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1 00:00:00易安年
美文 2011年4期


  易安年
  易安年原名胡代旭,出生于山城重庆,现就读于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开始创作,作品涉及青春文学、东方玄幻。先后在《火花》《火花魔幻》《课堂内外》《中学生百科》《90季》等杂志和MOOK上发表作品,并被多家报刊推荐。2009年转型为悬疑恐怖作者,并于同年加入国内知名悬疑恐怖原创社团——夜读社。之后,其作品在《女人坊》《悬疑故事》《新心跳》《最推理》《鸡皮疙瘩》《新悬疑》《悚族》等期刊上发表。作品均为中短篇小说,多以故事取胜,已发表数十万字,是“90后”悬疑恐怖创作领域的佼佼者。
  
  笔名:易安年
  生日:1990年1月
  星座:摩羯座
  故乡:重庆江津
  血型:O型
  最爱做的事:看电影、睡觉
  最喜欢的作家:王小波、三毛、史蒂芬·金
  最喜欢的地方:中国香港
  强力推荐的电影:《布达佩斯之恋》
  强力推荐的书:《黄金时代》
  常读的杂志:《百花悬念故事》
  最讨厌的事:受人冤枉、睡觉被人弄醒、不被人信任
  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懒、脾气不好、耐心不够、心不够细
  什么时候开始文学创作:
  2007年开始发表纸质作品
  如何看待“80后”写作:作为一个90年初期出生的人,“80后”那批作者的文字对我确实有着不小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我之所以会主动提笔,他们带给了我不少动力。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太爱去看他们的书,因为在里面找不到共鸣了。“80后”的大批作者文笔了得,也是博览群书,但他们写出来的东西为什么得不到老一辈作家们的赞同?我想原因就在于生活阅历。阅历太浅,很多东西只能泛泛而谈,所以感动不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可是这个年代的作者们正在成长,当我看到书店里张悦然的书被摆放在“当代文学”书架上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年代有一些人会在将来扛起中国文学的大旗。
  如何看待“90后”写作:
  目前“90后”的写作状态就好像长跑比赛的起跑阶段,很多人都挤在了一堆,看不出几个拔尖的。在这点上,相对于“80后”来说要弱了很多。“80后”作者中很多人是被商业媒体炒作起来的,可媒体为什么会炒他们呢?“90后”作者群里缺少的就是在风格上独树一帜的人,即便在类型文学上也难找出为人熟知的作者。外界的关注较少是一个原因,可自身问题就在于没有突破,有太多“80后”的影子。我还是希望这批年轻的作者们能够多思考多沉淀,写出属于我们这个年代的东西来。
  喜欢中国哪个时代的文学气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最为辉煌的时代,经过长期的压抑,太多的人有太多的话想说,自然也有小小的百家争鸣的意思。那段时间里,涌现出来的作家们可谓个个是好汉,苏童、余华、王小波、王安忆、陈忠实、莫言等等。在他们的作品中,少了许多功利的味道,更多的是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或者文学本身的探索。所以说,我觉得这段时间的文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
  目前为止最满意自己的哪部作品:
  目前还没有写出满意的文学作品,希望以后会有。
  座右铭:没有行不行,只有愿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