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禅意

2010-12-31 00:00:00
故事作文·高年级 2010年10期


  老和尚一眼看见一个妙显胡同,感到亲切,
  走近才发现看错了,不觉好笑。
  将近黄昏的时候,老和尚和小和尚走在大城市的大街上。从远郊一座大寺庙里出来,香茶喝了不少,却没有留在寺庙里吃斋饭,这是因为老和尚想让小和尚好好看看这座大城市。现在,小和尚觉得肚子有点儿饿了,老和尚也有了想吃点儿东西的感觉,他的眼睛四处睃寻着,是要找一家卖素食的小店,和小和尚吃点儿东西,好早点儿歇息。
  这时候的天色,不似早晨和午间光亮,但四周的景物反倒变得清晰明显了。没有了刺眼的光照,各种物象自己显亮起来,街巷、商铺、车流、行人,全都清清楚楚,还有些安详从容的感觉。老和尚和小和尚也觉得心绪和缓,走在大街上,虽然肚子有点儿饿,但他们还是不慌不忙的,一副优游自如的样子。
  “唔,妙显胡同!”老和尚指了指前面一个小巷口的牌子,有了些兴致,“有些禅意!”
  大街两边,有许多小巷,每个小巷口都会有一块红底白字的牌子,写着小巷的名称。几条大街转下来,老和尚和小和尚已经见惯了大街小巷。与老和尚和小和尚所在的县城小镇不同的是,这里把小巷不叫小巷,而是叫胡同。胡同里的一座座院落,也未必是一家一户,许多是一个院子里住着好几家,叫做大杂院儿。大大小小的小巷胡同都有个有意思的名字,好认又好记。老和尚和小和尚一边走着,一边浏览胡同的名字,看见感兴趣的,还会念叨几句。
  “这条胡同里,肯定有一座小庙,错不了!”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小和尚点点头: “也许就像咱们的小庙一样,也就一两个和尚。”见老和尚;中着他赞同地微笑,小和尚的想象力又活跃起来, “没准儿,这里还真有高僧大德呢!”
  老和尚听了,神情变得庄重起来:“有可能,很有可能,大隐隐于市嘛!要是真有高僧大德,可得好好拜访一番。”
  突然,小和尚叫了起来: “锗啦!不是妙显胡同,是炒豆胡同!”
  老和尚愣了一下,定睛细看。果然,那块红底白字的牌子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四个大字:炒豆胡同。
  “啊哈!炒——豆——胡同!”老和尚揉揉眼睛,自嘲地笑了笑, “果真是老了,眼神不济了!我竟然看成了妙显嘏同!嘿嘿!炒豆胡同,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寺庙了。”
  “那炒豆胡同一定有卖炒豆子的啦!”小和尚更有兴趣了, “嗨,这下可好啦,咱们有好吃的啦!”小和尚不由得步子迈快了些。炒豆炒豆,也是美味啊!小和尚本来就饿,现在胃口一下子被吊了起来。
  老和尚和小和尚兴致勃勃地走进了炒豆胡同。
  小和尚在炒豆胡同里没有找到卖炒豆的,
  他已经觉得饥肠辘辘了。
  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子。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大概是家家户户_都在吃晚饭的缘故,胡同巷道里没有几个行人,偶尔有一辆自行车擦身而过,车铃叮当轻响一声,反倒衬托得整个胡同更显幽静。一处处院落里,电视播报新闻的声音、动画片的欢快音乐声、收音机里说书的声音、厨房里烹炒的声音、邻里之间有一句没一句的问候声,一丝一缕,飘在巷道里,胡同里充满安详和温馨。
  老和尚和小和尚也觉得心绪宁静。一老一少,默默地走在胡同里。老和尚若有所思的样子,有一丝笑意漾在脸上。小和尚看到什么都好奇,要多看几眼;听着什么都稀罕,要多听一会儿。
  不知不觉,一条胡同走完了,老和尚和小和尚站在另外一条大街上。
  小和尚有些回过神来了: “没有炒豆!咦,不是叫炒豆胡同吗,怎么没见卖炒豆的?”他觉得很奇怪。
  老和尚嘿嘿笑了: “炒豆胡同就一定有炒豆卖?那是想当然!小和尚,你是馋得犯糊涂了,还是肚子饿得有炒豆蹦?”
  “哎哟!真的,我真是饿啦!您这么一提醒,我都要饿晕过去了!”小和尚叫道,RgNvJ3siL3xPkzSTbTHwWA==身子竟也摇摇晃晃起来。
  老和尚一见,慌神了。他一把把小和尚揽在怀里,关切地摸摸小和尚的额头: “怎么啦?别着急,我们这就去吃东西!你坚持住啊!”
