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秦峰:用“心”书写妙府传奇

2010-12-31 00:00:00李逢玲
走向世界 2010年23期


  于秦峰,山东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黄酒专家组专家、中国黄酒学会副会长、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副秘书长。他参与了《黄酒》国家标准、《即墨黄酒》、《黄酒生产企业HACCP应用指南》、《黄酒生产质量安全控制》等4项标准的制订工作,并为主要起草人之一。 于秦峰先后荣获“全国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 “国家轻工科技进步奖”、“山东省轻工首席技师”、“即墨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所创立的山东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被行业确立为“北方黄酒的优秀代表”。并被评为“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 “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企业”。2009年9月,于秦峰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酒界领军30人”。
  
  走进即墨妙府老酒,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质量是命,安全是天”的警示语,让我们读懂了妙府的执着与追求;那古朴悠远的“古遗六法”和精心设计的“妙府文化长廊”,让我们体验了妙府的品质与精神:那享誉全球的妙府文化墙,让我们感受了“心法自然”的和谐与本真
  17年前,正值风华年代的于秦峰做出了一个重大的举动,他从零开始毅然创建起了山东即墨妙府老酒有陬公司,为中国的黄酒行业掀开了新篇章。在于秦峰的带领下,妙府一步一个脚印,迅速成长为远近驰名的老酒企业。
  2010年5月,于秦峰获得第二届中国酒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金像奖;2009年9月,于秦峰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酒界领军30人”这是对于秦峰三十年如一日为黄酒事业孜孜奉献的肯定,也是对妙府人十几年取得成就的嘉奖。
  
  “痴心”即墨黄酒文化
  
  1979年10月,于秦峰成为国营即墨黄酒厂的一名普通酿酒工,一干就是3年。在此期间,于秦峰跟随老师傅系统地学习了即墨黄酒包括选料、制曲,糊化、糖化,打耙、发酵等关键工艺环节在内的即墨黄酒的全部酿造技艺。自1981年起,于秦峰先后到无锡轻工学院黄酒大专班、中国人民大学食品营养系、天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清华大学酿酒高级职业经理培训班等学习。
  经过十几年的系统学习,于秦峰对即墨黄酒的产生、发展及酿造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研究即墨黄酒的发展历史,就是研究即墨的人文历史和生产历史,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技艺和发展即墨黄酒。”于是,在学习和研究技艺的同时,于秦峰开始更多地关注即墨黄酒的发展历史。
  为了研究即墨黄酒的历史渊源,于秦峰历时多年,多次前往江、浙、沪,详细了解了南方黄酒的历史以及企业发展状况;同时,走访了国内多家大型白酒酿造企业,并查考明清时期多种版本的《即墨县志》和即墨周边市县的相关史料文献,在走访中写下了十余万字的工作日记。
  于秦峰说,“黄酒为纯粮酿造,粮食多了,才会有酒。黄酒是人类社会最初剩余价值的产物,黄酒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之一,黄酒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即墨黄酒是华夏黄河耕种文明的典型代表和重要见证。”即墨黄酒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堪称中华文明的瑰宝。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许多不法企业和小作坊大肆造假,即墨传统老酒产品鱼龙混杂,消费市场因此急转而下,迅速萎缩,从而导致大批老酒企业倒闭。面对这一现实,于秦峰忧心忡忡,他担心源远流长的即墨黄酒文化一蹶不振。此时,他深刻地感觉到只“痴心”黄酒文化还远远不够,而继承和保护中国黄酒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才是当务之急。自此,他将振兴老酒行业的满腔热情化作实际行动,他取形成于隋朝开元年间的“妙府”商号为厂名,用实践将源远流长的“妙不可言”的黄酒文化高度提炼升华,几经风雨,成就了一部妙府传奇。
  
