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闯儿——上海男孩英伦求学记》
作者的话:我想通过我的书,父母一代会了解现在出国留学的年轻人在想些什么。可能你们会觉得惊讶,因为你们会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其实懂得很多,只是他们不懂得表达。只是他们没有勇气去跨越鸿沟。大多数的父母对于孩子们就好像放风筝一样,希望它可以高飞,但是,同样也希望它可以牢牢地掌握在父母手中,因为一旦发生方向偏移,他们可以有能力帮它摆正。出去读书,对于大多数父母,好像是一个放飞的风筝,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去帮助自己的孩子摆正,因为他们看不见,要靠孩子们自己,但是孩子们可以吗?
小“海龟”独闯英吉利
当我搞明白,原来英国的高中是有排名的,一年一次,根据取得A-LEVEL(高中)成绩的好坏来决定学校的名次,而 WYCLIFFE(威克利夫)的排名却远远不是我希望的那种。我便萌发了想去看看英国最优秀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想法,可以让我体验真正英国气氛的学校。
那时候,我的监护人Mark在这方面终于开始起作用了,让我明白付给他每个学期的监护费没有白付。他告诉我,他知道有一个学校是全英国最好的学校之一,他已经带了l0个学生从威克利夫过去,但没有一个被接受的。他怀疑我这个来英国才几个月,说英语还不是特别流利的小留学生,可以被接受吗?也许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让我觉得任何事情都应该去试一试。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我想试一下。也许是看在监护费的份上,看在他作为我的监护人应该做些什么的份上,他同意了。
Mark带着我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的车,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学校。带着一点兴奋,一点压力,我知道决定我的时刻到来了。我脑子一片空白,不仅仅是因为Mark告诉我他带来的学生中还没有一个被录取过,也不仅仅是因为那是我第一次的面试,而是因为穿着西装的我,觉得比起穿平常衣服的我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一下子有种长大的感觉。我心里充满着紧张以及兴奋。
学校叫HURTWOOD HOUSE(赫特伍德),坐落在英国最漂亮的山上。为什么不叫SCHOOL(学校)?因为学校是根据以前校长的房子(HOUSE)改造的,这里也包括学生宿舍,是所男女混校。学校没有初中,整个学校一共只有三百多名学生,比起威克利夫,学生的人数要少得多。由于学费昂贵——全英国收费第二昂贵的私立高中,使得赫特伍德拥有良好的师资,并且有极好的师生比例。尽管学校硬件设备简陋,但是良好的A-LEVEL排名加上离伦敦只有40分钟路程,想来这个学校读书的学生人数相当多。学校有着自己的规矩:不管是谁,不管成绩多优秀,不管家庭背景多厉害,都要面试,因为他们有选择自己学生的权利。
Mark看着一脸紧张的我,笑着说:“轻松一点,笑一笑,一切都会好的。”是呀,怕什么?我只是想来试一下,来面试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就算真的不行,我同样可以在威克利夫继续读下去,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压力。
当我走进校长室时,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装潢精致,散发着浓重英国氛围的环境。尽管校长室并不大,但这里的一切搭配恰到好处。
Mark看来已经和其他人很熟悉了,像老朋友似的打完招呼后,带我进入面试室,开始面试。
面试官叫Mike,也是我后来的个人导师。他从建校开始就一直在学校工作,是副校长。他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从容的谈吐举止,让我明白Mike阅人无数,他有着绝对的主导权来决定我的去留。
开始只是提些简单问题,比如,你是哪里人,来英国多长时间了,习惯了吗?后来我才明白,一开始的客套话是英国的传统,他们和任何人交谈之前都会说几句,哪怕去买东西,别人都会和你随便聊几句,另一方面这也是考查英语水平。因为不管成绩单上英语成绩有多好,不管已经来英国多长时间,如果不能和当地人交流,那一切都是徒劳。还好在威克利夫时,我坚持自己的观点,注重与外国学生交流,所以口语还算没有特别大的问题。
看了我在威克利夫的成绩后,Mike开始问我,你的成绩在以前的学校可以很好地读下去,为什么想换学校,是在以前学校不开心吗?我一字一句地回答他: 我在威克利夫很开心,但是我来英国就是因为我想成为最好,我的父母送我出来也是想让我成为最好,而我认为赫特伍德就是最好的学校,所以这就是我想来的理由。
那时候我的确是这么想的。后来Mark告诉我,Mike喜欢自信的学生,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来这种学校,他听你说得很好,就会录取你了。他看过的学生太多了,所以有很多方式去考查学生是不是真的像自己说得那样,有资格来这个学校读书,或者说如果这个学生被录取的话,他读得下去吗?
