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长城是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

2011-01-01 00:00:00单丽
理论观察 2011年5期


  [摘要]金长城是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要科学的研究和认识金长城,保护好利用好金长城。
  [关键词]金长城;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5 — 0069 — 03
  
  一、 金长城是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份
  中国是世界上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众多的文物古迹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长城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集中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共同为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长城又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代表着五十六个民族的众志成城。我们的国歌就是一曲长城的赞美歌,号召全民族团结起来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长城又以万里著称为万里长城,成为人类一大奇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物古迹都无法与中国的长城相比拟,因为长城是一个超大型的文物古迹,历代长城加起来何止万里,仅女真一族所修的金长城就超出了一万里。所以我们理解万里长城的“万”字,不应仅是一个数量词,同时,还是一个副词,即表述一个事物的大和多。例如说“万众一心”,并不是说只有一万个人,而是形容人多。
  我国的长城始于战国时期,已经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为历代所修。原来说止子明代,其实清代也修了长城,不过称为“柳条边”,实质也是长城的一种,只是叫法不同;如同金代的长城曾称其为“成吉思汗边墙”,有的地图就用“成吉思汗边墙”,标注金长城。这只是过去对长城认识的不足,包括汉族人修的称长城,少数民族修的长城汉人修史不称长城;过去曾说秦始皇的“过错”之一就是修了万里长城,而忘记了长城是各族人民的伟大创造。1984年邓小平同志为保护长城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一锤定音,奠定了保护长城的思想基础。
  二、为金长城正名
  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对于长城的研究起步较晚,对金代的长城更是知之甚少。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首开金长城研究的先河,揭开了金长城研究的序幕。自20世纪六十年代之始,黑龙江省博物馆的干志耿、孙秀仁先生,实地考察了东北路金长城的主要段落,在1961年《考古》第3期发表了《金东北路界壕边堡调查》,成为金代长城的缩影和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报告。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金长城进行了跨世纪的深入调查和研究,金长城逐步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为世人所关注。国家历来重视长城的保护,1979年一切刚刚步入正轨,国家文物局就召开了“长城研究保护工作座谈会”,并于1981年出版了《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其中收入了金长城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两篇。
  黑龙江省早在1986年就公布了金长城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龙江省的金长城全部在齐齐哈尔辖境,近五十年来金长城的研究者和从事金长城保护的文物工作者,为金长城的研究和保护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所以我们多数地段的金长城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现状基本完好。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甘南县、碾子山区的政府部门历来重视金长城的保护,并取得了一些较好的经验。近几年来加大了保护和研究的力度。自2001年6月25日,金长城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召开了两次以金长城为题的学术研讨会。2004年市政府首次在碾子山召开了金长城研讨会;2006年8月1日,又召开与中国长城学会共同举办的“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国内的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一次高质量的、历史性的金长城研讨会。
  过去由于受史料和历史局限的影响,称金长城为“界壕边堡”,又有以金长城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为名,称金长城为:“金界壕(长城)边堡”,更有甚者将金长城视为水利工程,这都是对金长城的曲解,甚至是荒谬的。
