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欺骗你

2011-01-01 00:00:00阿紫
科学大众(中学) 2011年2期


  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s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有一种现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就是月亮、太阳在地平线时看起来往往比中午的时候大一些。这种现象被称为“月亮错觉”。把颜色放在不恰当的位置或是不寻常的背景下,同样可以产生许多令你大吃一惊的错觉。请注意:你将要看到的奇异色彩及其变化。
  
  这是两个奇怪的月亮,一黄一蓝。它们真是黄色和蓝色?实际上,这两个月亮的颜色完全相同,只是背景颜色不一样。如果不信,可以把这两个月亮剪下来,你就会发现它们的确是一样的,颜色看起来不同完全是因为背景不同。
  传说中,罗马是由一对好战的孪生兄弟罗慕和雷穆建立的。他们是由守护祭坛圣火的女祭司蕾亚和战神玛尔斯所生。由于女祭司是不允许怀孕的,哪怕孩子的父亲是神也不行。因此,蕾亚的父亲认为这是家族的奇耻大辱,他愤怒地杀死女儿,遗弃了两个婴儿。母狼卢帕发现了这两个孩子,并收养了他们。等等,罗慕和雷穆的两个双胞胎“弟弟”、母狼的亲生孩子雷克斯和菲多在哪儿呢?去掉背景之后,这对异卵双生的兄弟(左)就变成了同卵双生了(右)。如果在发现罗慕和雷穆之前,母狼就已生下这对双胞胎,那么罗马可能就不存在了。
  看上去,这个日本漫画女孩似乎有一只蓝眼睛和一只灰眼睛。实际上,她的两只眼睛都是灰色的,灰度也相同。只不过由于红色背景的存在,女孩的右眼看起来才与蓝绿色发卡的颜色一致。观察事物颜色时,眼球中的3种不同的光感受器会分别感知波长范围相互重叠的红、绿和蓝三种颜色(分别对应波长较长、适中和较短的可见光)。然后,这些信号会自动与同一场景中邻近区域的信号进行比较。随着这些信号逐步向越来越高级的处理中枢传输,大脑会把这些信号与来自周围更广区域的信号进行对比。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对立过程”,这意味着事物的颜色和亮度永远是相对的。
  盲目地“相信”眼睛可能导致错误。看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你的大脑可根据先前的经验和眼睛提供的有限而又模糊的信息做出最好的解释。棋盘中所有的心形图都是由青色的点构成,但在绿色背景下,它们看起来是绿色的,在蓝色背景下是蓝色的。这张图是根据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视觉科学家保拉·布雷桑发现的地牢错觉创作而成。
  1979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高等教育学院的迈克尔·怀特描述了一种错觉,完全改变了视觉科学。左边的灰色条纹似乎比右边的颜色浅。实际上,这些灰色条纹都是一样的。在怀特发现这种现象前,人们认为所有的亮度错觉都是由对立过程造成的,即灰色物体在浅色背景下显得更暗,在深色背景下显得更浅。但在这幅图中,浅灰条纹周围是白色的,而深灰条纹周围是黑色的。目前,怀特效应背后的大脑机制还不清楚。
  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在很多情况下,它确实与视觉世界的特性相符合。在这幅《蓝宝石之光》中,当你的目光掠过画面时,蓝色的点好像在闪烁。但当你注视着某一个点时,它就会停止闪烁。在视野中央,蓝色点的色彩饱和度似乎高于视野外围的点。这种效应的“母本”,是德国视觉研究所几位专家在1994年发现的闪烁网格错觉。
  心理学家之所以热衷于研究视错觉,就是因为视觉系统的部分功能缺陷恰恰能为揭示该系统的组织方式提供某些有用的线索。在这幅图上,氖光灯色彩扩张效应产生了一个由南北和东西走向的“街道”构成的网格——但这个网格只能在视野外围出现,在你注视的那个点附近是看不到的。
  小“十”字的颜色似乎扩张到了附近的白色背景上。就像是盯着氖光灯一样。1971年,先是意大利米兰大学的达里奥·瓦林报道了这种错觉,几年后荷兰内梅亨大学的哈里·范图埃尔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不过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觉还不得而知。
  俗话说“眼见为实”,按照通常的理解,它的意思指你看到某件东西,就该相信它确实存在。然而,我们往往很容易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骗。水彩效应激发了日本视觉科学家总宫西友的灵感,他创造了波浪线错觉。在这幅北冈明佳版的波浪线错觉图片中,波浪线的白色背景似乎染上了线条的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