Mike问我:“成绩单上写着你在威克利夫的数学成绩很好,可不可以现在做些数学题目?”果然不出所料,他们还是要用最古老的方式考查学生。不管中国也好英国也好,都是要用考试来衡量学生是否优秀。还好,我在国内没有白学,还好他考的只是数学,还好中国的数学一向是全世界公认最难的。我考得不错。然后他又问了我的兴趣爱好。
当他问到我以后想考的大学时,我告诉他,我想考牛津大学!他和Mark都笑了,然后意味深长地告诉我,牛津是全英国,甚至是全世界最好的学校之一。忽然间,我觉得我被别人认为有说大话的嫌疑,他们的笑声在我眼中包含着一种嘲笑,但是我知道,这个就是我的梦想。当Mike紧紧握住我的手,问我是不是想来这所学校时,我更加确定我的答案。
他们接受我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
在英国申请大学和中国完全不一样。英国分两年成绩,第一年叫AS,第二年叫A2。要用第一年的成绩去申请大学,仅仅成绩是不够的,还需要个人简历:为什么想读这个课程,为什么想要选择这所大学,为什么学校应该接受你,还有老师的推荐信。如果大学录取的话,他们会给你发Offer(入学要求),也就是说,会给一个总成绩的要求,AI+A2的成绩。如果成绩达到了,就可以被录取。
回英国之后,一切都开始紧张地筹备着:写个人简历,选大学,选读课程。我选择的是经济学,因为经过AS之后,我开始喜欢这门课程了,而且我的经济考分是学校里考得最好的,300分里我拿了285。
经过一个暑假,我们几个中国学生的关系更好了。可能是因为一个暑假没有见到对方,有些想念的缘故,所以一见面,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告诉彼此暑假里都做了什么。
Leo的暑假听起来是最丰富多彩的。那个暑假皇家马德里队访问中国,并且在云南和那里的球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而Leo却幸运地被选入皇家马德里队当英语翻译。自然他和很多别人做梦都想一起拍照的大明星球员们一起拍照,并且拿到了很多明星的亲笔签名。而其他几个中国学生都像我一样,在一些外企公司里上了两个月的班,为了得到工作经验,同时,也想在自己的个人简历上添些好的经历。
在英国,学习成绩的好坏很重要,但是,工作经验更加重要。很多大公司会请那些有很多工作经验但是成绩却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而不会去请成绩很好,却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书呆子,因为很多公司觉得足够的工作经验会教会你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一切都像以前一样,只是这里的老师们对我们客气了很多,不仅是因为我们是第二年的学生,更重要的我们取得了我们应该得到的成绩。这不仅仅是自己付出的努力,老师们也是一样的。我要特别感谢老Phil,他把我这个从来没有了解过英国经济的中国学生,教成现在对经济颇有心得,并且可以取得我都没有想到的好成绩的学生,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好老师。
老姚的成绩再次证明了他的实力,除了经济学,数学和高数都接近满分,物理更是拿到了这所学校从来都没有人拿到的满分。
其他几个中国学生也相当出色,Michale3个A,1个B,老吴三个A,Leo和Edison都是两个A,一个B。
学校对于我们这些中国学生优秀的成绩大为惊讶,因为我们是这个学校接受的中国学生中成绩最好的一届,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学校第二年会接受更多新的中国留学生。
学校每年新学期开始时候会有一个大Party,欢迎那些新来的AS学生,也是对第二年学生的鼓励。第一年的时候,因为刚刚来到这所学校,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和老姚只是观众,欣赏着表演系学生们的精彩演出。这一次,我们是老学生,我和老姚决定也上台去表演一下。尽管只有短短几分钟,可那毕竟是我们第一次在台上面对着三百多个学生。那毕竟是我们第一次从观众变为演员,需要很大的勇气。还好观众们是大度的,他们也明白我们的紧张,所以对我们的表演给予了最热情的掌声。
学校为我们准备了充足的食物,BBQ。那些烤到恰到好处的鸡翅膀,那些看了就想会流口水的香肠,让我们都吃了个爽。这时,发生了一件小插曲,Edison喝醉了,这个大家一向觉得是好男孩的人,竟然会喝醉!听说他是一个人偷偷拿了一瓶香槟。
他哭了,他告诉我们,他对他的AS成绩不满意,但已经尽力。他觉得没有为父母争气。我们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地陪着他。
(原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