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家庭幸福的基石,您是否在为孩子的问题而苦恼?《爱尚》开辟【名师在线】栏目,为您在孩子、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每期我们会选择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向名校名师咨询,欢迎广大家长踊跃发言,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咨询时间:每月10日-18日上午
热线电话:0931-8885479
电子邮箱: 1037027526@qq.com
本期嘉宾:赵志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任教于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嘉定区第一中学。曾获"兰州市青年教学新秀"、"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嘉定区十佳班主任"等称号。
平凉市家长提问:为了女儿能有一个高质量的复习环境,我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陪着女儿,一日三餐无论单位多忙,我都会回来给她做,让她单独吃小灶。陪读半年,我用尽了办法让她舒心,自己也累得筋疲力尽。离高考还有半个月了,女儿却说她心情不好,不让我陪读了,她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我现在很矛盾,想尊重她的想法,可又担心我走后,她照顾不好自己,影响考试,这半年所有的努力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赵老师解答:相信孩子,孩子的能力往往出乎家长的意料,既然她提出这样的要求,相信也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没有一个孩子会和自己的未来过不去。客观上说,高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照顾自己的能力,家长太过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孩子也是一种压力。况且,离高考仅有半个月时间,孩子的学习状况基本是大局已定。
龙应台针对亲子之道提出过“背影理论”。父母必须学会面对孩子的背影,如果硬要孩子转过来面对你,他就必须用背对着未来。信任孩子,放手孩子,但又不是不管不问,而是在你的视野中,孩子自己成长。这也会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另外,还要分析女儿心情不好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学习压力,那就要给她减压,不要总问她的学习情况,尽量避开高考话题,多陪孩子散散步,聊些开心的事情。
上海市家长提问:儿子比较聪明,学习在班级一直是名列前茅,别人都说考个重点大学没问题。现在离高考的时间很近了,我发现他的学习状态越来越放松,而且还有些骄傲自满;有时候还和一群同学出去聚会,很晚才回来。我试着侧面提醒了他几次,都没起作用,可又怕深说会影响他考试前的情绪,反而事与愿违,心理真是万分焦急。
赵老师解答:首先,家长应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实事求是地分析孩子的优缺点。孩子经常受表扬,有一点骄傲是难免的,这个时候没有必要正面去泼冷水。克服这种骄傲情绪的办法不是教训他,迫使他承认自己不行,而是让他多见见“高人”,让他去接触更优秀的孩子,使他认识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其次,家长也要适当鼓励孩子的表现,满足孩子的虚荣心,让孩子的努力得到回报,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家长应该在肯定孩子成功的同时,也要理性地指出其缺点,明确生活和学习的方向。例如哪个地方做得不到位,哪些功课有薄弱环节需要补,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尝试等。让孩子在享受胜利喜悦的同时,也不要忽视自己的缺点,这样,孩子骄傲的表现也就会很适当了。
江苏学生提问:我今年上高二,平时上课的时候,书上的东西一看就会,课堂上老师一讲就懂,但课后做题就是不会做;很多知识看书听讲的时候觉得头头是道,但过两天学了新的东西,前面的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这个问题困惑我很长时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赵老师解答:“一看就会,一听就懂”,其实不是真会、真懂。建议抛弃这种“会、懂”的心态。在学习态度上,不要自以为很聪明,学习上浅尝辄止。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过程。课堂上学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任何学科都有它的规律。看书、听课、作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把老师讲的内容还原那么简单,需要自己去用心琢磨。
在学习方法上,要用理性思维代替机械模仿,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要温故知新。提前预习、及时复习至关重要,在这个前提下再去做题。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其次要分析到位,最后形成“规律化”。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量和熟悉是成功的关键。
最后,遇到难题时,不要失去信心,及时问老师和同学,这也是捷径。不能失去学习的动力,坚持到底,一定会胜利。■
(责编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