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南U-16女足比赛由守转攻技战术应用情况的研究

2011-01-01 00:00:00袁志新
职业时空 2011年5期


  摘要:通过对河南女足参加2010年全国足球联赛和锦标赛22场比赛的统计分析,探索比赛攻守转换技战术应用特点与规律。建议加强中前场传球、控球与渗透配合的训练,特别是中路与边路结合的进攻配合,丰富整体进攻战术,为日后安排针对性训练和提高联赛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河南;女足u-16;联赛;由守转攻;技战术
  
  一、前言
  在足球比赛中,攻守转换是足球比赛三个重要时刻之一,是足球比赛进攻与防守和防守与进攻的衔接环节,其作用在比赛中愈发显得重要。攻守转换技战术的成功运用已成为影响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2010年河南青年女足取得全国U-16年龄组联赛第三名和全国锦标赛冠军。在强调整体打法的基础上,攻守转换技战术的成功运用是河南队的一个特色。女子青年U-16足球队是2013年第12届全运会足球重点队,全国各个省市都非常重视,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我们对2010年河南U-16女足22场比赛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索比赛攻守转换技战术应用特点和规律,为本队今后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比赛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时间和对象
  对2010年U-16青年女足全国联赛(广西赛区预赛、湖北荆州赛区复赛、秦皇岛赛区决赛)和全国锦标赛(四川江油赛区)的河南队与上海、江苏、大连、山东等队的22场比赛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运用比赛录像统计法。首先,在现场将比赛用摄像机录制下来,然后,通过电脑的重复播放,将比赛双方的前场、中前场、中后场和后场攻守转换技战术运用情况记录下来、复制在图纸上,u-16女足比赛25分钟一节,共分三节,最后,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统计概念
  (1)场区划分
  1)前场、中场和后场:按常规方法将足球场横向分为三等份即前场、中场和后场。
  2)中前场和中后场:在中场以中线为界,中线前为中前场、后为中后场。
  3)中路和边路:按常规方法将两个罚球区边线纵向连接起来,中间分为中路区域,边路分为左边路和右边路。如图1所示:
  (2)由守转攻:指对方组织进攻时,我方通过防守抢球、断球等方法获球由防守转入进攻。
  (3)进攻成功:指抢断球后完成射门,或通过传球配合将进攻推进到对方罚球区在球门前形成射门(包括远射)或双方争抢态势的进攻。
  (4)进攻失误:指抢断球后,在组织进攻中传球或带球被对方抢断,没能形成射门或攻入对方罚球区的进攻。
  2.统计内容:对由守转攻获球的方法和将进攻推进到罚球区所形成的进攻配合方法、射门等情况进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22场足球比赛的统计,河南女足由守转攻共获得抢断1228次,进攻成功154次,射门133次,射门成功率为86.4%,射入33球,命中率为24.8%;平均每场比赛由守转攻获球58.5次,进攻成功7.3次,射门6.3次,射入1.6球。如表1所示:
  表1统计结果显示,从获球场区射门效果看,首先,中前场河南女足由守转攻369次排序第二,进攻成功和射门次数最多,射中10球,命中率为14.5%;其次,前场由守转攻250次排序第三,进攻成功和射门次数较多,射中17球,命中率30.4%;再次,中后场由守转攻402次最多,射门13次、进球4个,命中率30.8%;后场由守转攻次数和射门最少,但射中2球,命中率33.2%。这些情况说明,在前场由守转入进攻面对对方防守人数较少,距离对方球门较近,一旦获球可以直接射门或传中完成射门,所以进球较多,命中率较高。在中前场,由守转攻通过简炼的传切配合摆脱对方的争抢,跑动插上利用加速跑和默契的传接配合,突破对方最后一道防线,制造射门机会,射门进球较多。而在中后场和后场则需要突破对方两道防线,在对方盯抢协同防守之下,进攻成功和射门进球数明显减少,但采用转移中长传、插上进攻的方法,直接攻击对方的后卫线,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比赛由守转入进攻由于所在场区不同,进攻配合所采用的战术方法也各异。根据比赛观察和数据统计,由守转入进攻的战术效果主要取决于该战术的严密组织,包括队员的传射技术、进攻组织方法和球门前配合的攻门意识和技术。
