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间性”概念考辨

2010-12-31 17:27王怡周刘大年
中国科技术语 2010年6期
关键词:媒介主体文本

王怡周 刘大年

(1.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封 475001;2.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北京 100024)

媒介“间性”概念考辨

王怡周1刘大年2

(1.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封 475001;2.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北京 100024)

通过探讨媒介、间性、主体间性等概念的内涵,简单梳理了媒介间性的理论来源。并指出,媒介间性适用范围广泛,应作为一个术语被正式提出并推广应用。

媒介,间性,主体间性,媒介间性

一 何谓媒介

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媒介的内涵和外延也不例外。理解媒介当前的状态与发展轨迹便成了理解媒介间性的逻辑前提。

媒介的内涵从广义上来讲,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包括人)之间发生关系、建构关系的中介,《辞海》将其定义为“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这些关系可以指实践关系、物理关系、化学关系、医学关系、经济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认知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也包括关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模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媒介建构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万物因媒介而互动。”

媒介所充当的“中介”可分为两类:一是工具,如火车、电力等,这一“工具”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实践关系;一是介质、媒质,是“物质系统在其间存在或物理过程(如力和能量的传递)在其间进行的物质。如空气、水可以是声音传播的媒质”[1]。

从狭义上来讲,媒介主要指信息中介,即传播媒介。它在历史上主要有三种形态:(1)作为传播工具的人,如神使、媒人①等,这时的人 (或神)是传播的通道;(2)作为传播工具的物,如烽火、硝烟、军号、招牌,也包括各种文化文本及这些文本的形式表达技巧,此时的物是信息传播的符号;(3)技术性传播工具,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此时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媒介化延伸。

中国历史上,对媒介较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媒介主要与人相关,是社会关系和信息传播的中介,属于狭义的媒介内涵。如杜预:“公不由媒介,自与齐侯会而成昏,非礼也”,这是对《左传·桓公三年》中“会於嬴,成昏於齐也”的注解;“匪我愆期,子无良媒”②,这里单用“媒”字来表述媒介的含义,意指媒人。

西方的英文单词中,medium、media、agency、channel、vehicle、intermediary、instrumentality、forum、matchmaker、go-between等均有媒介之意。通常以medium/media来表述中文“媒介”的内涵,其与中文“媒介”的对应已经成为默契的文化惯例。media源于拉丁文medium,意指“中间”。雷蒙·威廉斯(RaymondW illiams)考证:“从 16世纪末期起,这个词在英文中被广泛使用,最迟从 17世纪初起,具有‘中介机构’或‘中间物’的意涵。”[2]这属于我们认为的广义层面的媒介。这一术语的技术性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强化,费斯克说:“它越来越被定义为技术性媒介,特别是大众媒介。有时它用来指涉传播方式,但更常用于指涉使这些方式成为现实的技术形势(比如收音机、电视机、报纸、书籍、照片与唱片)。”[3]这时其便是我们认为的狭义层面上的媒介。

英语单词media与中文“媒介”的意义并不完全重合。中文“媒介”与“媒体”是两个词,而media可以指媒介,也可以指媒体。有时两者也会混用,如“传媒”,既可以指“传播媒体”,也可以指“传播媒介”。两者都是中介,本质相同,这也是两者发生混淆的原因。两者也存在差异:(1)“介”更强调作为居间物,连接彼此的工具;“体”则有主体之意,更强调作为传媒的具体机构。(2)“介”比“体”更为抽象。“媒介”更倾向于“关系”的表达,而“媒体”更倾向于实体性的表现。(3)“媒介”可以有广义上的认识,而媒体常常是狭义上的理解。(4)“媒体”通常指大众传播工具,而“媒介”可以指大众、小众、分众的传播工具。由此可见,媒介内在地包含了媒体,媒介的外延更大。

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密切,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媒介对于文化来讲,就像麦克斯韦尔《热力学》中的“妖精”[4]对于整个系统一样,这个“妖精”并不主动做功,但能在热力系统中减少运动中“熵”的增量,从而促使系统实现平衡、有序、确定性的运动,有效控制热力系统;媒介并不是文化本身,但却能通过记载、传播文化内容,实现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繁荣。孔子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③中的“文”可以理解为书写媒介,也可以理解为文采、辞藻,而后者也是媒介表现形式的重要一部分,属于媒介传播力重要的构成部分。