  小和尚却乐哈哈地跳起来: “好啊!吃东西喽!”
  老和尚怔住了: “怎么,你没事儿?”
  “我好好儿的!不过,我倒是听见你的肚子在咕咕叫呢!”小和尚嬉笑着,脚下已经向那些灯光明亮的店铺开步了。
  在时髦的西饼屋,小和尚像老和尚一样点得素淡,
  老和尚感到很有意思。
  小和尚拽着老和尚,走进了一家西饼屋。这个城市里,有好多装潢漂亮、招牌鲜亮的西饼屋。老和尚早就留意了,所谓西饼屋,就是专门制作和售卖面包、蛋糕的小店,以品种多、花样新为特点,特别吸引小孩子。现在,老和尚和小和尚站在西饼屋里,只觉得明亮的灯光、绚丽的色彩,让人目不暇接,各色面包蛋糕的香味,各种饮料的清凉,沁人心脾,宛如进入到了童话般的仙境之中。老和尚想,是该让小和尚到这种地方来一趟,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啊!
  老和尚坐在一张小桌子前,长吁一口气,对小和尚说:“你想吃什么,随便挑!”
  小和尚已经是胃口大开了,他环顾店里,琳琅满目的各式面包和各色蛋糕,惹得他咕咚咕咚直咽口水。这么多好吃的,究竟要点儿什么好呢?他又有些犯难了。
  “一杯矿泉水,一个椰蓉面包。”老和尚对服务生吩咐道。
  服务生点头答应着,又转向小和尚: “小师父,你要点儿什么?”
  小和尚不慌不忙地说: “一样。一个椰蓉面包,一杯矿泉水。”
  服务生张罗去了。
  老和尚满腹狐疑地望着小和尚。
  小和尚看着老和尚,有些莫名其妙。
  “怎么啦?哪里不对吗?”小和尚问。
  老和尚说道: “你说怎么啦?你怎么要的东西跟我~个样?你不是最爱喝饮料吗?要矿泉水干吗呀!”
  小和尚望着老和尚,一脸严肃地说:“老和尚呀老和尚,你是想让我再做一次饮料换水的事儿,你好取笑我,拿我开心是吧?”
  老和尚赶紧说: “没有的事儿!你这小脑瓜怎么转得这么快!”说着,他禁不住嘿嘿笑了。被小和尚说穿了,他不觉得难为情,只是感到挺有意思。
  小和尚也乐了,得意扬扬地说:“椰蓉面包是甜的,喝矿泉水吃面包,才能觉出面包的香甜。喝雪碧吃面包,甜上加甜,就没有香甜的感觉了!老和尚啊,这个道理,你懂,我也懂。”
  “唔,你这个小脑瓜真的不简单!看来,我这个徒弟鬼机灵,我已经带不了啦!”老和尚呵呵笑着,很开心。可是,笑着笑着,他竟然轻轻叹了一口气。
  小和尚警觉地望着老和尚,问道:“怎么啦?听您的意思,好像是不想要我了?老和尚,我哪儿做错啦?”
  老和尚摇摇头,慢悠悠地说: “不是!我是说,你在~天天长大,总有一天,你会离开咱们的小庙,云游四海,精进修业,我又高兴,又有些舍不得呢!”
  服务生送来了面包和矿泉水。小和尚抓过面包,咬了一大口,咀嚼了几下吞咽下去,又喝了一大口水,这才说: “您放心,我会一直陪着您的。就算我去上佛学院,去上大学,回来以后,我还给您当徒弟。您也是高僧大德呀!跟着您,长学问,增智慧。”说完,他专心致志地吃东西,看来真是饿得够戗。
  老和尚没有想到小和尚竟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要是平时,听小和尚夸他是高僧大德,他会乐得手舞足蹈。可这次没有。他默不作声,看着小和尚吃东西。小和尚吃得津津有味的,他都看馋了,便也吃起他那—份。
  一口面包一口水,唔,小和尚说得不错,果然格外香甜。
  小和尚幻想着炒豆胡同的欢乐情景,
  老和尚想象着妙显胡同的庄严妙相。
  从西饼屋出来,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大街上华灯齐放,沿街店铺灯火通明,休闲逛街的人反倒比傍晚时分多了,街面上显得热闹起来。
  老和尚和小和尚要乘午夜的火车回去了。离上车的时间还早,一老一少就在大街上气定神闲地溜达,
  走着走着,他俩又走到了炒豆胡同口上。这时候看过去,炒豆胡同像是隐在大街小巷中的一位隐士,不留心就看不清楚,留心看也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不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胡同小巷嘛。
  不过在老和尚和小和尚的眼里,这个小巷子现在就不那么普通了。他俩站在巷口,竟然都没有想着往前走,不约而同地,他们在临近胡同口的街边长椅上坐了下来,是要歇息,也是要好好琢磨一下这条巷子。
  老和尚侧过身,看了一眼胡同口的牌子,对小和尚说: “你看你看,现在看这牌子,我还是觉得像‘妙显胡同’!也许,这胡同从前就叫妙显胡同,后来才改了名的。也许,一个人念错了,念成炒豆胡同了,可这么叫更顺口,好多人就跟着叫了。”
  小和尚半信半疑,盯着老和尚问: “真的吗?”
