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松花蛋苦中带香、风味独特的口感。但是它的制作方法,也许很多人知之甚少。看完下面这个实验,或许你就会豁然开朗,同时还能做出美味可口的松花蛋来!
准备器材
稻糠(也可用锯屑替代)、大烧杯1个、玻璃棒1恨、大瓦罐1个、草木灰1克、食盐2克、纯碱3克、水20克、生石灰50克:鸭蛋(鸡蛋)、清水及茶叶各适量
实验步骤
1.将生石灰、纯碱、草木灰、食盐、茶叶放入晓杯中,添加清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放置24小时后,进行下一步。
2.将新鲜的鸭蛋(鸡蛋)放在调好的混合物中滚动几下,使鸭蛋(鸡蛋)表面沾上一层均匀的灰粉,然后再将它放在稻糠或锯屑中滚动几下。
3.用手轻轻挤压粘在鸭蛋(鸡蛋)表面的稻糠,使其坚固,然后再将其放入大瓦罐中。
4.在18℃-24℃的环境下,密封放置10天后,松花蛋即可食用。
实验揭秘
生石灰遇到清水后,变成熟石灰。纯碱是碳酸钠,草木灰中富含碳酸钾。熟石灰和碳酸钠、碳酸钾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将调好的混合物放置24小时,是为了让其中的各种物质相互间充分反应。
鸭蛋裹好稻糠后,在密封的容器中放置10天,这几天中,鸭蛋内部的反应也是很剧烈的。
鸭蛋外皮中含有强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强碱渗透过外壳,进入蛋清和蛋黄中,和里面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得蛋白质分解、凝固,并释放出少量的硫化氢气体(HS)。与此同时,原料中的纯碱渗透到蛋白质中,和蛋白质分解出来的氨基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晶体盐,沉积在皮蛋蛋清里面,形成一朵朵松花状的花纹,“松花蛋”之名就因此而来。
蛋清和蛋黄中含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和硫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生成了各种硫化物。在硫化物的作用下,蛋清和蛋黄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蛋黄变成了墨绿色,蛋清变成了茶褐色。原料中的食盐使得蛋清、蛋黄收缩,与蛋皮和蛋壳分离,并增加了皮蛋的咸香口味。原料中的食盐,具有防腐作用;原料中的碱,杀灭了皮蛋中能够引起腐败的细菌。这也是皮蛋为什么能够长期放置而不坏的原因(这种传统的松花蛋可能会有微量重金属铅,铅对身体有害,所以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