美国传播学者梅尔文·L.德弗勒 (M.L.Defleur)认为传播媒介的阶段性发展与人类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甚至认为媒介的变迁决定着文化的演化。美国传播学者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的“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5]则说明了媒介对于社会在认识、精神、文化层面的巨大影响。美国传播学家唐尼 ·史契瓦兹 (Tony Schwartz)毫不夸张地将媒介加冕为人类的“第二上帝”。

二 “间性”流变

“间性”(intersexuality),亦称雌雄同体性 (hermaphrodism),本是生物学的一个术语,指的是某些雌雄异体生物兼有两性特征的现象[6]。“间性”目前被广泛应用到人文科学中,用来解释一些交互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出现了以主体间性为哲学基础的文本间性、复合间性、文学间性、语言间性、文化间性、网络间性、媒体间性、媒介间性等理论观点。

在西方现代哲学史上,很多学派都对主体间性做出过探讨,康德、费希尔、黑格尔、马克思等都对其有过论述。中国学者对主体间性的阐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体间性凸显于 20世纪,源起于近代主体哲学的深刻危机中,是对危机反思的产物,又称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主体通性、共主体性、主体间本位等。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首先提出“主体间性”的哲学范畴,之后海德格尔、哈贝马斯、巴赫金、伽达默尔、布伯等人分别从哲学、社会学、阐释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胡塞尔认为:“正如他人以身体存在于我的感知领域中一样,我的身体也存在于他人感知领域中;而且一般地说,他人立即会把我经验为他的他人,就像我把他经验为我的他人。”[7]“先验交互主体是绝对的,它是唯一自主的存在始基,所有客体性从其而来。”[8]胡塞尔的主体间性不仅强调“自我”“他我”主体的共存性,还有间性的重生性。

海德格尔称自我与他人同时显现出来的一种存在方式为“共在”,这也是主体间性所具有的最基本特征。海德格尔认为:“世界向来已经总是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他人的在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存在。”“此在本质上是共在。”[9]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中关于“我与他人”关系的论述,突出了主体间的交通性和互识性,其内涵就是关于主体间性的问题。他认为:“仅仅为了他人,通过他人的帮助下才展示自我、认识自我、保持自我。最重要的构成自我意识的行为,是确定对他人意识的关系。”[10]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主体间性存在内在的相通:“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际。”[11]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中也体现了主体间性的思想:“‘自我’是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凸显出来的,这个词的核心意义是主体间性,即与他人的社会关联。唯有在这种关联中,单独的人才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而存在。离开了社会群体,所谓自我与主体都无从谈起。”[12]他对主体间性这样论述:“纯粹的主体间性是我和你 (我们和你们),我和他(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对称关系决定的。对话角色的无限可互换性,要求中心角色操作时在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拥有特权,只有在言说和辩论、开启与遮蔽的分布中有一种完全对称时,纯粹的主体间性才会存在。”[13]

德国宗教学家马丁·布伯认为:“精神不在‘我’之中,它伫立于‘我’与‘你’之间。”[14]他从“我 -你”关系出发建构他的对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的“千高原”与“块茎”理论展现了其间性思维模式。“‘千高原’指‘一个充满差异与联系的大千世界’,‘块茎’指‘一切事物变动不居的复杂互联性’。”[15]上述学者们对主体间性阐述的角度、观点存在一些差异,但他们共同的哲学生成背景使他们表现出哲学立足点上的不谋而合。主体间性已不仅仅是一种哲学理论,更成为了一种可以被广泛应用的思维范式。

