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企白领网络日志中语码转换现象的人际功能分析

2011-01-01 00:00:00王晓
理论观察 2011年5期


  [摘要]外企职场中的语码转换非常普遍,而外企白领们还将这种现象带入到自己的网络日志中,成为又一特色。而在之前的研究中却少有涉及此类的分析,因此,本文将主要关注外企白领网络日志中语码转换的人际功能研究。在Halliday的理论框架中,他认为人类语言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又由语气、情态和语调三个语义系统来实现。白领们在写网络日志的时候,所选择的语言不仅反映出一定的概念功能,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人际功能。
  [关键词]网络日志;语码转换;人际功能
  [中图分类号]F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5 — 0061 — 02
  
  一、 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驻中国,他们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更多的商机,还对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人们的语言使用方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外企工作的白领们,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语言,且更能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将外语带入母语。可以说,语码转换这一现象已成为外企白领们的重要标签。甚至当他们在写网络日志时,也习惯性的将语码转换现象带入其中。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方言。(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2004)它作为谈话策略中的一种,也可用来显示身份、表现语言优越感、重组谈话的参与者、表明中立的立场、用来改善人际关系和谈话气氛等。因此如何转换语码,对于在谈话参与者面前树立个人形象是非常重要的。语码转换不仅是社会行为,也是树立个人形象的手段。
  作为一种语言接触的常见现象,语码转换一直以来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关注,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语码转换的方向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主要有社会语言学方向、语法方向、心里语言学方向、会话分析方向。(何自然,于国栋,2001)而本文将试图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外企白领网络日志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二、 理论基础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言是一个具有社会功能的系统,是一套开放的、与语言运用的社会环境相联系的、可供选择的“意义潜势”。 (何兰芳,2010)而在Halliday的理论框架中,他将人类语言的功能概括为三个: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两个部分。语篇功能指在语义层面中,把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人际功能指语言的参与功能,讲话人使自己参与到某一情景语境中,向听话人灌输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态度与推断,并试图影响别人的态度和行为,同时表达与情景有关的讲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讲话人与听话人在交际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关系。而人际功能又由语气、情态和语调三个语义系统来实现。(胡壮麟,2008)这对于我们进行话语分析时考察人际意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语气、情态、言语角色三个方面分析外企白领网络日志的语码转换现象。
   三、 对外企白领网络日志语码转换的人际功能实例分析
   语码转换的人际意义可以由词汇、语篇结构等来体现。以下将依据上述理论,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1.语气系统
   一些在外企白领日志中出现的语码转换多为陈述小句或词组,这是因为在外企职场中的语码转换会出现一些企业管理人员使用的鼓舞员工干劲的口号式语言,某些小句甚至同时可能是代表企业文化的警句,当然,还有一些是员工内部相互鼓劲的一些话语。如:
   例1. I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我认为,微软能够给我实现这个梦想的平台。
   在此例中,主语被设定为“我”,这是在以“我”为中心,强调了自己的能力,并且自己的梦想是改变世界,而这个梦想的实现对于一个外企白领来说又稍显困难。因此语气上也略有抬高“我”的感觉。
   例2. 打工这件事情,至少是安全的,相对无风险的。但是太多人一同走的路,证明了你绝对不会outs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