  “孝心”引领商业道德
  
  在即墨传统老酒行业低迷之时,于秦峰敏锐地洞察出行业危机的症结所在。他想到孝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孝德能使人远离邪恶贪欲而思美好和谐,从而酿造出让企业称心、让社会放心的老酒。
  于秦峰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发掘宝藏,找到了解决因众多企业缺乏商业道德而引发经营危机的金钥匙——“孝德”,他向全体员工提出“为母亲酿酒”的口号,在企业管理中弘扬孝德文化,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孝德文化,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观。
  于秦峰说,“妙府视产品质量为生命,教育员工酿造放心老酒就是妙府最大的德,让老百姓喝到放心老酒就是妙府最大的孝。”鉴于这种认识,他将“孝心”、“良心”、“爱心”、”诚心”写进了企业管理细则,不孝者不能进厂工作,并把这一条作为招聘和考核员工的一项硬指标,从不更变。企业员工心中也有这么一杆秤——没有孝心的人不能进妙府、不按最高标准做酒是不孝、不讲卫生是不孝、酿不出好酒是不孝、不卖好酒也是不孝,孝的含义在妙府得到了发扬和延伸。
  因为独特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而使妙府的产品质量、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从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企业发展之路。
  
  “精心”提炼“糗糜法”
  
  “作酒之法式,既有米曲之数,又有功沽之巧,式若米曲多寡之数,法若水火齐量之差。”1985年,于秦峰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即墨黄酒酿造技艺高度提炼,首次在其论文中提出“糗糜法”的概念,结合即墨黄酒传统口授技法的特点把《礼记·月令篇》有关酿造概述的精华——“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湛炽必洁,火齐必得,兼用六物,无有差忒”引入“糗糜法”的概念,并对其定义和特性进行了详细阐述。他的观点得到了中国黄酒界的普遍认同和充分肯定。
  “糗糜法”特指以黍米为酿造原料,以陈伏麦曲为糖化发酵剂,以崂山麦饭石泉水(次火山地带独有的水系,富含多种矿物质)为酿造用水,在严格遵循“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湛炽必洁、火齐必得”六法基础上,采取糊化、糖化、发酵、压榨、陈储一气呵成的独特传统技艺酿制黄酒的方法。
  于秦峰认为,采用“糗糜法”酿造,原料是基础,火候是关键,“六法”是要领,微小的差别将导致结果大为不同。他结合传统技艺对“糗糜法”中的“六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黍米必齐:指生产所用的黍米必须颗粒整齐,脐大色深,颜色均匀,质地纯正,以当年产的米为好。曲蘖必时:就是每年中伏时节在清洁、通风、透光的室内踏曲,以保证多种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丰富的糖化酶系。水泉必香:就是采用水质最佳、水性成分达到理想指标的麦饭石矿泉水系。陶器必良:就是酿造所需的多种容器必须是质地优良、无渗漏的陶器。湛炽必洁,就是使用的工具和容器必须加热烫洗,严格消毒,以达到预防杂菌感染、清洁卫生的目的。火齐必得,就是讲究蒸米的火候,要求两快两慢,达到焦而不糊,红棕发亮的颜色,此法是形成即墨黄酒特点的关键。
  为了真正达到“古遗六法”里提到的酿造要求,于秦峰当初在选择厂址的时候也着实费了一番功夫。他骑着白行车几乎将即墨周边转了个遍,最终选择在了大庙山、石龙山下、石棚水库西侧。因为这里是经过国内外权威部门认可的麦饭石矿泉水系,水质优良,富含多种微量生素。如果说水是老酒之血。那黍米就是老酒之肉。为了从源头上保证老酒的质量,于秦峰不远万里先后在内蒙古、辽宁和吉林建立了15万亩黍米种植基地,这些地方出产的黍米无污染,绿色健康。
  