  对金长城的研究也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的认识金长城,不能瞎子摸象“众说纷纭”,要在全面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有的放失的进行科学研究,研究的目的还是为了保护,为保护提供真实的科学依据。金长城虽历经八百多年,仍有四米多高的城墙,壕已不存在,只见墙,但却视而不见的称其为壕,豈不是咄咄怪事。2006年的研计会,中国长城学会和罗哲文先生已经明确了金长城的名称,还不够权威吗?为什么还搬出什么“权威”说不是长城,用无知来抵毁金长城,这是不科学的,用明长城的尺子来衡量金长城,也是不对的,金长城比明长城还要年长近二百五十岁呢,差好几辈向明长城看齐是不对的。毫无疑问,金长城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了。
  三、金长城是中华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
  中华民族是由至少56个民族形成的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我国的东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历史大舞台,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融合和祖国统一,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东北由三大族系肃慎、秽貃、东胡构成东北的原著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北方。
  秽貃人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在松嫩平原建立了夫余国,是我国北方最早的地方民族政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胡的一支鲜卑人走出大兴安岭,以洛阳为都城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北方的鲜卑人入主中原,推动了中原同北方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大融合。
  公元四世纪黑龙江东部肃慎后裔靺鞨人,建立了渤海国,渤海国东到大海,幅园辽阔,国力强盛,称为唐代的海东盛国。
  兴起于内蒙古东部西喇木伦河,东胡一支的契丹人,灭了渤海国于公元五世纪自号契丹,国号大辽。契丹大辽乘势南进的同时,不断的巩固了我国的北方。管辖范围至呼伦贝尔以北,额尔古纳河以西,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上游的广大地区,初步完成建立中华大地巩固北方的历史使命。
  十二世纪初源于肃慎的女真人,崛起于我国北方的按出虎水(今阿什河)。金代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取得了灭辽伐宋的胜利,领土不断扩大成为盛国。1153年海陵王废金上京会宁府(今阿城白城),迁都燕京改为中都,北京从此成为中国的首都。
  金代的女真人注重学习汉文化,重视农业生产,金代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是较早发展农业经济的北方民族。女真人为了维护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从立国之初就开始修筑金长城,委以重臣婆卢火将军从东北路修起,婆卢火励精图治十七年死于修筑金长城的任上。金长城作为浩大的军事工程,其主要作用还是保障发展农业经济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防止游牧民族的侵扰。由于女真人吸取了先进的汉文化,经济高度发展,国力强盛,以一朝一族的实力在一百二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金代万里长城的伟大工程。金代建立了伟大祖国强大的北方,金长城遥遥万里,有很长的长城段落在现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境内。
  长城不是国界,金代实行军民一体的猛发谋克制,地处松嫩平原东北的蒲与路所辖的火鲁火疃谋克,在现俄罗斯境内。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经历了历史上几次大的民族融合,才形成了强大统一的伟大中国。女真作为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建立祖国强大的北方,作出了突出的功不可没的伟大历史贡献。其后的蒙古族、满族、在女真人的基础上完成了祖国统一的大业。金长城是中华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
  四、屯垦戌边是修筑金长城和巩固北方的有力保障
  为了修筑金长城,金初即采取屯垦戌边的策略。据《金史·婆卢火传》记载:“天辅五年(1121年),摘取诸路猛安中万余家,屯田于泰州。婆卢火为都统。赐耕牛五十”。又“天眷元年驻乌古迪烈地。”已达嫩江以西、大兴安岭东坡。修长城前,先屯田戌堡。婆卢火带领万余家屯田于泰州,按当时每家的平均人口计算,大约得有八万人左右,这些人的安置就得先修戌堡,并开荒种地解决人畜的口粮。人员得到了安置驿路也同时修通,泰州一带每五十里即设一堡。耕牛的数量代表从事农业生产的能力,金东北路的长城,是婆卢火父子亲自指挥所修,体系最为完备。沿线配置有完备的马面(敌台)、城堡、关隘、烽燧。城堡有三种:一种是临长城近处的小堡,周长140多米左右,屯住少量驻守的官兵,为前方哨所;第二种土堡同第一种类似,建在长城的要道上设进出的二座门,以便通关称为关隘。第三种是在长城的内侧10—20公里以外,建较大型的近堡,多为方形周长可达500米左右。这种大型城堡城墙筑有马面,四角有角楼,设有瓮门,堡内有较大型的台基和建筑,可以屯驻较多官兵,是长城沿线的指挥所,称为边堡。城墙的沿线,按长城的走向,重要地段设有烽火台,通报战事。
  
