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的探讨

2010-12-31 19:41:05谷钢铁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8期
关键词:职工文化工作

谷钢铁

(中铁二院贵阳设计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1)

1 企业文化不是一种制度

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企业的管理制度,但企业的所有制度都是企业文化包涵的内容。它实际上是企业中全体职工在执行规章制度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很多企业把企业文化变成一些大同小异的口号和标语,但是仅仅凭借这种口号并不能真正体现出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只有把它物化为企业职工的行为习惯,它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让职工正确地理解制度的要求并养成自觉执行的好习惯是建设好的企业文化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企业必须主动地以企业希望的方式去教育和训练职工,甚至强行灌输给职工,才能避免职工被不正确的观念和习惯所影响。第一,要把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清楚地告诉职工,让职工准确了解企业的核心理念,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第二,要把某些错误的行为固化成职工头脑中不能触犯的“天条”;第三,要把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典型问题的处理方式告诉职工,提高他们把握和执行规章制度的能力;第四,通过反面事例,告诉职工错误行为对企业和个人造成的危害,进一步强化职工正确执行企业纪律的意识。在执行制度中,树立没有任何借口的理念,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2 企业文化必须让职工认同

根据企业文化实践的探讨,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得到职工的理解和认同。因此,在企业文化形成和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2.1 不断征求职工意见,让职工积极参与

我们在引入组织变革或再造时,往往忽略了对原有企业文化的考虑,没有考虑本单位固有的企业文化,而是一味追求、照搬别人的所谓好的企业文化,忽略了企业固有、职工已养成的好习惯,甚至片面认为企业文化是高层的“老板文化”。而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只有得到大家的认同,才算是有价值的企业文化。

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策划中,要不断征求大家的意见,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职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让大家产生文化变革的需求和动机,取得对原有文化糟粕和优势的认知,最后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

2.2 结合日常工作,让职工明确理念

一旦确定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就要把理念转化为行动。不能采取强压,要让职工先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进行讨论,明确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理念,每个人应如何改变观念,使自己的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然后结合企业文化,提出如何对工作进行改善和提高,包括工作的流程和方法等,使企业文化融入工作当中去。

2.3 以身作则,带头示范

企业文化的高层管理者,承担着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工作。企业文化不单单是为了激励和约束职工,更应该激励和约束的,恰恰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先把自己塑造成企业文化的楷模。作为企业管理者,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都应该从自己的工作出发,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和作风,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3 企业文化是新的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规章制度与我们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我们的“四大战略”、我们的制度包括操作规程,如果不以企业文化理念为支撑,就不能内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企业战略的实施要靠一个个的具体的阶段化目标的实现才能完成,企业的具体任务要依靠全体职工日常的工作才得以推动。大的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落实成各基层部门甚至是职工个人的工作任务后,离制定战略的最高管理者会有四个甚至更多的汇报层次,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保障,很难做到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基层职工所要面对的工作环境又不可能都是在战略和计划制订者所预计的范围内并已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程序,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支配他们按照战略制订者原有的宗旨和目标与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处理特殊突发事件,就难以保证战略计划的实施不发生重大的偏差。

只要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做到把企业的战略意图全面和准确地灌输和解释给职工,当经过分解后的战略任务变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时,职工以往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会自然地促使他们努力工作,尽力去达到工作任务所设定的目标。在人员不足或例外情况出现时,职工自然的反映是用自己加倍的工作进行弥补,不会把计划的不周作为自己推脱责任的借口甚至是以公谋私的机会。

4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升核心竞争力

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就象大海行船,到处是惊涛骇浪,稍不注意就会船毁人亡。把企业打造成一艘坚挺的战舰,就需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一种能力、一种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它首先应该体现为一种文化力,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创新、创造的源泉,是企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摇篮,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会在一定时期创造出奇迹;而且,这种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提炼出来的,是任何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它具有独特性。其次,在市场状况下,一个企业所具备的学习能力就成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不会学习就不会工作,也就无从创新和发展。第三,它体现为一种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只有创新才会发展,才会有突破。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也是一个创新过程,是思想观念、文化氛围和精神面貌的创新。第四,它还体现为一种实践能力。任何优秀的思想和计划都要靠行动来变为现实。拥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商海中击败竞争对手,求得长久持续发展。一个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必须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靠独特企业文化建立起一支优秀的职工队伍。企业的好坏主要是靠职工的形象表现出来的,有一支优秀职工队伍的企业也肯定是一家优秀的企业。

人的资源是当今社会的第一资源,人的建设是一个企业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培育具有优秀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职工队伍是铁路事业单位战略性规划的重中之重,企业文化建设正是要建立起一支这样的优秀队伍,从而培育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铁路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依靠不竭的动力,迎来铁路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辉煌明天。

5 企业创新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在《寻求优势》一书中指出:“成绩卓著的公司能够创造一种内容丰富、道德高尚而且为大家所接受的文化准则。一种紧密相连的环境结构使员工情绪饱满、互相适应和协调一致,他们有能力激发普通员工做出不同凡响的贡献,从而也就产生有高度价值的目标感。这种目标感来自对产品的热爱、提高质量、服务的愿望和鼓励革新,以及对每个人的贡献给予承认和荣誉。”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企业创新文化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效率取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而现代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本身要由诱导机制、激励机制、压迫机制和驱动机制等构成。其中诱导机制主要来源于创新收益和创新环境,激励机制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压迫机制主要来源于竞争压力和创新制度,驱动机制则由企业制度和企业战略等因素决定。而这些决定创新动力机制的因素,大都受到社会创新文化和企业创新文化的影响,企业创新文化通过影响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对企业技术创新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推动作用。

6 结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在从事生产与经营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企业形象、内隐于人们心灵之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建设铁路事业单位的企业文化,对于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张志鹏.企业文化选择与资源配置:激励理论的一个新视角 [M].企业管理研究,2005,6.

猜你喜欢
职工文化工作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工会博览(2022年34期)2023-01-13 12:14:16
职工书画
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12 08:53:44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谁远谁近?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上海工运(2017年12期)2018-01-22 05:40:37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中国工人(2017年2期)2017-03-10 05:43:30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