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岗位重新找到自我等

2010-12-31 00:00:00
人力资源 2010年9期


  巧用余热节电
  
  瑞士人年均收入5万美元,名列全球第一,但他们在生活上却非常注意节俭。在发现了一种煮鸡蛋的省电新方法后,瑞士人立即在全国开训练班予以推广。在训练班上,主持人在深平底锅里放一厘米深的冷水。把一只鸡蛋放进里面,在水沸腾后立即关掉电源,让余热将鸡蛋煮熟。如此做法,比煮熟鸡蛋再关电源,可节省一半的电能。据统计,如果每个瑞士人每周用此法煮一次鸡蛋,那么全国一年节省下来的电能,足以解决一个3000人的城镇一年的用电量。
  [启示]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在哲学上,说的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法则。体现在企业上,就是经营管理上所谓的“细节致胜”战略,在成本控制上则体现为“节俭”或“抠门”,即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节约哪怕是点滴的资源,力戒奢侈和浪费。用古人的话说。就是要惜福、培福、积福,反对骄奢淫逸,如此必能积沙成金,驱穷致富。
  
  与邻居们分享苹果
  
  有一个韩国家庭,家有三个男孩。有一回亲戚送给他们两筐苹果,一筐是刚成熟的。可以储存一段时间;一筐是熟透的,三天不吃掉就会烂掉。父亲把三个孩子叫过来说:“孩子们,你们看,应该怎么吃,才能不浪费一个苹果?”老大说:“当然是先吃熟透的,它们放不过三天。”父亲回答说:“等我们吃完这些后,另一筐也开始烂了,这样一来,我们吃的始终不是新鲜的苹果。”老二说:“那就应该吃刚刚成熟的那一筐,先拣好的吃吧!”“若是那样,熟透的那筐苹果不是白白浪费了吗?”父亲说完,又转向小儿子问:“你有更好的办法吗?”老三思索了一下,说:“我们最好先把这些苹果混在一起。然后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们吃,这样就不会浪费一个苹果了。”父亲听?,满意地点点头,笑着说:“不错,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就这么办了。”老三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联合国秘书长,他就是潘基文。
  [启示]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每个人的资源部属于全社会,浪费个人资源等于浪费社会资源。而个人拥有的资源能与他人分享,就等于节省了资源,既利人又利己。这个道理对企业也适用。在资源有余的条件下,企业可考量与客户、合作商,甚至与竞争者分享资源,这看似不利己,但因为没有浪费资源,等于节省了资源,同时也有助于企业与客户、合作商乃至竞争者建立和维系良好合作的关系。
  
  功威身退,留芳百世
  
  乔治·华盛顿(1732~1799年)是美国建国之父。他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战争胜利,组建了第一个联邦政府,制定了联邦宪法,并在1789年美国建国后连任两届总统。当时美国宪法尚无任期限制,凭当时他在国民中享有的崇高威望,华盛顿完全可以当一个终身总统,而且当时君主制在欧洲及世界各地仍普遍盛行。他即便给自己加冕也未尝不可。然而,到1796年9月,华盛顿出人意料地发表了著名的《告别词》,向人民宣布不再竞选第三任总统。在第三任总统任职后,华盛顿就隐退到弗农山庄旧居,修心养性,直至去世。
  迷恋权力,一旦抓住绝不放手,可谓自古以来官场中根深蒂固的恶习,但华盛顿不以功臣自居、不迷恋权力、激流勇退之举,不仅彰显出他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德,而且还在权力的运用上现身说法地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事实上,其隐退之举开创了美国总统只能连任两届的规则,这一规则保证了后世总统权力的运作都有着遵循游戏规则适可而止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使得美国两百多年来没有宫廷政变和军人问政。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华盛顿开创的限任制,可说是在政治制度上对老子思想的一个成功诠释。
  [启示]日升日降,昼出夜没,春来署往,秋去冬来,物盛而衰,乐极则悲,这是宇宙和人生的法则。从历史上看,身居高位者居功贪位、妄自尊大、争权夺利,不知适可而止、适时退让,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下场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而功成身退者,往往得以善终。对企业来说,管理者能否功成身退不仅关系其个人的前途和晚节,更是关系着能否选好下一代接班人的重大问题,不仅应从观念上倡导,更应重视通过制度创新予以保证。
  
