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涌动的科技扶贫春潮

2011-01-01 00:00:00水木
老区建设 2011年1期


  科技图书被“抢”光了,科技资料被“抢”光了,生态种养殖光碟被“抢”光了;畜牧养殖专家、果瓜蔬菜种植技术专家、医疗专家被十里八乡赶来的群众“围堵”得水泄不通。
  这是2010年12月17日、18日分别发生在吉安市新干县荷蒲乡墟镇、丰城市荷湖乡墟镇的“疯狂”场面。
  这一“疯狂”场面是江西省扶贫办和移民办继2010年11月9日在九江县启动的“融入鄱湖建设,实现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系列活动(详见本刊2010年第21期报道)的延续,是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积极融入和策应省委、省政府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决策部署的生动写照,是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力、全面贯彻落实扶贫发展策略,探索生态扶贫模式,推进鄱阳湖流域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行动。
  在两天的时间里,由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组织的省农科院、林科院专家向群众免费发放各类科技书籍等宣传资料4000余份,举办了两期生态养猪培训班,现场解答了群众的一系列医疗咨询,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群众蔬菜种植、菌种培养等技术问题。
  新干县荷蒲乡南头村生猪养殖户陈三根正在为刚生育的母猪食欲不振而烦恼,畜牧专家当场给他开出了治疗“良方”,喜得他合不拢嘴,连声对专家道谢,希望专家多来,这样的活动多搞。
  作为具体负责此次活动实施的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科敝扶贫处的同志并没有满足活动的现场效应、现场效果,他们着眼的是如何将这样的活动搞得更受群众欢迎,更能符合群众需求。为此,科技扶贫处在举办活动的同时还分别在荷蒲乡、荷湖乡组织召开了由乡镇干部、群众、有关专家参加的调研座谈会。
  科技扶贫处处长张清华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从现场及调研座谈会的情况来看,贫困地区的群众长期以来凭传统经验进行耕作、养殖,他们对耕作、养殖科学技术十分渴盼,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极大地提高生产力,群众十分需求。张清华处长表示,今后将多组织这类受群众欢迎、适合群众需求的活动。在活动中,一要进一步创新推广模式,建立有效的机制、办法,注重示范带头作用的培古,二要进一步注重实效,由群众出题、专家解答,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三要区分不同的培训对象,因人施教,因需施教,让科技扶贫的春潮在赣鄱大地不断涌动。
  
  责任编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