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导学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载体。导学案的编写体现了教师的功底和对知识的把握,学生应用导学案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内到外的真正将知识学懂,学透,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导学案的作用极大的发挥,使学生的学习更高效。
[关键词]导学案;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5 — 0160 — 02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一直都在探索怎么去引导学生,怎么在教学中做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方面如何让学生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如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含义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而课堂是否高效由教学模式决定的,教学模式决定着教学效率,决定着教学的成败,面对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活动的要求,改变课堂沉闷、低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建立以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实现教师教的快乐,学生学的快乐,从而在和谐的气氛中实现高效教学,高效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更需要高效的教学和高效的学习,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实现高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如何找到计算机工具与信息技术课堂的切合点,本文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导学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导学案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抹亮色,很多学校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应用导学案组织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面对21世纪的人才培养计划,早应该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以导学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才是真正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最好途径。
而如何让导学案发挥“导学”的突出作用呢?我个人将其概括为“三导”:首先,导预习,这部分是导学案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关键是预习内容的设计。预习内容应当从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按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任务,学生可以自主完成的内容就由学生自己完成;在学生可能遇到问题的部分,可以让学生思考,将问题记下来,作为课堂上合作探究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在课堂学习时与老师同学共同钻研探讨。其次,导课堂学习,应该说,课堂学习是导学案发挥作用的重要部分。而在课堂学习部分最重要的就是知识的连贯性以及重点难点的结合。重难点设计以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解决预习阶段的问题是在课堂学习中需要重点注意的。而课堂学习需要老师设计出“课堂导学”要求老师的教学功底也非常高,需要老师用心,用功,不断完善导学案,不断专研教学。再次,导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形成一定的知识应用,这是练习的基本目的。让学生在学会知识后能够将知识应用在练习中。与此同时,也是检验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能够将知识消化吸收的过程。通过练习可以看到学生“预习”以及“课堂练习”中没有掌握的内容,从而再进行复习巩固,锻炼提升。
二、导学案与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
应该说信息技术教学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原有的教学都是在信息技术教室,借助计算机工具组织教学。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不能自我认知,自主学习。而导学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则不应该是单一的模板形式,应该是多样式,多角度的去编写导学案。学习《信息技术基础》时应该是以学习知识为目的的导学案;学习《多媒体技术应用》时应该是以操作为重点的导学案;结合高二学年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还应该编写以复习为主线的导学案。而不同课程内容的导学案应有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练习。这样,导学案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才能够体现出学科的特点。
(一)信息技术“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宗旨,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系统化,明确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启发学生尽情的发挥自己才能,信息技术学科在学习基础知识之上,总是有学生发挥的空间,导学案的编写应该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各种才能,包括审美才能,绘画才能和创造才能。
3.信息技术导学案的问题设计应注意层次性,梯度性,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慢慢使学生融入进信息技术“奇妙”的世界。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积极的去解决
学习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学会生活。
4.要注意关注整体学生的需求,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优秀的学生能从导学案中得到提升,普通学生在导学案中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能尝到学习的快乐,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高信息素养。
(二)实施信息技术“导学案”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方面:
1.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学边问。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
2.教师应组织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电脑作品设计或小组学习,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形成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在设计电脑作品或小组学习中,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不同,相互协作,完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鼓励小组同学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帮助学生解决。
3.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在学生学习、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展开;精练则应该具有典型性,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再进行练习。学生经过老师的精讲精练,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更应注重多种方法的运用,利用前沿的知识吸引学生,利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解决问题。将课堂交给学生并不代表不管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以“学”为主,?以“练”为主或者以“赛”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不断的鼓励学生。以学为主:就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利用计算机独立完成某项操作或自主学习完成题目,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中,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体味利用计算机工具学习带来的乐趣,最终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以练为主: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到组织者、引领者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信息技术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很好地掌握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学习情况。以赛为主:单位时间内可以给学生以积极参与的动力和适当的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生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引入恰当的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以调动学生快速高效的学习情绪。
第三灵活运用导学案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教学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而言的。在以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讲解——演示——练习式教学模式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灵活运用导学案,既可以将学生自主学习引入正轨,又可以安排好学生活动,以学生设计创作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自己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导学案就是在导学案中灵活运用“任务练习”教学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这样既能让学到知识,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主动、高效地学习。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时,他们的创新意识才更容易被“唤醒”。
(一)利用导学案激发学生创作意识。
导学案的第一部分是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骤。“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第一部分导学案的知识能吸引学生,对整节课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学习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比如讲Flash动画制作时,首先计算机演示的是学生喜爱的篮球运动动画这部分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范例作品的展示,不仅能很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能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意识。
(二)设计导学案“练习”部分,不断深化学习。
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时,可以在一节课里设计几个练习题目,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学习利用WORD软件完成电子版面的设计时,根据要求设计一张身份证明的名片,分三个阶段练习:1、有单位、职务、姓名、单位标志图片。 2、名片要有边框或花边效果 。3、有文本框、艺术字、自选图形、填充效果等设置。将练习要求写入导学案,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程度去设计自己的作品。分部学习练习,设计,练习题目融进生活元素,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喜欢学习,老师只起到带领、引领的作用。
(三)设计多元化的信息技术导学案
信息技术课堂其独有的特殊性使导学案的编写也非常灵活。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计算机来实现导学案的多元化。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可以根据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在导学案中加入所需的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来充实信息技术课堂,这样学生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教学。导学案是课堂的灵魂,利用学科的优势,发挥导学案的灵魂作用,多元化信息技术导学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课堂定会是充满生机,学生主动创作,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的高效课堂。
在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及时地总结,适时地改进;不断的完善自我,同事间相互学习,只有老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教学。
在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最终目的,是高效课堂的延伸。从广义上看,信息技术也是一项文化活动,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时反应出其社会道德、价值观影响着信息技术;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信息素养的生成和发展。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仅注重技术能力的提高,忽视了与社会脱节,影响了学生完整的信息素养的发展。新课改理念指出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必须提升到文化层面。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转型期,教师必须在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道德、法规,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培养信息道德意识,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意识的向好的方面学习,培养自己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好扎实的基础。相信在高效课堂的实践下,在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指引下,信息技术课堂定会培养出具有学习高效率,做事高效益的合格人才。〔责任编辑:孙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