  在新岗pHLntYcuCNLNoPPMatF+bXVPgTTBVZVCj79QcC/YLdo=位重新找到自我
  
  王亮在某公司任营销部经理,一天他突然接到人事调令,调他去供应部当经理。王亮心想:供应部在公司哪比得上营销部呢?如此调动明摆若是领导对自己不满,看来前途不妙。以前王亮从事营销工作,整天往外跑,很合乎他的个性,如今要他整天呆在办公室里搞物资调动,和那些器材报表打交道,实在有些不适应。调任后有一段时间,王亮一直闷闷不乐,心灰意冷。后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我以前对自己信心十足,到了供应部就没有信心了呢?他思之再三,猛然醒悟过来:“这是因为我的期望值无形中随着调动而模糊了,失去了自我上进的动力。”于是,他重新进行自我调整,逐步把精力投入到新工作中,慢慢发现在供应部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且供应部对整个公司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以前有所忽视罢了。这样,王亮重新找到了自我,心态也由消极转为自信和激情。他的积极态度带动了整个团队,供应部业绩日益出色,相继获得总公司两次嘉奖。不久,王亮收到一张人事调令,他被提升为公司副总经理。
  [启示]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公司每一部门的工作都是有意义的,都是整个公司运作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具有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在新的岗位上或许有些陌生,但却有助于磨练自己、激发潜力,会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也等于为升任更高职位做了铺垫,当然。升职的前提条件是要在现有岗位上干出名堂来。
  
  王爷的来信
  
  老李刚50岁就去世了。他的神魂来到阴府阎罗王面前。阎罗王拿出善恶簿来,看后对他说:“你在世时恶多普少。罪大于福,应受刑罚。”老李昕后惊恐万状,忙哀求说:“阎王老爷啊!您如果旱点通知我要死的话,我就可以行善积德,弥补过错了,也不至于今天到这里受刑了!”阎罗王说:“我早就通知了你三封信。当你头发花白之时,是我给你的第一封信;当你牙齿摇动时,是第二封i当你视力模糊、听力下降之时,是第三封。你对这几封信不以为意。不抓紧时间积功累德、完善人格,反而成天忙着陪酒吃饭、巴结送礼,占了许多公家便宜,折了你的福寿。你现在抱怨什么都迟了!”
  当阎罗王说完这些话时,旁边一位二十几岁的青年说:“阎王爷啊!您给他三封信,可没给我呀!我这么年轻,您怎么也把我叫来呢?”阎罗王说:“我通知你的信也有N封了。当你的同学野浴溺死,那是第一封;当你的邻居小孩被火烧死,是第二封;当你的表兄两年前遇车祸而死,是第三封;当你邻里的小王刀伤而死、少年小海患病而死……,这几封信早寄出去了,你怎么没有警觉呢!”
  [启示]人寿有限,生命无常,任何权贵富豪在死神面前亦如常人,而人生的价值也如司马迁所说,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的差别。我们要想真正把握人生的意义。首先就要认识死亡,明确自己每时每刻都在向着死亡的终点前进,浪费的时光有去无回,因而要抉择最有价值的事去做,让有限的时间最有意义地度过。当如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有条不紊的逃生
  
  “911事件”中,当一架飞机撞进了纽约世贸大厦时,供电系统被切断,电梯已经不能用,位于楼内几十层的数万人唯一的逃难之路就是消防楼梯。因楼梯很窄小,约有一米宽,人们下楼撤退的速度很慢,但秩序井然,没有出现争先恐后、推推揉搡、置规则于不顾的拥挤现象。相反,人们都自觉地分成两排,男士自动选择右侧,让老人和女士走左侧。在此危险迫在眉睫的关头,没有人慌张叫嚷,大家都很淡定和从容,甚至有人还开个善意的玩笑,好让别人心情放松一些。在撤退途中,还有一些人向楼上冲,原来是背着器材的消防队员和抢救伤员的警察等,人们都自觉地为这些冒着生命危险的救援勇士让路。如此有秩序的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使得楼内几万人得以安全撤离,即便是位于80层的人们也经过一个半小时下到了地面。秩序,只有秩序才能产生自由,——这句法国格言由这一撤退事件给予了一个完美的注脚。
  [启示]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起出人命的踩踏事故,缺乏秩序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可以说是导致悲剧事件一再发生的思想原因。对企业来说,这也是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思想主因。良好的秩序是确保生命安全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保证,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