文本间性,或互文性是克里斯蒂瓦在 20世纪60年代一篇关于巴赫金的论文中提出来的。文本间性是指“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其他诸文本的复合体之吸收与转化”。[16]文本间性实际上是主体间性在语言和话语实践之中的反映,克里斯蒂瓦认为一切文本都是“互文本”,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进行消化、吸收、改编与翻新的结果。克里斯蒂瓦和托多罗夫通过对巴赫金“对话”思想的“误读”,阐发出“互文性”理论。德里达解构的是“结构”的封闭与不足,这样便倡导一种流动的、交互的文本关系。

刘悦笛从主体间性与文本间性的概念引出了文学活动中的“复合间性”:“所谓文学的复合间性,意指在‘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之间的‘间性’。”[20]它兼具了“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的特质,同时,又是超逾了这两种间性的更高的“间性”结构。“由于,文学‘复合间性’是由‘作者→文本’与‘文本→作者’的互动,‘读者→文本’与‘文本→读者’的互动共构而成的,而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都具有‘主体间性’,文本也是被置于‘文本间性’的视野内的,它们共同形成的网络结构亦成为一种具有交互性的对话体系。”“可见,文学的‘复合间性’既不属于‘文本间性’,又不属于‘主体间性’,而是介于两种间性对话和交往的中介场里面,是‘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的辩证统一、交互运动和‘再度间性’。”[17]

邱国红认为:“在文学间性的构成形态中,文化间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既基于语言而又超越语言的隐形间性。它既涉及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主体间的对话,又引发对文本生成和意义生成两方面的重新阐释。”[18]将西方哲学中的“主体间性”应用到文化领域便是“文化间性”。“文化间性”最早由哈贝马斯继主体间性、语言间性后提出的文化哲学术语。王才勇认为:“文化间性 intercultural的本义指不同文化间交互作用之内在过程,正在此过程中,凸显了每一种文化引起多方关注的间性特质(即在与他者相遇时或在与他者的交互作用中,对方获得了由原文化的间性特质变异或意义重新生成而来的新的文化意义。”[19]对文化间性国内论者还有别的看法:“文化间性体现了从属于两种不同文化的主体之间及其生成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18]“文化的主体间性是指文化交流中主体与其环境对理解异质文化有深刻的影响。”[20]“文化间性指国际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可交流性。”[21]他们的理论基础还是主体间性。

黄鸣奋提出了网络间性的概念:“‘网络间性’同样可以被称为‘互网络性’(internetivity)。”“如果‘网络’仅仅是抽象的、大写的、同质的、单一的,那么,或许不存在网络间性问题。如果‘网络’是具体的、特指的、异质的、多样的,那么,对网络间性的研究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如果说主体间性哲学主要关心主体之间的关系、文本间性理论主要关心文本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被网络间性理论取为重点的是网络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说:‘网络间性’实际上就是 Internet的理论概括。”[6]黄鸣奋还提出了媒体间性:“各种不同性质的媒体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媒体间性 (media-textuality)。”[22]他从“媒体技术间性”“媒体信息间性”“媒体社会间性”三个方面探讨了我们的“媒体生态”,即媒体环境和当前媒体环境下的艺术。

三 媒介间性

王振铎、刘大年在编辑学研究中根据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提出了媒介间性的概念:“我们编辑学研究的既是创构大媒介(包括出版物、影视物、网络与手机荧屏显示物等)、传播大文化的课题,就理应创造一个新的学术术语‘媒介间性’或‘媒体交互性’,并作为普通编辑学的一个关键词,来概括我们对‘媒介’这个麦克卢汉式的命题的理解,及其规律性的阐发。”[23]王先生在 2010年 5月南京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出版学术会上提出:“在人类生活交往于其间的全部媒体结构,或媒介环境中,各种不同媒介之间内涵着并演化着一种最本质的交互关系,即媒介间性。多种媒介及其结构之间互补互动,交叉演变,共同推进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交互其间的则是古今各种出版文本的文化内容,以辗转模因(meme)的传播方式复制和创新,继承和发展。”有日本学者在会上提出,媒介比媒体外延更大,更能表达其学术意义。其后,王先生将媒介间性的英文形式也确定了出来——“inter mediationality”。

