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地记下每天发生的事,就是日记,即写下自己每天见到或经历的事情,特别是个人的活动、思想或感受。
写日记的好处有很多,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为经常动笔,天天写日记,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会不断得到提高。第二个好处是可以提高思想觉悟。一天过去了,在记录自己的生活时,就会自我反省,对的要继续发扬光大,错的要告诫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久而久之,自己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就会逐渐提高。第三个好处是可以养成好习惯。天天写日记,即使一天只写一句话,也有利于养成做事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日记呢?
一、格式要正确。
日记是一种应用文,对小学生来说,要写清楚年、月、日、星期、天气等基本信息。
例如:唐嘉悦同学的日记。
给小松树“理发”
2010年3月15日星期一晴
今天,学校里来了几位工人叔叔,他们来给小松树“理发”、工人叔叔踩在很高的铁架子上,拿着两尺长的大剪刀在给小松树剪“头发”。工人叔叔剪完一棵又剪一棵,真像理发师。
中午放学时,我走在两边栽满了小松树的校园小路上,看见一地的绿“头发”。再看小松树,我觉得它们比以前更有精神,更茁壮了。看着小松树那么有精神,我自己也觉得精神抖擞。小松树让我感到了奋发向上的力量。
啊,修剪过的小松树比以前还要惹人喜爱!
二、内容上的要求。
一是要写真实的事。日记是记录个人历史的一种文体,是给自己看的,如果胡编乱造,岂不是自欺欺人?小学生一开始学习写作,就像画素描一样,实物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写日记也是一样,生活是什么样,日记就写成什么样。写得时间长了,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写作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想象、议论等方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但无论我们在日记中运用多么复杂的技巧,归根到底,日记中写的还是最真实的生活。前面那篇日记写的内容就是真实的,读起来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是要认真观察。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事物,我们只要有心,总会发现一些可以写入日记的内容。就拿修剪松树这件事来说,只要来到校园,我们都会看到,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会将它写进日记。你发现工人叔叔在修剪树木,停下来看一看,观察他们在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是怎样修剪的、修剪过的小松树有什么变化……经过认真观察,你就会有所收获,当然也就不会因为写日记没有素材而苦恼了。
三是要重点突出。我们在一天之内很可能遇到许多事情,不分主次地统统记下来,只是枯燥的流水账,并不能成为一篇优秀的日记。《给小松树“理发”》这篇日记是唐嘉悦同学写的。2010年3月15日这一天,她遇到的事儿肯定不止这一件,可她只选了这一件写进日记里,说明这件事情是她这天遇到的最特别、最有意义的事儿。选择一天中自己遇到的最重要的事情来写,这就是选择了写日记的重点。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一天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写下来,不仅浪费时间,也无法培养写作兴趣,更不可能提高写作水平。
四是条理要清楚。选好了要写的内容,接下来该怎么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理清思路再动笔也不迟。《给小松树“理发”》这篇日记,先写来到学校后看到工人叔叔在剪树枝——为小松树“理发”,然后写修剪后的小松树的样子——看起来很精神,最后写自己的感受——修剪过的小松树比以前还要惹人喜爱。整篇日记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有条不紊,顺理成章。
坚持写日记,说不定你也能像徐霞客一样成为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坚持记日记,著成了《徐霞客游记》),也能像鲁迅一样成为作家、思想家,或者像达尔文一样成为生物学家(达尔文从日记中提炼出了《物种起源》)。我相信,通过写日记,你一定会收获不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