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苍凉与世故》李欧梵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8.00
苍凉是一种参差的对照,世故是一场刻骨的悲凉。张爱玲认为,具有启示性的“苍凉”的显现能揭示朴素的真理。她以一种卡桑德拉式的姿态与当时弥漫的民族气质、革命进程唱反调,却从日常生活的小人物世界创造了另一种“新传奇”。
真正的爱只有在世界末日才有可能,在那个时间终端,时间本身便不再重要。正是在那样的时刻,张爱玲的“苍凉”美学才可以想象,她的世故也从刻骨的悲凉中酿出。
本书汇集了李欧梵教授近年新写的6篇关于张爱玲的研究论文。前半部分谈论张爱玲,苍凉代表了张爱玲自己的美学观点,世故则体现了作者对张爱玲的看法。后半部分则是作者在香港生活的所思所行,对于作者来说,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冲击下,仍能够坚持阅读、观察和思考,既是一种欢喜,也是一种失落。
爱尚书库:
《契诃夫文集》契诃夫著 京华出版社 ¥29.00
契诃夫生于俄国塔甘罗格的一个农奴家庭,父亲开杂货铺,常逼迫契诃夫在店铺里干活,童年生活给他留下痛苦的回忆,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契诃夫不像有些目中无人的作家那样,动辄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恰恰相反,他常贬抑自己的作品为“破烂货”、“令人作呕”、“废话”等。当他已闻名遐迩的时候,仍然宣称如果要排座次,他在俄国小说家中只居第37位。稍后他又说:“第一号是托尔斯泰,至于我,是第877名。”这并不是浅薄文人的故意卖弄,而是一个刻意求新的探索者为达到更高目标所做的否定。尽管契诃夫主要以戏剧著称,但是评论界认为,他的短篇小说应当是他更重要、更富有创造性的文学成就。
本书所选都是契诃夫的短篇杰作,如《套中人》、《变色龙》、《希里希别耶夫中士》和《万卡》等。是一本值得珍藏的文集。
《毕淑敏养心妙语》毕淑敏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 ¥18.00
身上的伤口,可能会自然地长好,但心灵的创伤,自己修复的可能性很少。我们能够依赖的只有中性的时间。但有些创伤虽被时间轻轻掩埋,表面上暂时看不到了,但在深处依然存有深深的窦道。一旦风云突变,那伤痕就剧烈地发作起来,敲骨吸髓地痛楚起来。
本书汲取毕淑敏作品的精华,围绕爱情、婚姻、家庭、孩子、母爱、亲情、友情、事业、心情、心灵、苦难、幸福、女人、男人、生存、死亡、学习、教养等命题展开。一句句知心的话语、贴心的关爱,一条条醒心的智慧、人生的感悟,都是不可多得的养心妙药。
对关爱自己的人,这是一本必读书;对女性读者,这应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枕边书。
《我爱比尔》王安忆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25.00
比尔,是她的初恋男友;阿三,是她画画的笔名。大学时,阿三不惜被学校开除也要和美国男友比尔在一起。因为,她说:“我爱比尔。”与比尔分手后,阿三在宾馆或别的地方结交法国人马丁、陌生的美国老头、美国专家、比利时人和更多的外国人,都只是想找和比尔在一起的异国情调。劳教农场的暗娼们给阿三取了个绰号“白做”。
关押上海女犯的白茅岭劳教农场,聚集着最有故事的女人。善写女性的王安忆,在白茅岭找到了自己要创造的阿三,在阿三身上,王安忆找到了中国的文化故事。■
(责编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