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直接利用已被人们所重视。但秸秆作为生物质资源,其潜在特殊的能源作用往往被忽视。我市过去每年都有大量剩余秸秆被遗弃而白白浪费掉。人们到处乱扔放,污染环境,污染水源,污染大气,而且还常常引起火灾,害处极大。因此,大搞秸秆综合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课题,除做燃料和原料外,还应大搞秸秆还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土壤肥力,充分有效地利用作物秸秆这一宝贵能源资源。
一、秸秆还田利用的可行性
开展秸秆还田在我国农村是切实可行的。一是我国有极为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可用于还田的农作物秸秆种类很多。北方地区主要有玉米秸、高梁秸、豆秸、谷草等。据估算,每年全国废弃的秸秆已超过1亿t。如果我们把废弃的秸秆都用于还田,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秸秆还田技术简单,方便易行,还田方式多种多样,便于农民掌握,便于农民选择。三是秸秆还田成本低,效益高,农民投入少,完全可以办到。四 各级领导普遍重视,能够投入一定的技术力量及时科学地指导农民搞好秸秆还田。
二、秸秆还田在农村能源利用中的作用
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和农村能源利用上有极大的作用。
1.秸秆还田可以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如果连年搞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大大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而且还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据我市试验,如果每亩玉米根茬还田41.1kg,秸秆还田3500kg。亩增产玉米75~100kg,同时也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2.秸秆还田,开辟了新肥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中肥源不足的问题
如果以秸秆为主料,混合少量的过圈土,畜禽粪便及人粪尿等进行造肥,不仅增加农肥数量,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农肥质量,使秸秆还田的肥效更高,能量发挥得更充分。
3.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耕地连年施用秸秆肥或秸秆直接还田,可以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疏松土壤,增加通透性,提高地温,降低土壤容重。
4.秸秆还田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秸秆还田后使土壤肥力提高,促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度增加。2001年到2003年我们试验调查,连年亩施1.5m3秸秆的地块比不施农肥的地块增加20%以上,每亩玉米平均增产63kg。玉米最高增产32.6%,亩增加玉米78.2kg。
总之,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节约能源,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是农业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
三、秸秆还田的方法
我们将广义的秸秆还田方法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还田,二类是间接还田。直接还田就是将玉米和谷草粉碎或留茬直接撒于田间,翻入土中。
间接还田我市常见有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高温造肥还田;一般将秸秆、畜禽粪便、人粪尿按7:2:1的比例备齐。秸秆要浇水浸泡,秋冬造肥要把拌好的原料堆放在热源上,堆积发酵。当堆内温度达50~60℃时,翻倒3~4次,即可作底肥施用。(2)过腹还田。大力发展畜牧业,把秸秆做为大牲畜的饲料,牲畜粪便再掺秸秆发酵后施于农田。(3)将行距秆铡短垫猪圈或大牲畜圈,每隔七天换垫一次,起出的秸秆、牲畜粪便、过圈土等一起拉入积肥场地,大堆发酵后施用。(4)沤制还田。将秸秆填入沤粪坑,并加入一定量牲畜粪便(或人粪尿),自然沤制,第二年起出后施用。(5)厌氧消化处理。即生产沼气,利用其发酵残渣在我市也广泛应用,效果很好。
四、结论
综上所述,秸秆还田无论是直接还田,还是间接还田都是当前我国农村充分利用生物质能源的有途径,是切实可行的节能方法,也是提高当前我国农村生物质能源“转化率”的最佳方式。其方法简单,应用范围广,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为子孙后代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