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粤人才夸璧合:雷洁琼和严景耀

2011-01-01 00:00:00姚远
现代阅读 2011年3期


  引言 1946年“下关惨案”、解放前夕在西柏坡与毛泽东的历史性会见、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新中国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香港回归仪式……一个个重大历史时刻,她都曾亲身经历。百岁老人雷洁琼,代表一个时代,她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振兴、人民解放和幸福、国家富强和民主的见证人。
  
  40年代,上海沦陷期间,雷洁琼先后执教于上海东吴大学、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等院校。那时候,曾经与她一同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教的严景耀教授也在上海。雷洁琼主要研究妇女和儿童问题,严景耀研究的是儿童犯罪问题,由于对劳苦大众生计的共同关注,他们经常一起纵论天下事,一起为抗日奔走呼吁。
  尽管“孤岛”上海“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但满腔爱国热情的志士仁人仍充满抗战必胜的信心。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上海文化界爱国进步人士成立了一个抗日救亡组织“星期二聚餐会”,赵朴初、雷洁琼、严景耀、许广平都是这一组织的核心人物。每周二的晚上,他们来到上海八仙桥基督青年会的9楼聚餐,请一人主讲当前的时事和形势,然后大家漫谈。
  后来,雷洁琼和严景耀又参加了在新新公司经理萧宗俊家里举行的“星期六聚餐会”。参加这个小范围聚餐会的都是进步人士,最大的特点是公开邀请共产党员在聚餐会上讲述国内外形势。
  在这国家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这些进步政治组织的一次次活动中,共同的理想追求,使热血沸腾、爱国有志的一对年轻知识分子严景耀和雷洁琼走到了一起。
  在一次聚餐会将要结束的时候,雷洁琼大方热情地向公众宣布:“我和景耀7月5日结婚,到时候我们请大家的客。”她的话音刚落,“这次宴请就在我家办了!”豪爽的主人萧老板就主动揽下了请客的任务。严景耀和雷洁琼双双连声向萧老板致谢。
  1941年7月5日,是严景耀和雷洁琼这对新人的大喜日子。这天,萧老板的家里喜气洋洋,笑语喧天,郑振铎、许广平、赵朴初、吴耀宗等好友陆续赶来欢聚一堂,一同为严景耀和雷洁琼这对恩爱新人喜结连理祝贺。
  婚礼上,赵朴初即席赋诗以示祝贺:“参差两两好安排,嘉礼从今美例开。越粤人才夸璧合,前称周许后严雷。”一诗吟毕,宴席上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这首诗确实妙手天成,严景耀和鲁迅都是浙江人,而雷洁琼和许广平是广东同乡,两对夫妇皆属珠连璧合。
  之后的风雨岁月里,严景耀和雷洁琼始终携手并肩,同舟共济,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竭诚尽力,奉献着聪明才智。
  (摘自《党史信息报》 作者: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