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很少有人能喝得起供销社里卖的白酒,于是只好自酿一些酒以备不时之需。存粮多些的,便用大米、高粱或薯干酿酒;没存粮的,只好用苦楝树上打下的苦楝果酿酒。
一次,打了多年光棍的二蛋造屋准备娶媳妇。帮他造屋的都是一些年轻人,那时候邻里之间造屋都是互相帮忙,是不要工钱的,但屋造好那天按规矩得请大家喝几盅酒谢客。
父亲在城里工作,但家还在农村,在村里很有威望,像造屋这样的大事一般都会请父亲去喝酒。那天父亲把我也领了去,吃饭时二蛋上的酒就是那种据说很难喝的苦楝酒,刚喝了一口大家就皱起了眉头。
有人把酒吐了,有人骂二蛋抠门儿,大家帮了他这么大的忙,竟然忍心让大家喝这么难喝的酒,真是不够意思。二蛋很着急,但他笨嘴笨舌,不知该怎么解释,只得拿眼去瞥父亲,想让父亲站出来帮他平息大家的不满。
父亲一直稳稳地坐在那儿,这时他眯着眼,吱地吸了一口酒,咂摸了一会儿,然后睁开眼说:“蛮好,这酒蛮好!二蛋,你是怎么酿的这酒,舍不舍得送叔一瓶?下次叔出差把它带到北京去,让北京的朋友也尝一尝咱这儿的好酒!”
大家见父亲说这酒好喝,便不敢闹下去了,于是都端起了酒杯,直到把二蛋酿的一坛酒喝光才散去。回家的路上我问父亲,苦楝酒到底好不好喝,父亲说当然好喝,你没见一坛子酒都让大家喝光了吗?
长大后我也学会了喝酒,虽然尝遍了各种名酒,但始终没有机会喝到苦楝酒,因为现在已经没人再酿这种酒了,所以我一直搞不清这种酒究竟是像别人所形容的那样难喝,还是像父亲所说的那样好喝。
不过我愿意相信父亲的话,因为父亲从来都不会骗我。选自《华夏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