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梅,夏耀
(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浙江 温州 325003;2.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浙江 温州 325003)
高等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寻找设置科学合理的工作项目,及将工作项目转化为教学服务的复杂过程,也是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及有机链接的重要过程,工作项目设置不当,必将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本文就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研究,提出具体的实践与方法。
项目课程是指以学生今后的就业为导向,以将从事的工作岗位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培养与职业生涯相适应的技术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以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以弹性的课堂为特征,多种课程形态相结合的课程。
“项目课程”是教师(相当于教练)指导学生(相当于运动员),围绕着工作项目,进行学习、研究及能力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示高等职业教育从工作出发,按照工作的相关性组织教学的特色。项目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教学是老师要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学习和掌握技能,学生是被动的;项目课程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研究和训练,按照学生自己的思路完成项目任务,制作或分析研究一项产品。
项目课程教学的显著特征是将学生的学习研究过程、实施实践过程、强化训练过程三者有机的融为一体。具体表现为:工作项目与岗位的生产实际或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的课堂形式变的多种多样,集教师启发、学生操作训练、同学的相互交流、问题研究等为一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被激发,有利于高职教
学的顺利进行;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在项目制作或电子产品的研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进行创新;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综合的训练和提升;课堂的时间变的模糊并弹性,做的快的同学,可以自主安排、选择性的学习,做的慢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留下来继续做或拿回到寝室与同学研究后制作。
一般传统的专业教育,由于其培养目标要覆盖整个专业面,使得课程设置比较繁琐,并注重了学科的完整和系统性,致使职业岗位的针对性不够强。其主要弊端是:其一理论内容偏多,学起来困难,缺乏实用性,增添了学生学习上不必要的负担,同时挤占了实践技能训练的时间;其二,由于教学内容自成学科体系,致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间的联系被人为割裂,学习与应用相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其三,为了恪守学科的完整性,造成了课程间的相互重叠与交叉,呈现出教学中的不协调。
项目课程的开发原则上分为四步,开发的流程详见图1。
步骤一,进行工作岗位的市场调研,从而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要描述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要达到的预期行为结果,高职课程目标原则上定位为:各种职业岗位的技术实践能力。
步骤二,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即弄清楚某一岗位或岗位群包含哪些工作项目,以及完成这些工作项目需要哪些步骤。
步骤三,进行课程结构分析与项目课程的确定,把工作项目的划分作为课程边界划分的基本依据,项目课程要求按照实际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间的相关性设置课程及门类。
步骤四,进行项目课程的建设,主要含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的设置、项目课程教材的开发、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依据、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和学习情景的营造。
图1 项目课程开发流程示意图
1.项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以职业生涯的工作岗位为目标,以其工作内容为框架,以所需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学生与现代技术相适应的技术实践能力为主线。
高职项目教学的基本逻辑起点是基于工作,即从工作出发,选择其相关教育内容并确定相应技术,其逻辑起点重在工作需求,对应职业教育;从教育出发,选择相关的教育内容,以满足工作的需求并确定相应的技术,其逻辑起点重在储备,对应普通本科教育;以技术出发,选择相关的教育内容,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其逻辑起点重在手段,对应技工教育。
2.传统的高职教学是以“内容为中心”的,其建立在“指导要优先”的教育哲学思想之上,其特点可表征为:教师基于指导、教授和解释意义的“教”,教师是主动存在的,学生基于重现、接受和听从意义的“学”,学生是被动存在的;项目教学是以“情景为中心”的,建立在“建构要优先”的教育哲学思想之上,基于行动、制作和建构意义的“学”,学生是主动存在的,基于帮助、咨询和教练意义的“教”,教师是反应存在的。
3.创设学习的情景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项目课程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教师需要让学生有多种的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来实施学习的过程。“协作而学习”是建构意义的关键,因此,教师要积极营造学生的学习小组,进行相互讨论交流的情景,让学生在群体中共同探求各种不同的观点,协商突破各种学习的难关,使大家群体的思维与智慧为各个学生所共享,从而达到全体学生与教师共同实施“教与学”。
4.项目课程教学环境的要求是:有方便的实施训练(如搭建实际应用电路)的设施,以便建立感性和直观的概念;有合适的黑板能随时进行讲解和讨论,以便进行理论的深化;有多媒体设施,可以观察相关图像,分析制作情况;有具备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每班以22-28人为宜。
5.对学生学习评价以完成工作项目的情况为依据。可以分四级来考核:第一级由学生本人进行自我评价,占20%左右,第二级由各小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根据每个同学对本小组贡献的情况进行互评,占20%,第三级由教师对小组完成项目的整体情况进行评定,占30%,第四级对学生进行现场制作并回答提问,占30%。综合四级评定情况来确定每一名学生的本项目课程的学习成绩。
项目课程教学的实施流程见图2 项目课程教学实施流程。
1.关于对“工作项目”的理解,它可以是一项完整的工作过程(如一个电子产品),也可以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如一个模块电路),项目教学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只要它有利于高职教学,就可以看作为工作项目。小型工作项目对于初涉专业的课程来说更便于教学,到了教学环节的后期,需要整合更多的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时,采用大型工作项目才更有价值,也更适合于专业课程。
图2 项目课程教学实施流程
2.工作项目是否一定完全真实地来源于企业,工作项目不一定要求必须是真实的,只要能达到高职教学的要求,模拟工作项目也未尝不可。
4.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不仅仅是兴趣和赏析,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提高趣味性,但不能排除岗位群所必修的知识与技能。
3.从工作项目的选取,到项目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作不懈的专研和探索,工作项目选取不当将影响项目教学的教学效果。
4.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不仅仅是兴趣和赏析,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提高趣味性,但不能排除岗位群所必修的知识与技能。
5.小班上课,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教育的成本。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47-150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9-11
[3]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8):1-3
[4]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4
[5]李俊梅.电子信息专业项目课程的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8(5):83-84
[6]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17-18
[7]李俊梅.项目教学法在电路分析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