  “苦心”铸就高品质
  
  17年来,于秦峰用诚信换来百姓对妙府品牌的支持和喜爱。为打造一个完全透明和开放的妙府,于秦峰费尽了心思,2007年底他斥资500万元建成中国黄酒行业第一个文化长廊——妙府文化长廊。妙府文化长廊旨在打造老酒透明工艺和老酒透明生产、展示妙府老酒文化。游人穿廊而过,妙府酿造一览无余。
  酿酒对环境要求特殊,若是防茵措施不到位,杂菌感染发酵室或酒醪,轻则会导致老酒酒品下降,重则会致使老酒出现严重的酸败问题,老酒酸败后,损失无可挽回,因此参观走廊必须与老酒生产完全隔离开来。为了让游人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老酒生产又必须与参观走廊紧紧相切,而且必须是透明的,于秦峰花大力气用一面面玻璃墙和一个个玻璃窗构筑了一个长299米的透明通道,使走廊与防菌生产有效隔离、从而解决了企业“开放”式生产、又免于杂菌感染的问题。参观完妙府文化长廊,我们感慨良多,窗明几净,生产井然,在生产区任何一个地方随手摸摸,手总是干净的,即便是在炎炎夏日,也看不到一只蚊蝇。
  于秦峰有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早晨给全厂职工开例会,话题永远只有一个——孝心与老酒质量,开罢会检查员工的手指甲,不剪指甲者扣工资。于秦峰说,保洁工作是全体员工每天的第一项任务,而且一日工作八个小时的员工光花在保洁上的时间将近一个小时,全厂视频监控,卫生监督员每日巡视三遍。
  于秦峰对员工是严格的,更是温情的,他记录了全厂300多位员工的生日,每位员工过生日的时候,无论多忙他都会给员工送上生日蛋糕,让员工体会家一般的温暖。于秦峰说,厂里有些老员工和他有几十年的交情,妙府走到今天离不开他们的奉献和支持。厂里也有很多80后的年轻人,每当他们遇到生活或感情方面的问题,于秦峰都会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分忧解难,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2007年,于秦峰开创了“万吨年份酒封坛”活动,为老酒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封坛储存老酒本来是老酒生产中的一个必备工序,但投入上千万资金,利用三年时间酿造出上万吨传统型老酒让消费者亲自签名后封存于公司文化长廊,并根据需要随用随取的做法在即墨传统老酒生产中还是第一次。当为老人庆贺寿辰时、孩子考入大学或结婚时,开启几年前封存的妙府老酒,品味醇厚的酒香同时,更有开启多年心愿的激动。 十几年的苦心经营,换来了妙府发展的日新月异。妙府酒厂顺利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I 4001:2004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 2005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I 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GB/TI 9630-2005有机认证,并成为全国首批获QS认证的企业。
  于秦峰作为中国资深黄酒专家,全国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国家级黄酒品酒委员和国家黄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应邀以主要起草人的身份参与国家《黄酒》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2009年6月1日,《黄酒》标准的修订版GB/TI 3662—2008完成并发布实施。《即墨黄酒》DB37/T1 278—2009山东省地方标准在济南通过山东省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最终审定,由标准提出单位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8月1日发布实施。于秦峰在谈《即墨黄酒》标准起草感受时说,“《即墨黄酒》标准的意义在于它为即墨黄酒这个古老的民族产品提供起码的保护并有助于这个行业高速成长。”
  于秦峰是一个“伺执、倔强、旗帜鲜明”的人,他立志传承发扬古老的黄酒文化,他立足企业的“做精、做强”,而不是盲目的跟风扩大规模,为了这份理想,他三十余年的努力与付出让人感动。于秦峰说,“妙府十七岁了,他很健康。”“健康”二字是对妙府倡导健康养生的概括,也是对妙府成长壮大的欣慰与喜悦,更有对妙府未来发展的无限期待。
  朋友,也许你的游历丰富,也许你是超级玩家,但请相信,有一些快乐、享受,只能来市南才能体会,有一些故事、回忆,只有发生在市南才更有情调和意义。不信?那就跟我们走吧!
  
  No.1玩海!玩海!
  
  不必解释,来青岛,主题就是”玩海1玩海!”
  和煦的阳光、醉人的海风带你前往那片蔚蓝,世界最美丽的海滩和海湾就在你的眼前。不必迟疑,蓝天碧海渲染着大自然的魔力,自然会吸引你……市南绵长的海岸线上,岬角和和海滩相继点缀其问,好似项链上的粒粒珍珠,优雅地泛着蓝色的波光,清新而澎湃,让人忍不住地想要亲近。亚洲最美丽的海湾——汇泉湾,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前海湾,与“万国建筑博物馆”八大关相依偎的太平湾,体现山、海、城、帆美妙融合的浮山湾……市南的海湾多姿多彩,千般美妙,你会觉得,上帝特别宠爱这座城市。这个夏天,来市南享受阳光、沙滩和海,你才知道市南有多迷人!洗海澡、玩帆船、开游艇…·这个季节,就爱玩海!
  
