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延高:纪委书记获鲁迅文学奖“羊羔体”诗爆红
凭诗集《向往温暖》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的武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车延高引起广泛关注和议论猜测,其作品因语言非常直白,被网友称为“羊羔体”。其实,车延高从1977年已开始业余文学创作,有杂文、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散见于各类读物。2005年2月开始业余诗歌创作,已在《诗刊》《人民文学》等各类杂志报刊发表诗歌200多首,在新晋鲁迅文学奖之前,还曾获2008年度“中国十佳诗人”称号。
点评:纪委书记获文学大奖,公众的关注点依然集中在整肃政风、建设清明政治的期待上。鲁迅文学奖诗歌类终评委员会副主任雷抒雁表示,车延高的诗写得很人性化,其获奖“身份不起任何作用,他完全是靠这本诗集获奖”。车延高认为,官员写诗并非不务正业,文化素养对一个官员很重要,社会公民都有权利进行文学创作。如果社会上有更多官员,能够热爱文化、崇尚文化和支持文化,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张泉灵:获长江奖更觉记者责任重
她以“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的敏锐、果敢、专业、忘我,折服了电视观众,为抗震救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被网民评为“震区最美的战地记者”,李长春同志称赞她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在今年的记者节,张泉灵成为10名长江奖获得者中唯一的一名女记者,对此,她意识到这“让我更感到了记者的责任。”
点评:她曾获得中国新闻奖、金话筒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面对荣誉她诚惶诚恐,自我鞭策:“我们台新闻中心就有5人获得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这说明公众对新闻人的尊重。”“承担荣誉也是工作的一部分,那是中央电视台的荣誉、是电视新闻人团队的荣誉。”“荣誉对个人而言更是鞭策。”
梁从诫:出身名门致力环保终不悔
1988年,出身名门,身为出版社编辑、北大历史系研究生的梁从诫辞去公职,致力环保事业,创建了我国第一家民间环境保护团体“自然之友”,开展了美境行动、绿色希望行动、自然体验营等公众教育活动,让环保理念在更多人心中扎根。在诸如圆明园防渗、怒江水电开发等为公众所广泛关注的环境事件中,也总能够听到梁从诫的声音。令人肃然起敬的不仅在于他推动环保的执着坚守,还在于他从自己做起的身体力行。
点评:梁从诫曾经说过,“我们不求波澜壮阔,但的确需要水滴石穿的耐心。”斯人已矣,追思这样一位“自然之子”的过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自省与拷问的过程。也许,我们纪念梁从诫的最好方式,是成为“梁从诫”,是继承我们这个民族绵延不绝的捍卫公众利益的性格基因,不被冷漠隔绝,不被私欲裹挟,自觉肩负起每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
李秀琴:坚守岗位为空姐生涯画上完美句号
2010年10月28日,已经飞了32年的她告别了蓝天。李秀琴是深圳特区第一位到龄离职的空姐,也是深圳特区目前年龄最大的空姐。从最早的里2、伊尔14、伊尔18、安24、图154等苏系飞机,到后来的波音707、757、777等美系飞机,再到如今的空客319、320、321、330等欧系飞机,32年间,李秀琴几乎把中国民航的主流客机飞了个遍。
点评:中国的空中风景线是由年轻美女、帅哥构成的,40来岁的“姐们”大多就要转岗或转行转业了。但她创造了一个奇迹:50岁的年龄,二三十岁的精神劲和体魄。为了适应职业的需要,32年来,她天天早起跑步,像一名新兵一样自行加练空勤等相关项目,并养成了定时作息的良好生活习惯。李秀琴一直坚守并“终老”在自己的岗位上,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张燕:女大学生竞得中国“第一美差”
经过三个月激烈的比赛,数万名参赛者的争夺,2010年(首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大使选拔赛在海南省三亚市落下帷幕,内蒙古21岁姑娘张燕获得冠军。张燕将获得10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环球促销的工作机会。这位身高1.73米的女孩目前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生。
点评:前有澳洲的“世界最好工作”的竞争,后有“全球最美工作”的挑选,近几年,中国的不少地方纷纷举办类似工作“选美”活动。此次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大使选拔赛,虽然有东施效颦、公关炒作之嫌,但它确实起到了宣传特定的工作岗位的作用。而得到这份工作的张燕无疑是幸运并令人羡慕的。但张燕的路还很长,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作为一名尚在读书的大学生,张燕应当做好职业规划,为自己的未来谋一个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