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资作家们一说起巴黎,就忍不住话里话外露出亲切之态:“那是我们神经上的家园。”要说起普罗旺斯,就会更加缠绵缱绻,眯着眼睛谈什么“一米阳光下的薰衣草”,情形往往颇为失态。
但搁到10万年以前,那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在巴黎郊外的普罗旺斯,“一米阳光”下的,也不光有薰衣草,还有一种粗粗壮壮、弯腰偻背的生物。他们就是“尼安德特人”。
这些尼安德特人在12万到3万年前,占据着欧洲和中东。也就是说,跟英国人、法国人比起来,他们才是真正的欧洲老住户。
从现代人的角度看,他们的形象相当另类,而且不是小资嘴里的另类,而是货真价实的丑。他们腰是弯的,脖子是缩的,没有下巴颏,脑门向后倾,眉骨高得吓人。尼安德特人身材矮小,男性平均身高大约1.5米。但他们很强壮,即便是1.8米的现代人,单打独斗的话,多半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威尔斯是英国著名作家,写过一本赫赫有名的《世界史纲》,这本书里绘声绘色地描述过尼安德特人的相貌,说他们“丑陋”,“而且不乏某种诡诈”。
他声称,在尼安德特人的洞穴里,只有一个男性主人,他被称为“长老”。这个长老霸占了一大群妻妾,和她们肆意交配,生出的孩子也落入长老的严酷统治下。女孩子长大了,有可能也会成为父亲的交配对象。而男孩子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被父亲杀死。如果他足够机灵的话,就会离开这个群体,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到处流浪,寻找食物和交配的机会。
而长老到了40岁以后,会明显地年老体衰。这个时候,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随时会有年轻人——很可能是他的儿子——跑来把他杀死,并接管这个洞穴里所有的奴隶。
这种描述让人毛骨悚然。
尼安德特人过的都是一种非常困苦的生活,经常断顿、一嘴烂牙(由于缺少维生素D)、交流不便、危机四伏。从化石资料来看,他们的平均寿命估计为18到20岁。他们确实要抓紧时间交配,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在谈恋爱上。
就在离普罗旺斯不远的罗纳河谷,考古学家们发掘出了一些尼安德特人骸骨。从这些骸骨来看,尼安德特人会很有技巧地切开同类的大腿骨、头盖骨,然后吸食骨髓。在西班牙、克罗地亚也都发现了类似的证据。他们说明:从10万多年前到4万多年前,尼安德特人一直吞食同类。
在公元前4万年之后呢?他们修正了他们的食谱吗?事实上,他们没有机会了。他们很快就要走向灭亡。
尼安德特人统治欧洲将近10万年。最后他们像狂风中的灰尘一样,被吹得无影无踪。
尼安德特人又是怎样灭绝的呢?
他们灭绝的原因可能很简单。
当时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坏。7万年前,欧洲开始迅速变冷。2万年前气温降到了最低点,半个欧洲被冰层覆盖。这样的环境下,新人类自己也在苦苦挣扎。他们强大有力,不会给这些丑笨的生灵留下任何空间。
我们可以想像尼安德特人的最后岁月:天气越来越冷,冰层一年又一年地向南方延伸。食物日渐稀少。尼安德特人要么融合,要么灭绝。
于是,他们灭绝了——在生存竞争中,他们全军覆没。
尼安德特人是没有果实的树,没有成蝶的蛹。在现代人看来,他们野蛮、丑陋、笨拙,就像野兽一样低级。
但这并不是全部。
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尼安德特少年的骸骨。他被安放成睡眠的姿势,头搁在右前臂上。在少年的周围,环绕着许多骨头。一个手斧被小心地放在他的头边。从这个骸骨身上,我们能看到生者的哀痛。也许是他的父母,也许是他的朋友,为他准备了这一切,为自己心爱的人准备了这一切。他死得尊严、庄重,有爱他的人为他丧葬,为他悲伤。他是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人,而不是一只野兽死去的。死的时候,有爱与他同在。
(徐向学摘自《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