  No.2欣赏万国建筑
  
  八大关,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她的美,在于那些古典、别致的建筑,在于那些或大气或秀美的庭院,更在于形态各异、互不相同的行道树勾勒的精致街景。午后的八大关,阳光碎金散银般地从绿荫间隙跳跃而出,随风摇曳的树影,像林中精灵,绕着走近的人来来去去。八大关里,处处林荫扶疏,茂密的枝叶遮挡住夏日的闷热,滤出清新,看到的,闻到的,全部是清新的绿。街边花树溢出的阵阵幽香,淡淡地飘进一旁的院落,像是要引领你前往铁花门内的世界。这里林立着风格独特、造型典雅的别墅,加上庭院里植被和格局的整体设计而更显完美。只有到过八大关,才能见到相纸无法呈现的美。
  
  No.3漫步欧陆老城区
  
  来到市南的老城区,你会喜欢上迷路。走在这里,时间、方向都是多余的,请任由街边的景色引领着你左转或右转。踩着被时间磨光的马牙石路,清凉袭来,小巧的蔷薇总不经意地斜出墙角,渐渐簇拥着挤满石路两侧斑驳的围墙。微凉的海风吹过那些无名却精致的老楼,建筑随着画家笔尖勾勒的线条跃然纸上,成为你的回忆。于是,风中飘来了故事,与这个宁静的夏天有关。市南的老城区,遍布着精美、细腻、知名或不知名的欧陆式建筑,它们让这座城市有了格调。走在其中,你会发现“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是句空旷、泛泛的修辞,而是对这美态的最好描述。中山路、浙江路、沂水路、红岛路、金口路、伏龙山路、福山路、黄县路等等街区都是不能错过的,当然,还有许多等着你去发现。
  
  NO.4地道海鲜美食
  
  青岛人有口福,这里的海鲜四季不断,特别是在夏天。因此,来青岛旅游,万万不能错过的就是海鲜大餐!蛤蜊、蛎虾、虾虎、蛎贝、八带、笔管、螃蟹、海肠、海参、鲍鱼等各种各样的海鲜陆续上市,你可都要尝遍了,才不虚此行!水煮的清香、红烧的软嫩、煎炸的酥脆、碳烤的劲道……市南有一百家餐饮名店,可以让你尽享地道海鲜美味,经过大厨的妙手,各种海鲜立马变成一盘盘人间极致美味,惹人垂涎,辣炒蛤蜊、白菜烧大虾、铁板鱿鱼、葱烧海参、水煮蛎虾、红烧黄花鱼、葱拌八带、葱姜炒蟹、海盐煸蟹、椒盐虾虎等等,它们全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酷爱烧烤的你,还可以品尝到独特的海鲜烧烤大餐,当然,冰凉的青岛啤酒是必不可少的!
  
  No.5体验百年市井文化
  
  来青岛,劈柴院是一定要去的。为什么?因为这里是青岛百年市井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老青岛的记忆。想了解老青岛,从位于百年中山路北端的劈柴院开始准没错。这个有1 00年历史的院子,处处都是老青岛的影子:劈柴院的风情客栈,院子里合抱大树的枝叶茂密,就像要穿梭时空回到了百年之前,朱红的楼梯对应着灰色的砖墙,一串串红色的灯笼映耀着早晨的宁静。老青岛的回忆从打开房门走下楼梯的那一刻开始了
  抬头看天,老字号的招牌在风中摇曳,古朴的门窗和灰色的清水砖墙刻画着时光,低头看脚,脚底的青石板仿佛时空的隧道;探身一窥,是木质的楼梯和回廊;侧耳倾听,传来了婉转悠长的戏曲和戏迷们的声声叫好……老青岛是这个样子的!
  走在其中,看老字号的美食从巷头延伸到巷尾,把南北地方的各类小吃吃个尽兴,江宁会馆里喝口茶的功夫,能看一出精彩的评书、相声,劈柴院里醇厚的人文和历史让劈柴院成为这座城的记忆地标,老青岛人原汁原味的乐呵生活就像定格这里的历史的博物馆,等着人们来寻根……
  
