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朋友推荐,读了贵州本土网络作家褐蜘蛛的长篇小说《男人制造》。初看之时,疑惑四起:什么眼力,给我推荐这种书!然而随着阅读的慢慢深入,却渐入佳境,由好奇到被吸引,由共鸣到欣赏。
作者讲述了一个男人成长的故事。在貌似淫邪的叙述中,平实地叙写了生命的“悲”与“喜”,其中世态炎凉力透纸背,但是却掩也掩不住火性中的真善美。作者是一个说故事的高手:闹剧、喜剧、悲剧杂糅,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把叙述一波一波一叠一叠地推向高潮,横线纵线交错。读完之际,心中满是欣喜。
欣喜之一,故事的男性主体。
1、以男性为叙述主体。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经由李果的男性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李果是个复杂的年轻人,作者记述了小说人物20到30岁这段多变的人生旅程,把这个年龄段男人的喜怒哀乐和最基本的人性表现得一览无余。通过李果,作者从精神到肉体对这段混沌岁月进行了细致地探索,让李果跨越懵懂的性与爱,逾越种种障碍和壁垒,走过曲折弯曲的道路,经历打击、挫折、焦虑和失意,最终完成了从男孩成长为男子汉的艰难漫长历程。小说人物在回忆中自审,自我的剖析、嘲讽和反思伴随着整个故事。
2、以男性为审美对象。世界是男人和女人的,世界是男性和女性的。千百年来,不少的笔触却一直停留在赞美、把玩、猥亵女性上。作者跳出了这样的框框,以男性为审美对象,从男性的视觉加以描述和体验,追求灵与肉结合的爱情,20到30岁这个年龄段的爱情是主题。人们说:精神和肉体是爱情的两翼,有性有爱才是完整的,两者若有良好的平衡,爱情才能得到升华,才能久远。与外在的东西相比,人们在性爱中的表现更能反映出自我。所以,作者把李果置于性与爱中加以拷问,让李果在本能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在与三个女性的交往中,在爱与性之间挣扎,最终走向成熟。作者对性的描写,不是为性而性,而是着力于一个人的自然状态,没有淫秽的窥视和邪恶的张扬。正如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所说:“性爱是一个神奇的东西,有时它能改变一个人,让他发现真正的自我,培养崭新的自我。这,也正是性爱神秘和崇高之处。”作者的描述正是着眼于此。
这部小说,让人爱不释手,追寻其中的原因,是人物真实的存在。这是这个小城的典型的、活生生的形象。从那些小街里走出的市民的孩子,经过社会的磨炼,带着底层人民心地的善良、包容、忍耐与拼搏,在社会上机智的生存,又保存着人性的真与善。无论你愿不愿意,鲜活的生活就在这样继续着。李果和湘妹荡气回肠的故事也许不会再发生,但是故事中塑造的这一个,无疑就是时代的烙印。
欣喜之二,李果是文学形象中的“这一个”,是今天才能出现的形象。社会开始回归人性本身,男人开始关爱和审视自己,身为男性的骄傲与悲哀、快乐与责任在小说中展露无遗。李果的身份是特殊的,年少时出于爱的轻率和行为的没有把握,让他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在进入社会后不得不在底层摸爬滚打,在事业和感情的重负中挣扎。他对待感情犹豫不决,不能从容取舍,在年龄和阅历的不对称中发展,女人们是其成长过程中的磨炼。他从朦胧的爱与恨中走出,明确了一个人安身立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正在变成男人和女人的、男性和女性的,性也在走向平等。过去,男人和女人在爱中在恨中猜忌、争斗,不能互相理解。张开眼睛,看清自己也看清对方,这是共同的需要。在互相了解中真切地靠近,创造更多美的生活和美的瞬间,是男人和女人都渴望的。我们期待着那些“相爱不能相守”、“相守不能相爱”的生活离我们远去。
欣喜之三,语言畅快淋漓,文风自然朴实。作者把握了这个小城的语言,像说家常一样的将故事娓娓道来。没有华丽做作的形容和描绘,但是,光怪陆离的世界、斑斓的人物内心却被作者描写得尽致淋漓。文中的比喻独具特色,贴切到位。作家王小波说:“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书”:王小波还说:“思想、语言、文字,是一体的。”我认为作者做到了这一点。
欣喜之四,真善美——小说的精神魅力。小说中塑造的李果这个人物,是这个城市土生土长的汉子,言语行为有些粗糙,心底却是闪光的。他,来自农村、受过教育、蹲过班房、为情所困,年少轻狂曾铸就了大错。但他在生存和生活的环境里,带着一身小人物的习气和悲哀,一步一步的跋涉,真心地关爱身边的人和事,勇敢地挑起肩上的担子,力所能及地付出。这就是脊梁,是扛事的主。人活着,各有各的累,不管他身在何处,承担都是必然的。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湘妹,虽然位贱身卑,但是心中有坚守有承担,对爱情有自己的追求,勇敢地挑起了命运的重压,资助哥哥,扶养姐妹的孩子,在无人知晓处为爱付出。在湘妹和翟玲的交迭、比较中,李果的心倾向于出身贫困、在欢场中仍然葆有一颗真心的湘妹。翟玲虽然高高在上,但心地卑污、狠毒,以忌妒之心对待朋友、利用爱情达到目的,令人鄙薄。
无疑,李果的故事不是主旋律的。但是作者带着悲悯的心,把笔触对准了普通的人和事,倾听来自于底层的真善美的声音,寻找生命存在的支点,这是值得称道的。
读完《男人制造》,于寂静中听到些铿锵的声音。其实,人生的意义就是各人在各人的旅途上追寻自身的意义与价值。人人享有同样的生存权,人人享有爱的权利。宽容、积极地看待他人的生活,每一个个体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这一切的起点和终点就是真善美。
一个人的世界如此精彩,一花亦世界,一叶亦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