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鹏,王 肖,李 鹏
(1.海军工程大学,天津 300450;2.军事交通学院,天津 300161;3.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天津 300161)
海上战略投送能力,是通过海上运输手段将作战部队和物资运送到指定作战地区的能力,作为达成远离本土的战略威慑和决定可能发生的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对我军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事关国家利益的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建立统一指挥体制,是提高海上战略投送能力的制度保障。顺畅高效的指挥管理体制是组织战略投送的重要保证。如美军的战略海运司令部对其海上战略投送实施集中统一指挥,使战略投送与战役、战术军事交通运输的组织指挥形成有机整体,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战前部署和运输保障中发挥了快速高效的保障作用。由于我军建制海上投送力量薄弱,需要统筹使用军地海上运输力量,实行统一调度指挥,所以建立海上战略投送指挥管理体制,既要指挥战略投送部队,还要优先研究军地投送力量协调使用的组织指挥方式,形成对军地运输力量统一协调、统一使用的运行机制。其次要借鉴和采用现代先进的海上军事物流管理方法。由于海上战略投送对军事物资装备技术性能要求特殊,要求具有准确可靠的技术标准,在管理上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章程,并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来从事该项管理工作。提高投送的快速性、高质量性和作战准备效率。
建立完善动员机制,是加强海上战略投送力量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军海上建制战略投送力量还比较薄弱,借鉴国外战略投送力量建设的经验和我国实际,必须依靠动员地方民用力量来实现海上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我国人大刚刚通过了《国防动员法》,加之之前颁布的《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国防交通条例》,为海上运输力量动员提供了法律保障,将更加促进我国海上战略投送力量的建设发展。发展海上战略投送力量是国家和军队的行为,需要依法进行建设管理,在已有宏观法律规范的指导下,有关部门还应抓紧制定出台《战略投送力量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战略投送保障力量建设管理机构各部门的职责、相互关系、原则办法,民用运力动员调用程序以及经费补偿等,并依法做好各种方式的战略投送力量建设与管理,使我军海上战略投送力量建设有法可依,依法实施。
建立协调管理机制,搞好海上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顶层设计。无论是我国现有经济实力,还是当前海上战略投送力量现状,以及未来建设发展,都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避免在海上战略投送能力建设中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同时解决部分发展不均衡问题。通过建立相应的协调管理机制,成立各级管理机构,制定规章制度,全面指导海上战略投送力量的建设和发展。根据海军战略转型和未来海上作战需求,确立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式,科学制定我军海上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中长期规划[1]。
发展大型运输舰船,是提高海上战略投送能力的必然选择。海上战略投送,绝大部分物资装备均需靠大型远洋船舶运输。海上战略投送作为我军战略投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进行海上局部作战,预先集结部署和物资调运的主要运输保障渠道。发展和完善战略海运力量,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通过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使其不断得到加强和充实。在现有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优化资源,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主要是大力加强建制投送力量中大型远洋运输补给船舶的建造。大型远洋运输补给船舶运量大、航程远,远海保障能力强,是我军未来实施海上战略投送不可或缺的首选制式装备。例如:建设单艘航速快、单船吨位大、有综合补给能力、自卫能力强、有直升机平台等特殊要求的军事海运船只;完善主要运送补给品的集装箱船,调运作战装备的滚装船和运输燃油的油船及散装船等军事海运船只基本类型;以重点发展大型滚装船为重要手段,提高和增强战略海运能力等。
