教育,规劝其认真听讲,但是这种方法需花费一定的课堂时间,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言简意赅,应见好即止,尽量少的占用课堂时间,若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思想教育,可在下课后再单独进行。
回避法的应用是在上课过程中受到意外干扰时,比如:教室外有人走过或某个学生的东西突然掉在地上,教师可装聋作哑,视而不见,继续讲课,则学生的情绪即便出现波动也会很快平静下来,反之,若教师受其影响,哪怕只是稍微注视一下,都会严重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因为意外干扰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烈的刺激,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若教师再对其关注,必会强化学生的注意转移。
2搞好组织教学可遵循以下原则
2.1 激励原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们的教学,很大程度上仍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满堂灌。而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老师的满堂灌已经不在适应现代教育理念。试想:老师在课堂上按照自己的步骤大肆宣讲,不给学生任何的思考时间和互动的空间,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学生在回答老师问题时,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答案,就被老师全部否定,这样的课会吸引学生吗?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采取激励原则,想办法找学生的闪光点,变换角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那么我们的课堂还不会被学生吸引住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过去的“主体”转变成现在的“主导”,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导者,所以,现在的教师必须放下自己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2 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有的学生纪律观念差,有的教师就采用训斥的方式,这样是错误的,渴望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是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我们做教师的只有充分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密切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产生接受教导的动机和兴趣,变外在教育为自觉行动。因此,教师在进行组织教学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引导,不可简单粗暴讽刺挖苦训斥体罚,同时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锻炼学生战胜自我的意志,使其养成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练”,达到“诸般咸自办,疑难能自觉,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挥”的效果。
2.3 组织教学渗透于其他教学环节之中的原则
组织教学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环节,它渗透于教学的其他环节之中,为其他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而发挥作用,因此,教师一方面要重视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影响和调控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情绪;另一方面还应尽量避免单独占有较多的课堂时间进行组织教学,以免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比如:教师在上课,发现有学生不专心听讲,向窗外观望,便批评学生,问他看什么,那其他的学生就会受到影响一齐向窗外看,结果就把全部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窗外,虽然教师的本意是好的,但这样就占用了太多的课堂时间,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人们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用什么样的方法组织教学更有效,应结合自身和教材的实际,因材施教,选用切实可行的教法。
综上所述,组织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工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 作为老师, 做到“为人师表”的同时,还要积极组织课堂,采用灵活巧妙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使组织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