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阳光送走了冰雪,生机取代了寂寞。远山直了直僵硬的腰,摘去雪白的睡帽;河流清了清干涩的嗓,唱起欢快的歌谣。小草揉开了惺忪的睡眼,探出了绿茸茸的脑袋;燕子张开了想飞的翅膀,在屋檐下寻找旧日的爱巢……
春天来了!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人们沉寂了一冬的食欲也被春风唤醒,长出了蓬蓬勃勃的渴望。于是,春天里的第一席盛宴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五辛盘”便在此时诞生了。
“五辛盘”亦称“辛盘”、“春盘”。即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的蔬菜,作为凉菜食用,意在尝新,自魏晋时期就已开始,唐宋之后,演变为 “春盘”。人们在踏青、访友、宴请宾客时,总会摆出“春盘”,取其喜庆、吉利之意。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福建金门有一位名叫蔡复的人,虽身有残疾,跛脚、驼背,却自幼聪明过人,12岁即写出洋洋万余言的《范蠡传》。后来,他接连参加科举,中了进士,从此走上了仕途,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湖广参政等。为官期间,由于军政繁忙,他经常亲自批阅公文,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境地。夫人李氏看在眼里,疼在心内。她就将传统的“春盘”加以改制,将鱼、肉、虾、菜、笋、豆等用微火炖熟,用面皮包卷,放在蔡复的案头,让他边吃边工作,既不误公事,又能按时用膳,两全其美。后来,人们就将“春盘”戏称为“夫人薄饼”或者“春卷”;再后来,人们渐渐忘记了食物本来的名字“春盘”,而将“春卷”一词流传开去。李夫人绝对不会想到,她为照顾丈夫的饮食而做的小小的改变,竟然会使这种食物为更多人所接受,而她的爱与贤惠也随着食物一起在中国大地流传了百年。从此,这种代表着喜庆和吉利的美食,就卷入了温暖的关心和浓浓的爱意。
其实,人们在春天吃“五辛盘(春卷)”,除取其象征的吉利意义外,还包含有深刻的科学道理。立春之后,阴消阳长,休眠了一个冬天的植物开始萌发,人体也需要尽情舒展。而选用辛味食物运行气血、发散邪气,对于养阳和调动机体正气、保证机体健康和季节性防疫,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动手,用快乐的心,灵巧的手,以及满满的健康与祝福,把春天卷起来,送给我们最爱的人吧!
美味春卷的做法:
材料:春卷皮12张,五香豆干200克,猪肉150克,卷心菜100克,胡萝卜80克,淀粉适量,食用油500克,酱油1/2大匙,精盐2小匙,大料和花椒适量。
做法:
1.五香豆干洗净,卷心菜叶洗净,胡萝卜洗净、去皮,均切丝备用。
2.猪肉洗净、切丝,放入碗中,加入酱油、淀粉拌匀,腌制10分钟。
3.锅中倒入适量油烧热,放入猪肉丝炒熟,盛出。
4.用余油把其余馅料炒熟,再加入猪肉丝及精盐炒匀,最后浇入水淀粉勾薄芡即为春卷馅。
5.把春卷皮摊平,分别包入适量馅卷好。放入热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即可。
火腿鲜笋汤
材料:竹笋1棵,猪大排50克,金华火腿30克。姜一小块,葱5克,白胡椒半茶匙,黄酒1汤匙。
做法:
1. 火腿切成厚片,姜切成薄片,鲜笋剥去外皮切片。
2. 排骨洗净,先用沸水汆去血水,再冲洗,沥干水分;火腿也过一下沸水,沥干。
3. 将处理过的排骨、火腿片、姜片一起入锅,加入适量的水,加热。
4. 约50分钟后,撇去汤上的浮沫,加入笋片。
5. 将汤煲成白色,调入黄酒,再加白胡椒粉和香葱小段即可。
爱尚厨房小贴士:
1. 为保证春卷外观完整,可在油炸之前薄蘸一层鸡蛋清,这样炸出的春卷色泽金黄,表皮爽脆,外表完整。
2. 由于春卷是煎炸食品,所含油脂量及热量偏高,不宜多食。
3. 火腿鲜笋汤内不放盐,咸味完全由火腿带出,放盐会影响汤的口味。
4. 煲汤的过程中不要揭开锅盖,也不能再加水,否则汤的香味会被冲淡。■
(责编 冰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