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紫甘薯引种及高产栽培要点

2011-01-01 00:00:00刘伟东
新农民 2011年5期


  [摘要] 本文介绍在库区引种紫甘薯实践基础上,探索和总结一套适应当地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提升甘薯传统产业。
  [关键词] 紫甘薯;引种;高产栽培要点
  紫甘薯具有营养丰富,口味佳,高产易栽培,是药食兼用的理想作物。而富含花青素、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性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有降血脂、补钙、健身、美容等保健作用。是纯天然保健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市场前景广阔。鉴于此,笔者志在引进试种紫甘薯,建中心示范畈,探索紫甘薯生长习性,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比较适合库区山地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提升和振兴当地传统的甘薯产业,促进当地农民生产致富。
  一、精选良种 培育壮苗
  从海盐引进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渝紫263、浙紫薯1号、彩紫三个品种。二月下旬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上年没种植甘薯的田块作苗床,集中育苗。选择具有品种特征强,无伤无病的种薯,在三月上旬开始育苗,在苗床内齐头不齐尾播种,下种规格40×15cm,亩下种4000多个。下种后,每亩苗床浇施稀粪水500kg,采取先地膜覆盖,然后拱膜覆盖的双覆盖育苗,有利保温出苗。齐苗后,以保温催芽为主,超过35℃时,揭膜降温,当薯苗长至6~7叶时,揭膜炼苗,当苗高30cm以上时,及时采苗扦插。剪苗时留1~2叶以利再生,每采一次苗,追施稀粪水加尿素促二茬。
  二、开沟起垄配方施肥
  紫甘薯属耐旱耐瘠作物,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在生产中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或壤土进行种植,有利于块根膨大,达到优质高产。在育苗同时翻耕整地,由于紫甘薯抗旱不抗涝,当地雨水又较多,种植田均要开挖排水沟,发挥很好的排涝作用。一般深耕25cm,起垄宽1m,沟宽30cm,沟深25cm,山坡地采用等高线起垄种植。整地时结合施足基肥,依据紫甘薯喜磷、钾的需肥特点,结合对土壤进行化验测定,制定的合理的氮、磷、钾配方。以有机肥作基肥,视田块肥力状况,一般亩施有机肥1200kg,施后浅耕;起垄时使用包馅肥,亩用三元复合肥40kg、硫酸钾25kg或甘薯专用肥50kg。
  三、分级早插合理密植
  甘薯产量与其生长期正相关,故此栽插做到宁早勿晚。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栽插为宜。选用茎粗壮,节间短,叶片大而肥厚,苗龄30~35d,苗高20~23cm的无病壮苗用于扦插。剪取苗床秧苗,淘汰病弱苗,并对健苗进行大小严格分级,分别栽插,防止大苗欺小苗,影响产量。栽植前用50%的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浸泡苗基部10min,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紫甘薯栽插肥地宜稀,薄地宜密。亩栽紫甘薯3500~4500株为宜,渝紫263和浙紫薯1号品种亩插植3300株左右,彩紫品种亩插植4000株,每垄插双行,间隔30cm,可三角形插植。遇晴天插后每亩用尿素1kg对水150kg淋施,并顺沟,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防地下害虫。
  四、科学施肥细心管理
  扦插成活后及时查苗补栽,对缺苗的地块,及时用大苗、大蔓补栽,保证密度。紫甘薯的根系发达,且茎蔓匍匐生长,茎节可遇土生根,吸肥能力很强。紫甘薯主要吸收氮、磷和钾肥,其以需钾最多,氮磷次之。进行平衡施肥,促控并重,掌握前期攻肥促旺苗,中期控苗不徒长,后期保尾防早衰。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又以前期为主,后期为辅。结合第一次除草施提苗肥,亩施尿素10kg加20kg复合肥,甘薯为忌氯作物,禁用含氯化肥。在封垄前,结合中耕,追施结薯施,亩穴施45%复合肥20~25kg,硫酸钾10kg,并进行培土。进入薯块膨大期后,对长势偏弱,有早衰的地块,亩用尿素10kg加磷酸二氢钾1kg对水100kg浇施,长势偏旺地块,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2~0.3kg,对水50kg喷施。每隔7~10d喷一次,连喷2~3次。一般来说,由于紫甘薯多种在沙壤土或瘦地,所以,要注重早施重施,并多施有机肥和草木灰等。并且,施足基肥,早施苗肥,合理密植,可提早封垄以增强覆盖,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从而提高甘薯产量。当主藤长到40cm时,开始打顶,分枝长到30cm时再次打顶,连续打顶3~4次。封垄后,可亩用15%多效唑70克对水60kg喷施,促使养分向薯块运输。在茎叶生长盛期,对茎叶旺长地块要进行提蔓,拉断不定根,抑制茎叶徒长,促进薯块膨大。合理排灌,根据紫甘薯生长情况,视土壤墒情及时进行排灌,筑垄清沟排水;在排水不良的地块栽培易感根腐病,特别是7、8月份进入汛期,及时排水防止内涝。
  五、防治病虫优化品质
  紫甘薯病虫害较少,但不能麻痹大意,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大螟、卷叶虫、黑斑病、软腐病等。地下害虫有地老虎、红蚂蚁、应用敌百虫、石灰或其他农药。田间害虫主要有大螟、卷叶虫,用农保丁等极时朴杀。紫甘薯病害多发于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及时排水防涝辅以药剂防治,控制病害。
  六、适时收获妥善贮藏
  紫红薯生长1个月后,就有小甘薯,以后就是薯块膨大,因此商品薯收获根据市场价格适时采收。种薯或自留薯应在气温降到20℃以下,紫甘薯叶片开始变黄时,选择晴天收获,将收获的薯块,放置阴凉处平铺自然晾干,让薯块上的泥土自然脱落,用50%多菌灵和保鲜剂对水浸薯10~15min,晾干后下窖贮藏,备来年用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