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者的行动和梦境有关吗”?等4则

2011-01-01 00:00:00
科学大众(中学) 2011年2期


  “一夜白头”有可能吗?
  
  ——上海市七宝第二中学
  陆东城
  过于悲伤的情绪以及过大的工作压力等因素的确会加速身体的老化。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Elissa-Epel博士领导的研究,在生物学领域第一次把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与生理年龄直接地联系起来。
  他们把焦点放在了一片DNA上,在每个细胞染色体的顶端有一个叫端粒的东西,它的外形看起来就像裂开的火柴头那样,细胞和复制品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相应地缩短一点点。细胞在它的生命中会复制很多次,10~50次分裂以后,端粒会变得很短,细胞就正式“退役”不再进行复制活动。端粒长度的变化,被认为是一种测量细胞年龄、生命力的最简单的方法。科学家们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压力会损害、削弱组织细胞。过早衰老的直接原因就是DNA上每个细胞染色体顶端的端粒变得很短,不能再恢复正常工作。随着压力的增大,头发中的色素细胞也会因此而加速消亡,导致白头发的大量出现。
  不过,“一夜白头”是比较极端的说法。一般来说,因为压力而导致的加速衰老是有一定过程的,不会在极短时间内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吃饱后人为什么会打嗝?
  
  ——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
  张小川
  打嗝的整个过程,是很有趣的现象。它是由于呼吸肌的突然收缩造成的。在肌肉开始运动后,紧接着声门就关闭了气管,从而产生了打嗝声。在我们的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个像帽子似的厚厚的肌肉膜,称为膈肌,它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和身体其他器官一样,膈肌也有神经分布和血液供应。当引起打嗝的诱因刺激传导给大脑以后,大脑就会发出指令,使膈肌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于是就出现了打嗝现象。
  一般来说,吃得太快,以至于咽下过多空气是打嗝的主要原因。打嗝只会出现几分钟,但也有些会持续很长时间,这种连续性或顽固性的呃逆,常由脑病、尿毒症、糖尿病并发酮中毒症等紧急情况引起。还有许多严重疾病也可引起顽固性呃逆。
  令人惊奇的是,超声扫描显示,婴儿在子宫内发育到2个月时,就会打嗝。这比婴儿的呼吸活动的出现要早。也许你我更不会想到的是,至今为止,连续打嗝时间最久的竟然持续了60年。
  
  动物能被催眠吗?
  
  ——南京市第五中学
  顾文欣
  动物其实是不会被催眠的,因为它们无法了解人的语言,所以,所谓的“动物催眠”并非真正的催眠。
  学术界一般会用“装死”或“强直性反应”来形容这种现象,这是一种有人为刺激而使动物的随意运动突然停止的现象,属于动物们受惊过度的一种强制性肌肉反应。但是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待更多的研究。可以肯定的是,这并不是催眠。
  按照催眠的基本定义:透过特定的刺激进入高度可接受暗示的意识状态。如果真的有所谓的“动物催眠”,动物应该可以接受指令,除了静止不动之外,也能够展现更多的动作,例如,要鸡鸣鸡就鸣,要兔子跳兔子就跳,但是显然这是办不到的。所谓“动物催眠”仅仅是动物学的领域,而不是催眠学的范畴。
  
  梦游者的行动和梦境有关吗?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
  薛子强
  梦游症又称睡行症,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尚未清醒而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在睡眠和清醒的混合状态下做一些简单的活动。
  梦游是一种奇异的意识状态,似乎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与他人失去了联系。他们的情绪有时会有很大波动,甚至说一大堆胡话,别人很难听懂。梦游时表情呆板,对他人的刺激基本上不做反应,也很难被强行唤醒。梦游者虽然意识不清,但动作似乎有目的性,似乎在从事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发作后,多能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梦游通常出现在睡眠前的1/3段的深睡眠期,次晨醒来,对晚间发生的事茫然无知,完全遗忘。一般人都认为不可随便去唤醒梦游者,因为梦游者忽然惊醒会被吓疯的。事实上,梦游者很难被唤醒,即使被唤醒了,也不会发疯,只是感到迷惑不解而已。
  一般情况下,梦游者的行动与梦境并没有直接关系。根据脑电波图的记录,梦游是发生在深睡阶段,并非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此阶段的人是不会做梦的。但也有极少部分人的梦游活动与他们的梦境是有关的。英国有位男子曾经因为做梦参加越野比赛,竟然在梦游状态下,一直跑出23千米后,才被路人发现睡在路边的灌木丛里。
  关于梦游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梦游的人在走路时可以准确地躲避障碍?有人认为,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做的都是一些已经习惯的行为和动作,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当时处于浅睡眠的状态,还是有一些意识的。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解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