  金代的万里长城比历代长城更优越,不仅构建了完备的防御体系,而且在长城沿线以土城的形式建了屯垦戌边的居民点儿,长期驻守。金长城的防御体系,通过屯垦同戌边、屯田、猛安谋克制度军事体系的实边政策相结合,军民共役修筑长城,军民共同戌守边防。
  金长城的兴建和屯垦政策,带动了大范围的筑城运动,出现了大量的村屯和居民定居点,改变了北方草原地区逐水草而居的不定居状况。由于屯田戌边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民族的融合使大量汉入流入,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手工业和冶铁业都有了迅速的发展。通过近几十年的调查,仅黑龙江境内就有大小金代古城三百座左右。以齐齐哈尔为中心有城堡三十多座。清代的《黑龙江外记》记载了齐齐哈尔境内废城,约略可考者的方位和里数,最远的达一千三百里,二千里。并着重的记述了卜奎的前身庞葛城和金初乌古迪烈统军司在庞葛城的设置。黑龙江地区发现的大量金代古城,是研究黑龙江古代城市发展的真实物证。金建国后,新兴起的城镇在黑龙江已经是星罗棋布了。调查中发现,历史的聚落、村屯、同现代的居民点,城镇仍然吻合。
  关于东北路的屯田的数量,衣保中先生在《金代屯田制度初探》中披露,其中的“东北路乣军,曰迭刺部、曰唐古部,二部五乣,户五千五百八十五”,这五乣占有垦田46.024顷17亩,拥有牛具5.006具。农业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可观。
  金代所采取的屯垦戌边的举措,保障了金长城,能在百年一个朝代完成一个伟大的工程。同时金长城的修筑,又带动了北方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完成了中华民族建设和巩固强大北方的伟业。
  五、研究长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利用
  金长城是金代女真族传承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金长城东北路大部分段落的黑龙江段,全在齐齐哈尔境内,单线长度213.36公里,大小城堡30余座。这样大的一处“国宝”,座落在齐齐哈尔境内,是齐齐哈尔的偏得。这样一个超大型的古文化遗址,我们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是齐齐哈尔人民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国家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了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同其它法规一样,具有法律效应,国家对文物施行以法保护。文物保护工作贯彻,文物法规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早在1986年,就公布了齐齐哈尔境内的金长城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又公布金长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文物保护的最高级别。保护文物从广义上来说,是“人人有责”,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担文物保护工作的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从2001年的6月25日金长城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经是十周年了。我们对金长城的保护,还有很大的差距,保护标志基本还是1986年的,新增加的保护标志廖廖无几。
  守着国宝而无动于衷,其它省的专家不无感慨的说“国宝在你们家,你们不用,我们还用不上”。为了加强文物保护,国务院的通知和文物保护法,已经明确了文物保护“五纳入”的原则:1、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纳入城乡建设规划;3、纳入地方财政预算;4、纳入体制改革;5、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五纳入”国家已经提出的明确要求,至今已有20多年了,落实了几条,我们可以仔细的对照一下,我们作到几项,或者是一项也没作。光是口头重视是不够的,作到“五纳入”文物保护才落到了实处。我们研究金长城也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保护和利用才是目的。
  我们国家1987年就成立了“中国长城学会”,是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专家、学者发起成立的。是我国专门从事长城研究、宣传、保护、开发的社团组织。学会成立以来加强了长城的保护和宣传,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学会的宗旨是:致力于长城的研究和宣传,促进长城的保护和开发。学会的任务是:大力提倡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长城精神,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最大限度地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做好长城的保护事业。所以长城学会的研究,是以保护和利用为目的,让雄伟的长城走向世界,把历史传承下来,把古老长城留给子孙后代。
  碾子山区对金长城的保护和利用,认识是明确的,措施是得力的,在省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迈出了金长城保护利用成功的第一步。他们为碾子山区拥有金长城而庆幸、而骄傲。在短时间内以金长城为依托,创建了“金长城遗址公园”,全力开发和打造金源文化,推出了金代历史文化的品牌。我国著名学者,文物专家、古建筑专家、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欣然命笔,为碾子山区题写了“金长城遗址公园”、“丰荣古城风情园”、“金长城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是历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保护好利用好功莫大焉”。
  碾子山对金长城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只是起了一个带头作用。碾子山境内的金长城,只有10.5公里,只占齐齐哈尔境内金长城的二十分之一,实现全面的保护和利用还需二十分的努力,还有190多公里的金长城,有待保护、开发和利用,这无疑是一篇更大的文章。金长城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有很光明的前途,必将拉动区、县旅游业和齐齐哈尔的经济发展,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保护金长城,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齐齐哈尔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认为齐齐哈尔是文化沙漠。
  我们召开金长城的研讨会,要理论联系实际,要为金长城的保护和利用,出谋划策,舞动东风。
  齐齐哈尔还有几处“国宝”。昂昂溪文化也是一个大遗址,包括39处遗址、遗物点。卜奎清真寺是“国宝”、金代蒲与路故城也是“国宝”、泰来县塔子城遗址也是“国宝”、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宝”。这些“国宝”都要研究、保护、开发利用。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这些“国宝”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还在沉睡,是我们的思想认识还没有跟上去。经济建设和保护文化遗产,始终是一对矛盾,我们加大保护文物的力度,自然会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文物的关系。文物是不能再生的,假“将军府”尴尬的撮在一个荒岛,是齐齐哈尔人民永久的耻辱和遗憾。我们不能做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后代的蠢事,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使命。金长城是我国历代长城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
  学术研究是一件科学的事情。金长城研究也一样,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杜绝学术研究领域的腐败现象。由于“官本位”和利益的驱使,不免出现一面反对金长城,一面利用金长城谋取利益,而无视文物保护的现象,给金长城研究带来负面影响。更要避免“急功近利”,“放卫星”以重大发现一鸣惊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信手拈来,要做踏踏实实的工作。我们尊敬的老一辈专家,研究长城已达半个多世纪,仍然谦逊谨慎,为我们树立了学者的风范。
  我们的研究工作,要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金长城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要把握科学的方向,学术的腐败只会给文物保护带来危害,我们要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金长城保护好金长城。
  
  〔责任编辑:李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