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福,1990年生,浙江乐清人,高中文化。
小镇上
雨过天晴,小镇被黄昏
染成思念的样子
街头空空,巷尾空空
流浪猫躲在秋天的背面
那个失足的胖子爬上来
清澈的河水里,午夜的火车
正准备把各种颜色的乡愁
送回他们的原产地
在乡下
夕阳里,散步在屋檐上的猫
有一双神秘的眼睛,它看见——
炊烟袅袅,飘过了小河对岸
又遇到一群向南的大雁,雁阵下
面——
寂静涌进小院,只有满地的落叶
安慰纸窗上的瞎女人,她和风都知
道——
黑夜深处的狗叫声
不是月亮失眠的根本原因
少年时
那年夏天,知了叫得特别厉害
可是找遍每一棵树
却看不到一只
在小河边放纸船,一只白鹅
竟然叫出了我的名字
它温柔的眼神让我安静下来
仿佛我们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初秋之诗
夕阳发红,打水的母亲念叨着
她又看到叶落,看到花谢
看到鸟飞过的天空
只留下一行忧伤
然后,她眼里泪光闪闪
而我看到,她还想说些什么
一阵风拨开她的黑发
露出下面的白发,雪一样的颜色
下半夜
梦里,黄狗踢了一下腿
老女人轻轻拍拍它的背
然后重新穿上针线,把这跳动的火苗缝补
下半夜的月光拉长稻草人的孤独
失眠的老女人知道
除了风,一定还有什么
正悄悄穿过晚秋的田野
锄头
多年以后,我重新见到那把锄头
我可以很轻松地举起它
它依然安静地
靠在墙角,以一身的斑斑锈迹与我对话
虽然激动得有些结巴
它一再强调
它还可以翻动坚硬的泥土
只要有人握紧它,像我父亲当年
黎明
篱笆上,牵牛花比昨天又爬高一节
大黄狗惊讶不已
公鸡拍打着翅膀,说它胃口不好
它的第一声长鸣,让大山抖了一抖
它的第二声长鸣,让整个村庄
从梦里醒来
还有第三声、第四声……而在这之前
父亲已经擦亮锄头,并坐在门槛上
吸完了一根烟
空谷
黄昏的谷口,迎面走来一个摇头晃脑的书生
在他身后五米
一头疲惫的驴子缓慢地移动着
地面上寸草不生
两边高耸的陡壁让它发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然后山后传来一声长吼
几颗细小的石子从山上滚落
写诗
我多么年轻
一定要保持语言的干净性
每一首诗,我尽量写得短些
你很快地读完
发现我是完整的
怀念
我多么年轻
而怀念是一个沉重的词
因此,我陷入一整天的沉默
即使窗外阳光无限
凉风轻轻吹过我单薄的青春
火车
青春的火车在午夜抵达,一声长鸣
让整个村庄紧张起来
每次短暂的停留
它总要带走一些人,发往远方
而极少送回他们
大山荒凉的背影里
风把火车推出寂静的田野,明晃晃的月光
铺在冰冷的铁轨上
不时有流星落在火车身后
燕子
春天,燕子回来
它们停在电线上
或者滑翔过水面,让我想起很多事
比如远在乡下的外婆
而这个偶尔固执的老女人
重新听见燕语呢喃
她会想起更多事
她腿脚不便,却总想出去走走
看看绿油油的田野
看看久违的老朋友们
多年以来,她请燕子代劳
都是同一只
蝴蝶
我要写到的这只蝴蝶
正飞在外婆的秋天里
除了翅膀的颜色旧了点
它和其他蝴蝶还是一样的
它喜欢靠在墙角的锄头上、被黄狗追逐
而大部分时间,它徘徊在麦田的中心
它比风还要安静
它把稻草人的心事一一记下,然后带走
阳台
现在,阳台上只有月光、风
以及失眠的外婆
已经是秋天的深处
纸窗上的树影,越来越瘦
落叶把不能说的秘密
全部带进泥土,院门敞开着
煤油灯孤独地烧着
而在黎明到来以前,黄狗会一直
发出均匀的鼾声
再次写到春天
再次写到春天
我的春天就真的来了,一只蝴蝶
从井台边的落叶堆里飞起来
把黄狗吓了一跳
一只燕子转了几圈,终于相信
老屋里已经空无一人
还有一只青蛙,就是我认识的那一只
勇敢地跳进小河里
跳进欢闹着的少年和白鹅的中间
泛绿的春水缓缓地荡漾开去
雪地
说到雪,雪就下起来了
很快地漫过了外婆的青草地
多么白啊,白得只有安静
火车都看不见,更别说打架的麻雀
矮屋里,炉子上的火越烧越小
黄狗抖得很厉害
外婆轻轻摸着它的背,不时望向窗外
月光
九月的月光,先把孤独的老屋的影子
拉长,然后是屋后的柿子树
玉米地里传来细碎的声音
是母亲回来了吧,风快走两步
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看家的黄狗
我的月光小心地点亮每一块石头,其中一小片
不小心落在了石头缝里,一只蟋蟀彻夜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