  1.前场区河南女足由守转入进攻组织方法与射门情况
  前场区河南女足队由守转攻获球250次,进攻成功60次,进攻成功占获球总数的24%,射门56次,射门占进攻成功总数93.3℅,射进17球,命中率为30.4%,进攻失误190次,占获球总数的76%;而对方进攻成功52次,射门40次,进球3个,命中率为7.5%。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分析,前场河南队进攻次数、射门和进球比对手多,命中率较高,分析原因,在前场抢断球后由守转入进攻,由于①守方人数少,相互间不能协防保护,后卫还不能及时防守到位,②抢断球时,球所在位置距离球门较近,一旦射门和包抄射门容易造成进球得分。从进攻发动来看,主要是抢球和断球方式,抢球成功比率较大;从组织方法看,主要采用横传、回传、传切和传中方法;从结束阶段统计看,带射、远射、突破射门效果较好。从场上观察和统计结果看,前场进攻两次传递完成射门效果较好。
  2.中前场区河南女足由守转入进攻组织方法与射门情况
  中前场河南女足进攻成功72次,形成射门69次,射门占进攻成功总数95.8℅,射进10球,命中率为14.5%,而对方进攻成功28次,形成射门25次,进球2个。如表3所示:
  根据表3统计分析,中前场河南队进攻成功72次,射门69次,进球10个,而对手进攻成功30次,射门30次,进球2个,两者对比河南队优势明显。分析其原因:从进攻发动阶段分析,在中路由守转攻的对抗中,河南队具有绝对的优势,断抢成功次数最多。从进攻组织阶段分析,河南队断球后利用局部人员的协作,通过9种方法尤其是能够有效地利用横传、回传、转移传球和传切四种方法,摆脱对方在中前场的逼抢、围抢和堵截,突破对方最后一道防线,完成边路传中和中路射门,在进攻的结束阶段,中路的远射、带球射门、接球射门和边路传中的包抄射门是其主要方式,射门次数和进球较多。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进攻的组织阶段,传切配合、转移传球和直接插上的接球射门,带球射门和边路运突里切的传中、横传球,配合射门,效果较好。
  3.中后场和后场河南女足由守转攻进攻组织方法与射门情况
  中后场河南女足进攻成功14次,形成射门13次,射门占进攻成功总数92.9℅,射进4球,命中率为30.8%,而对方进攻成功10次,形成射门10次,进球2个。如表4所示:
  后场河南队进攻8次,形成射门6次,射进2球,命中率为33.3%;比赛对手进攻成功3次,形成射门3次,没有进球。如表5所示:
  根据表4和表5统计分析,中后场和后场河南女足进攻主要集中在中路,中路进攻成功22次,射门19次,射中6球,命中率31.5%,在边路进攻成功两次,远射2次,射中1球,命中率50%,分析其原因,中后场断抢球后,主要是以长传、直传、传切等方法通过中场,由于对方的防守层次和阵型比较稳定,进攻的结束阶段主要是以远射方法完成的,由于河南队8号等队员个人能力较强,所以远射效果较好。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河南队在左路上抢断获球37次,但组织进攻成功为零,说明河南队左路队员的技战术能力还有待提高。从比赛观察看,从中后场发动进攻需要通过对方前锋、前卫和后卫的三条防线,通常采用转移传球和长传组织进攻方法,结束阶段以远射方式最多。
  四、结论与建议
  1.河南队由守转攻进攻成功次数较少,但射门多,射门命中率较高。前场由守转攻进攻次数较多,射门进球最多,命中率较高;中前场由守转攻进攻成功次数最多,射门进球较多,命中率较低;中后场、后场进攻成功和射门次数较少,但射门命中率最高。
  2.全场各区由守转攻次数河南队比对手队多、进攻失误也多。比赛双方中场拼抢激烈,攻守转换次数中后场最多,其次顺序是中前场、后场和前场,但前场、中前场进攻成功、射门和进球数最多,效果较好。
  3.断抢是守转攻获球发动进攻的主要手段。前场主要是通过1~2次传递方式完成射门;中前场主要是通过横传、回传、转移传球,控球后传切、边路传中突破对方防线的方式完成进攻组织;带球射门、传中包抄射门和远射是U-16女足的特点。
  4.加强青年女足队员足球比赛意识和局部战术配合能力,提高中前场的横传球、回传球、转移传球等控球打法和传切突破防线的进攻战术能力,提高由守转攻进攻成功和射门的数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CHARLES HUGHES.足球获胜公式[M].杨一民(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 谷明昌.现代足球理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