统筹民用运力资源,是提高海上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方式。我军建制海上运输力量薄弱,与实施海上战略投送要求相距甚远。而我国拥有一只庞大的海上运输船队,各类船舶数量众多,许多船舶都具有较好的军事适用性,是一支重要的海上战略投送后备力量。我们应该进一步理顺关系,在完善动员管理机制前提下,充分利用地方船舶运力。深入发掘国民海运潜力,制定周密的动员方案和加强改装预案,明确具体的动员方法和流程,力求为我军海上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提供有效的后备支援。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是发挥海上战略投送能力的基础平台。海上战略投送配套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港口码头及其装卸机械等,这些基础设施作为海上战略投送力量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对海上战略投送能力的发挥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港口设施是实施海上战略投送的基地,是组织海上战略投送的依托。着眼部队多点装载的需要,优化港口布局,达到每个装载地域有数个装载点,昼夜装载能力基本平衡。同时,着眼部队装备的建设发展,增强装载港口装卸机械吊装重装备的能力。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海上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方面。现代战争启示我们,传统的人才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全程贯彻实时保障的原则,大量运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运输装备,运用信息尖端技术实现了战略投送的全程可视化,在投送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管理,对设备的运用、维护等诸多方面上,都对传统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当前现代海上战略投送能力的建设就是要努力造就具备思想政治、科学文化、专业水平、身体心理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过硬,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新型管理技术人才。
区分层次,军地一体加快形成海上战略投送力量体系。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形成以地方为依托、以军队为主体的海上战略投送力量体系。首先以新时期军队转型为契机,加快发展海上战略投送拳头力量。重点建造具有机动能力、远航能力、快速装卸和综合保障能力的大中型登陆舰艇和综合运输补给舰船,使其成为海上战略投送的主力军。其次依托国防交通专业保障队伍,建立海上战略投送后备力量。重点选择规模大、数量多、船型适合、人员素质高的商船企业,将其纳入海上战略投送后备力量体系,为实施大规模、高强度、快速度的海上战略投送奠定基础。
抓住重点,切实贯彻国防要求增强海上战略投送运力。依托我国丰富的海运资源,重点对军事适用性好的运输船舶,切实贯彻落实国防要求,是最经济和行之有效的增强海上战略投送运力的一项措施。对民船的征用改装以滚装船、客货船、集装箱船为重点。滚装船可适合于装运坦克、车辆、装甲装备等;客货船生活设施完善,航行速度快,可改装为运兵船、医疗船,用于海上战略投送;集装箱船不仅航速较快,且船体中间不设甲板,可将主甲板改造为直升机平台或装载火炮使用。
贴近实战,通过实兵演练提高海上战略投送能力。紧贴未来海上作战需要,加强战略投送训练演练,是提高海上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建立健全海上战略投送训练制度及保障法,确立战略投送训练内容和检验标准,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规范其组织实施流程,使战略投送训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针对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特点,突出复杂海况、陌生地域、不良天候、复杂电磁环境等恶劣条件下的训练内容,科学合理的设置训练科目,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寻求突破,通过海外预置确保海上战略投送高效。通过在热点地区预置储备少量兵力和预储物资的海上预置力量,是在战事爆发,最短时间内花费最少且形成战斗力的最佳选择,美国发动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都证明了海上战略预置的优越性。而索马里护航就已经显现出我大型舰艇编队运用,在远洋保障的局限性。我国应在当前军事战略方针框架内,在有利的政治外交环境下,视条件加快海外战略预置的可行性,确保战略投送的高效快捷。尤其是在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利益地区,如前出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方向上的海上战略通道,可考虑利用与有好国家的外交协商和经济合作,使用国外保障基地或在适当地点建立驻泊点和补给点[2]。
与时俱进,完善经费保障保证海上战略投送能力形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富国和强军是统一在一起的。现阶段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应设立专款加快海上战略投送拳头力量建设。并且健全经费保障,建立海上战略投送民用运输力量建设和管理专项经费,对新建船舶贯彻国防要求的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对纳入海上战略投送后备力量体系的船舶企业,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在征召使用时,根据市场规律,及时足额的发放补偿经费,提高船舶企业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郑维山.对我军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思考[J].空军军事学术,2007(4):6-8.
[2]徐起,张楠.国家利益拓展与海上战略投送力量建设[J].后勤学术,2009(7):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