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工作原理”的探究式教学流程设计

2010-12-31 00:00:00卞志荣
物理教学探讨 2010年12期


  1 提出问题,温习探究新问题所需知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稿纸,看看你能否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这样两个问题:偏转电场YY',射出电场时好像从极板中点飞出,是吗?
  ②假如在偏转极板右侧L处有一荧光屏且足够长,粒子将打在屏上什么位置?
  (通过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动手、动脑思考,相互交流,获取成功喜悦,带着激情进入下列问题的探究。)
  
  2 变换问题,诱导探究新问题的方法
  
  追问:如果电子先进入YY'后,再进入XX'电场,问:电子怎么飞出?又打在屏上什么位置?(通过设问启发学生研究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应该采用运动的分解和独立性原理处理。)
  
  3 创设问题,体验探究新问题的过程
  
  媒体展示示波管原理图,便于学生探究时观察。
  
  4 教学反思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才是有效问题,只有全体学生全程参与的教学才能成为有效教学,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在教教材、用教材的同时,还要不断开发课程资源,整合教学资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尽量避免唱独脚戏、满堂灌的低效课,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本节课在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教师通过创设环环相扣的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互动中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图像的探究方法,而且感受到了示波器中动与静、变与不变、平面与立体、现象与本质、对称与不对称的完美结合和数形结合研究思想。从学生面部表情、课堂活动可以看出,学生是在愉快中学习,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从课后与学生交流得知:“示波器工作原理”的学习不难,从课后练习反馈可知教学效果很好。可以说这一节课是学生值得回味的一堂好课。但由于这节课的开放度和探究问题比较多,而且后面几个问题需要有较高的数学能力,探究的时间稍紧,课堂仓促匆忙,有点虎头蛇尾,需要我们进一步优化。
  <img src="https://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wlst/wlst201012/wlst20101209-1-l.jpg?auth_key=1736900761-628597004-0-3ad1e4907227e79e2eceb9389b80564a" hspace="15" vspace="5" 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