  这么一问,老和尚自己也觉得好笑。他知道,自己是一时眼花,出现了错觉。炒豆,妙显,这两个词儿虽然读音不同,字形实在是太相近了!在大街上逛游了大半天,老和尚其实已经看明白了, “炒豆胡同”也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名字,就像什么剪刀胡同、柴棒胡同、棉线胡同等非常生活化的名字一样,有的依胡同的形状而定,有的就用靠近胡同的某家店铺名来命名,你叫我叫,约定俗成,就这么叫开了。
  想到这儿,老和尚笑了笑,见小和尚眼巴巴地盯着他等答案,就说: “我这也是胡乱想象吧!不过,胡乱想象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可以让人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比方说,你想象这条炒豆胡同与炒豆子有关,就很有可能啊!说不定,从前这里就是因为有卖炒豆子的,而且挺有名气,才叫了炒豆胡同的。”
  小和尚好半天不讲话,凝神想着什么。
  “小和尚,你傻啦?”老和尚逗他。
  小和尚说话的声音变得又轻又慢: “你听,炒豆胡同里的孩子们在路灯下玩呢。”
  “是吗?我怎么没听见?”老和尚有些迷惑。
  “真的,他们在唱歌谣、跳猴皮筋呢。唱的什么?唱的是:炒豆儿响,炒豆儿香,炒豆儿响了香,炒豆儿香了响!”小和尚轻声念着,像是在跟着什么人念。
  老和尚笑了,说: “不对,现在的孩子哪里还有跳猴皮筋的?你说的怎么像我们那个时代的事情?”
  小和尚望着远处,一动不动,说: “胡同里真有卖炒豆的呢。啊,家家都在炒豆子!你听,刷啦啦,刷啦啦,炒豆子的声音响成一片了,满巷道都弥漫着炒豆子的香味呢。老和尚,你听不见吗?你闻不着吗?”
  老和尚没有做声。
  小和尚扭头看看,只见老和尚端坐着,微合双眼,一下~下地拨着手里的佛珠,似乎已经入定了。
  “喂!老和尚,说话呀!”小和尚摇一摇老和尚的肩膀。
  老和尚身子不动,却缓缓地开了口: “我也看见了妙显胡同,对,就是妙显胡同。唔,这个妙显胡同啊,的确是一院一寺庙,处处有佛迹,僧侣住持,修业护法,善男信女,虔诚礼佛,祥云呈端,清风流芳,法音绵长,庄严妙相啊!”
  小和尚也神情庄严起来,说道:“好啊,好!要是真有一个妙显胡同,那该多好啊!”
  老和尚和小和尚又想到了他们的小庙,
  两个人心中充满喜悦。
  “世间没有,心中常有,没有也是有了!”老和尚见小和尚这么高兴,心里很是满意,他意犹未尽,想出个新的主意,“小和尚,你说,咱们小庙的墙壁上,请画师绘制一幅妙显胡同的壁画,算不算一件上善的佛事啊?”
  “算!肯定是上善的佛事!”小和尚冲着老和尚拍手叫好,一会儿又说, “那还应当留出一幅画的位置,把我的炒豆胡同也画上去。”
  “炒豆胡同?你的?”老和尚有点发怔。
  小和尚一本正经地说:“对呀,我心里有的炒豆胡同。”
  老和尚沉吟片刻,点头称赞道:“唔,好好好!一个礼佛世界,一个俗世安乐,有禅意,有禅意啊!”
  小和尚受到鼓励,精神大振,又说:“要不,咱们再留些地方,让来小庙的香客随意画自己想象的安乐世界,怎么样?哇,要是那样的话,咱们的小庙一定特别热闹,特别好看,特别有意思!”他好像已经沉浸在愉快幸福的想象之中了。
  “好,好主意!”老和尚称赞道。
  老和尚说得对,胡乱想象没有什么不好的。
  这时候,老和尚看看表,说: “该上火车了。走吧,回咱们的小庙去。”
  一老一少,一边往火车站走着,一边谈论着他们的想象。他们的心啊,已经飞回了他们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