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承镇:“流浪儿之父”

2011-01-01 00:00:00刘有杰孙华
现代阅读 2011年1期


  他年少时,离家出走,四处流浪;中年时,误入歧途,走了弯路;从不惑之年开始,他坚持救助流浪儿童,践行人间大爱。他从1987年开始收养流浪儿。23年来,他一共抚养救助了400多名流浪孩子。最多的时候,他家里同时挤过13个孩子。他,就是济南市民郑承镇。
  
  一样人生,两般梦境
  
  20多年前,他曾误入歧途;后来,他的人生轨迹发生改变,获得的各种荣誉不胜枚举。郑承镇不时自言自语“这辈子就像在做梦一样”,前半部是噩梦,而后半部的梦却是越做越好。
  自从1987年在济南火车站广场救助第一名流浪儿后,他在20多年的时间里共收养过400多名流浪儿,这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当时,在火车站广场,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儿向他伸出脏兮兮的小手乞讨。孩子的可怜样让郑承镇沉思良久,一个流浪的孩子是多么容易误入歧途。郑承镇留下了孩子,并照顾他的吃喝,3个月后孩子跟他说了自己的家乡,郑承镇亲自把孩子带回到他父母身边。
  “您是好人……”孩子的父母见到郑承镇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这一句感谢的话,让他找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力量。
  
  一股韧劲,卖血行善
  
  很快,郑承镇又收留了一个从枣庄流浪到济南的儿童,第二个、第三个……孩子越来越多,他的姐姐和姐夫渐渐吃不消,但郑承镇的决心却是九头牛也拉不回。
  有一段时间,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他就偷偷跑到血站卖起了血,卖300毫升能有60元,后来涨到90元,够他和孩子吃一阵的。瘦弱矮小的郑承镇,似乎将孩子们看得比自己还重要。
  
  一种喜悦,孩子争气
  
  每天闲下来,郑承镇就会骑着三轮车沿街转悠,看到流浪的孩子就领回家,能联系上家人的就想方设法送回去,联系不上家人的就留在身边自己抚养。
  十三中、十五中、北坦小学、制锦市街小学……孩子们到了上学年龄,街道办事处出面协调教育部门,让孩子们免费入学。大一点的,就给他们联系职业学校学习,以求孩子们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孩子们很争气,大多都是优秀生,而这也是郑承镇最高兴看到的。
  
  愿望未了,斯人已去
  
  救助过的孩子就像蒲公英,随时就会飘走,他却一直在坚守。一生没有婚娶的他生前曾有三个心愿,第一个是入党,第二个是能和孩子们住进一套楼房,第三个是找个老伴一起照顾孩子。
  可为了孩子,已经单身半辈子的郑承镇最终还是舍弃了成家机会。郑承镇生前坦言,他担心自己找老伴后孩子们会受委屈。
  为了彻底解决他和孩子们的住房问题,在天桥区房管局及北坦街道办的共同努力下,郑承镇去年领到了济南市首个廉租住房项目——天和新居的新房钥匙,圆了孩子们的梦想。
  然而,孩子们还没来得及搬入新房,郑承镇已离大家而去。
  2010年11月14日凌晨3点40分,因病情突然恶化,“流浪儿之父”郑承镇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3岁。目前,住在郑承镇处的流浪儿童还有9名,有关部门表示将妥善安置。
  (摘自《济南时报》 作者:刘有杰 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