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每种农药都有各自的特性,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施药时如果用药不当或受外部环境影响,都有可能造成农作物发生药害,造成产量的损失。因此为了减少药害的损失,特对农作物的药害症状及补救措施进行阐述,以便能在发现药害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关键词] 农作物药害;症状;补救措施
虎林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现有耕地245万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每年农药使用面积都在300万亩次以上,因农药使用不当引起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面积不大,但对农业生产都造成了一定损失。由于其有些症状同农作生理病害、缺素症状相似,不易识别,在此介绍一下农作物药害症状的识别及应采取的补救措施。
一、农作物发生药害的主要症状
农作物药害是指因施用农药不当或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引起的作物反应出各种病态,包括作物体内生理变化异常、生长停滞、植株变态甚至死亡等一系列症状,依不同症状可分为以下几 类:
1.斑点
主要表现在叶片上,有黄斑、褐斑、枯斑等。斑点往往大小不均匀,药害与真菌性病害的斑点有着显著区别,前者斑点大小、形状变化大,而后者具有发病中心,斑点生有各种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等,病斑形状较一致。
2.黄化
黄化的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或阻断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或破坏叶绿素。药害引起的黄化与营养缺乏的黄化相比,前者往往由黄叶发展成枯叶,后者常与土壤肥力的施肥水平有关,在全田黄苗表现一致。与病毒引起黄化相比,病毒等黄叶常有碎绿状表现,在田间病株与健株混生,且病株表现系统性症状。
3.畸形
农作物各个器官都可能发生这种药害。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如番茄受2,4-D药害时,表现典型的空心果和畸形果。水稻2,4-D药害,出现心叶扭曲、叶片僵硬,并有筒状叶和畸形穗产生,瓜类受2,4-D药害出现扇形叶。
4.枯萎
一般整株表现,此药害大多因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药害枯萎与侵染性病害所引起的枯萎症状比较,前者没有发病中心,而且发生过程较慢,先黄化后有死株,根茎中心无褐变。
5.生长停滞
生长抑制剂、除草剂施用不当出现药害。如矮壮素用量过大引起作物生长停滞。
6.不孕
引起这类药害的原因是花期用药不当。如在水稻抽穗时施用稻脚清会造成空秕粒。
7.脱落
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农作物受药害后,有落叶、落花、落果等症状。
8.劣果
果实出现药害有时表现为果面异常、品质变劣。如西瓜受乙烯利药害,瓜瓤暗红色、有异味。
二、农作物发生要害的原因
1.用错了农药
如误将除草剂当成杀虫剂使用。农药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给农作物喷药时,一定要分清其防治的对象,防治害虫要用杀虫剂,防治病害用杀菌剂,防除杂草要用除草剂,决不能张冠李戴。一旦将除草剂当作杀虫剂误用后,必将使农作物造成大面积的药害。
2.过量使用
浓度过高或者浓度正确而施药中重复喷药造成药害。每种农药都有最大限制用量,不可随意更改。然而有些农户为了提高防治效果,盲目加大用量,甚至超出推荐剂量的数倍,有的将几种农药盲目混合喷施,使药剂发生不良反应,不仅降低了药效,反而对作物产生药害。
3.农药机具清晰不彻底
特别是施用除草剂的机具,最好采取专用的,不能专用的,施用除草剂后务必将机具彻底清洗,防止机具中残留的除草剂在再次施用其他农药时被喷施到作物上产生药害。
4.环境因素异常
每种农药都有其使用的最佳外部环境要求,如温度、适度、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如外部环境出现异常,与农药的要求有较大差异时,就有可能对作物产生药害,如在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强时施药易造成药害。
5.在作物的敏感生育阶段施药
如禾本科作物在孕穗期对药剂较敏感。多数作物的种子耐药力强,但苗期、花期易产生药害。
6.不恰当混用农药而造成药害
如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有机磷杀虫剂与敌稗不能混用。
7.施用工具、措施不当造成药害
如喷雾器漏水、雾化效果不好造成药害。
三、药害的补救措施
当发现施药田的作物出现叶片发黄、茎叶斑点、生长停滞、植株凋萎、畸形等典型症状时,就要分析产生药害的原因,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常用的药害补救措施有:
1.喷水冲洗
若是由叶面和植株喷洒某种农药后而发生的药害,而且发现较早,可以迅速用大量清水或略带碱性水喷洒受药害的作物叶面,反复喷洒2~3次,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物冲洗掉,以减轻药害。同时增施磷钾肥,促进根系发育,以增强作物恢复能力。
2.追施速效肥
在发生药害的农作物上,迅速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以增加养分,增强作物生长活力,加速作物恢复能力。
3.喷施缓解药害的药物
针对发生药害的药剂,喷洒能缓解药害的药剂。如农作物受到氧化乐果、对硫磷等农药的危害,可在受害作物上喷洒0.2%硼砂溶液。硫酸铜或波尔多液引起的药害,可喷施0.5%石灰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