  NO.6浪漫海派婚纱照
  
  结婚,一生一次。憧憬爱情的恋人们,对青岛拍套浪漫的海派婚纱照是最“海誓山盟”的爱情见证。有海的地方很多,但像青岛这样集浪漫、秀美、壮丽、清新的,却不算太多。经典的以大海蓝天为背景:传统的以礁石堤坝为秀场;前卫的登上游艇来场浪漫之旅;明快的则选择奥帆中心的白色灯塔……来青岛拍婚纱照,何止这点诱惑。庄严古典的天主教堂、精致典雅的基督教堂、各式各样的欧陆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恋人们将自己爱情定格在这里,心中只有“天长地久”。
  
  NO.7拜谒名人故居
  
  知道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是中国北方文化的聚集地。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曾来到这里,他们或著书、或讲学、或定居、或游历,总之,他们的印记被深深留在这里。寻访名人的故居,不仅是对文化的致敬,更是一种身心的洗礼。每座故居都有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康有为故居“天游园”的大气、沈从文故居的清丽、闻一多故居“一多楼”的静雅、王统照故居的中西合壁、梁实秋故居的质朴、老舍故居“骆驼祥子博物馆”的精彩 这些本身颇具异域风调的老房子又有着宝贵的文化内涵,它们与街景完美融合着又充满着人文色彩。走在这些路上,你踩过了大师曾留下的脚印,摸着围墙,你触碰的是大师曾留下的气息,那随意推开的铁门,里面正是大师曾经生活的片段……大师的印记,无处不在!人们喜欢拜谒名人的故居,踏着历史的脚步,丈量青岛独特的魅力,因为在这些精美的楼宇中,你可以尽情与大师们隔空对话。
  
  NO.8乐游海畔山头公园
  
  市南的老城区,半城海水半城山,难得的是,这里海有韵、城含魅,满眼遮不住的全是绿色。走在老城区,顺势而下便下到了海,顺势而上,便登上了山。城中的山如一个个晶莹的绿宝石,镶嵌在海畔,离海咫尺,老城区的景色尽在眼前、美不胜收。观海山、观象山、信号山、青岛山…最最出名的就是汇泉湾畔的小鱼山,这里欣赏到的美景简直可以用“醉人”来形容,行家们都说,“没登上过小鱼山,就等于没来过青岛!”
  
  NO.9体验养生之旅
  
  来到市南,许多人会有“住下来,好好地享受一段慢节奏的时光”的念头。这种放松身心、放慢脚步的旅行,能够带来身心的愉悦和享受,这便是只能在市南体验的“养生游”。市南的海边,有许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疗养院,风景秀美且在城市中心,占据着幽静的地域,却不与繁华相隔。这些刚刚对外开放的疗养机构,不仅安全、干净、舒适,还有独特养生保健服务项目。不必担心,超值的享受会有昂贵的住宿费用,恰恰相反,住在疗养院比住在星级酒店更经济实惠。空军青岛航空医学中心和山东青岛疗养院等都是值得去住的地方,除了养生保健服务和一对一的导游服务,这里还有可供多口之家入住的独栋豪华别墅小楼,别墅楼里还配有专门的厨房,随喜好烹制膳食的你,好似从未离家。
  
  NO.10寻访奥运记忆
  
  奥运,给这座城烙下深深的印记,留下了宝贵的遗产。那段有关奥运的历史,铭刻在这里一一青岛奥帆中心。如今,四方的来客汇聚到这里,寻访那场伟大赛事留下的“遗迹”,回昧着奥运的故事。除了奥帆赛期间的场馆,经过赛后运作充分利用,成为青岛旅游的新地标,这里吃、喝、玩、乐、购应有尽有,还有惊险刺激的冒险鸭,更有奥帆赛的记忆盒一一奥帆博物馆。奥帆中心,青岛旅游的新地标,你不可以错过它。
  市南的乐事可不只这些,还有N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