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1 00:00:00徐玉骐
美文 2011年4期


  夜深了,疲于补习,我还在骑着辆单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感受着自己无法驻足的无奈。马路上,已经熄灭了一半的路灯,只有一群不知名的小虫围绕着灯杆盘旋飞舞着,惨白的月光洒在冰冷的水泥地面上。这座城市被朦胧的星光笼罩着,显得是那样的寂静与安详。在外疲惫了一天的我在这样的夜晚里往家赶。
  街市早已失去了白天的喧嚣,此刻只有霓虹灯的光芒洒在寂寥的湖面上。灰色的天空,有些压抑的星光。静谧的马路上,有一种寂寞在蔓延,在滋长,这让我不禁怀疑是否在漫无目地游荡。稀疏的车辆偶尔从身旁掠过,丢给我一个冷冷的尾气绝尘而去。这座城市,似乎有什么东西形成了一道厚障壁。比如说,那混凝土砌成的壁墙,冰冷的玻璃做的车窗以及那光缆连成的互联网。
  有一点寒意的深秋之夜,空气中涌着层层的雾。夜晚的月光很亮,只是被雾打散,照下来时,乱了一地。任寂静强迫地笼罩住自己,明显地感到有些冷,身子不禁打了一个寒战。继续骑车,风景被抛在身后。我知道,这夜景是不属于我的。
  然后,是弯曲的,黑暗的小巷,静得有些可怕,人们早已进入梦乡,偶尔会看到从窗中透出的几点微光,让人感到是那样的暖洋洋。我知道,这是人人都想得到的渴望。
  望着惨白的月光及零落闪耀的霓虹灯,我思潮涌起。再往前,一盏熟悉的门灯仍旧亮着,灯下的是母亲。她倚靠在椅子上,眼神疲惫却透着希望。身后,是家的味道。
  母亲听到脚步声,眼中的疲倦顿时消失,她从椅子上站起来,嘴角挂着微笑,“回来了,赶紧洗洗吧,早点睡!”一句简单的话语,此时却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进卧室,母亲待我停当完毕,随手将门灯关上,已经暗下来的钨丝仍然散发着微微的余热,却依旧能温暖我的心房。
  “记着喝奶!”母亲又进来了。
  “知道了,我自己会的,您也早点休息!”
  “你正长身体,每天熬这么深的夜,不补补可不行”。
  执拗不过母亲的坚持,我从冰箱里拿出一杯牛奶,正要插上管子母亲又阻止道:“天凉了,哪还能够喝冷的呀!”
  说完便走进厨房,一手拿着一个瓷缸,一手提一个热水瓶,径直来到我面前。将那杯奶放进缸里,小心翼翼地倒入滚烫的开水,顿时升腾起来一团团白雾。
  朦胧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母亲苍老了许多。的确,她不再是那个在犯错误时毫不留情的对我劈头盖脸一顿责骂的婆婆嘴,而是心平气和地与我沟通交流的慈祥妈妈。更是在我沮丧懈气时,给予我的是温馨的鼓励与安慰的港湾。
  犹如星空中的那盏最亮的星辰,期待着黎明的到来,母亲总是伴随着我,成为引领着我前进航程的那盏灯。
  (指导老师:侯守斌 苏国燕)
  
  领队短评:从文章的运思布局看,作者思路清晰,构思新奇,选材独特,开篇不俗,首尾圆合,体现了较强的构架文章的能力。从语言的运用来看,散文的语句,使文章意蕴深远隽永,又加之作者善于独立思考的个性。
  作者真挚的情感贯穿全文,将母亲对自己的引领之情化作前进动力。文章并没有一叙到底,而是恰当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由于是亲身的经历,感受深刻。在文中,母亲这个人物形象已经幻化为作者心中的一盏指路明灯,情感细腻真切动人,文章也因之蕴含着发人深省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