韩国出版学会副会长,金浦大学教授南奭纯认为:“在数字时代,出版媒体的繁荣在于回顾出版的本质,正确树立整体性的多媒体交互观念,在这个过程中,编辑学及出版产业仍将持续发展并走向更新的未来。出版是使所有媒体开拓发展的原动力。出版内容正是一切新媒体所接受、吸纳的原始内容。出版内容为一切新媒体的创立,提供了可能性和基本条件。基于出版的内在本质,在此基础上,构筑整体性文化结构的前提下,文化产业必须形成反映消费者需求的跨媒体 (cross-media)需要。”[24]南奭纯先生将其称为跨媒体 (cross-media),其内涵与王先生的媒介间性不谋而合。

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提出“补偿性媒介”[25](remedialmedium),讲的是新媒介都是对旧媒介的补偿,其内涵与媒介间性也是相同的。

媒介间性 (intermediationality)可以解释同种媒介的关系:一本书与一本书之间,一部电影与一部电影之间;也可以解释不同媒介之间的关系:一部电视剧与其同题材的电影、小说、动漫等;还可以来描述古今中外新老各种媒体的交互:古本图书和历史中各版本的小说、近代的光碟、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等。是一个适用范围非常广,有必要提出来的意指主体间性在媒介中的应用的术语。

注释

①史上对媒人的称呼有:媒妁、媒婆、媒妇、媒主、媒伯、媒保、媒证、媒姥、媒妪、媒媪、媒介婆、媒稳婆等。

②见《诗经·卫风·氓》。

③《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仲尼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般学者理解为:说话、写文章要讲究文采、辞藻,否则就不能行之久远、传之后人。这里则从符号学角度做出新的解释,是说人们只用口头语言去讲话、交流、传播思想,而不用文字去书写、刊刻,不把所言之志用文辞记录下来的话,就不能行远、传久,广泛传播。言指口头语言,文指符号文字。

[1]《辞海》(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138.

[2]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语汇 [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99.

[3]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2版.[M].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61-162.

[4]王振铎.编辑学原理论 [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9:144-145.

[5]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 [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75.

[6]黄鸣奋.网络间性:蕴涵创新契机的学术范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84-88.

[7]胡塞尔.生活现象学[M].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扎哈维,胡塞尔.先验哲学交互主体性转折[J].哲学译丛,2001(4):2-9.

[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李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10]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11]巴赫金.巴赫金全集 (第 5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2]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36-337.

[13]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4]马丁·布伯.我和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15]麦永雄.后现代多维空间与文学间性[J].清华大学学报,2007(2):37-46.

[16]周宪.超越文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7]刘悦笛.在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之间[J].文艺理论研究,2005(4):64-69.

[18]邱国红.文化间性的例证:中国诗歌审美范式对美国诗歌创作的影响[J].云梦学刊,2005(1):96-99.

[19]王才勇.文化间性问题论要 [J].江西社会科学,2007 (4):43-48.

[20]夏莹,靳凤林.文化交流的主体间性及其原则 [J].浙江学刊,2002(6):12-14.

[21]韩红.文化间性话语中语义研究的自我理解[J].外语学刊.2004(1):67-72.

[22]黄鸣奋.媒介间性:数码时代的艺术探索 [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4(4):1.

[23]王振铎,刘大年.编辑学 60年的学术发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1):113.

[24]南奭纯.出版内容的跨媒体创新之路[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46-149.

[25]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On the Conception of Inter mediationality

WANG Yizhou L IU Danian

W e sorted out the theore tica l sources of inte rm ed ia tiona lity by exp loring the concep tions of m ed ia,inte rsexua lity,inte rsub jec tivity e t a l.Based on this resea rch,the authors think tha t inte rm ed ia tiona lity can be used w ide ly in academ ic s tud ies,and should be offic ia lly p rop osed and used as a te rm.

m ed ia,inte rsexua lity,inte rsub jec tivity,inte rm ed ia tiona lity

N04;G20

A

1673-8578(2010)06-0045-05

2010-11-01

王怡周(1985—),男,河南偃师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方向研究生,研究方向:编辑出版学、新闻学。通信方式:lantiandede@yahoo.com.cn。

猜你喜欢
媒介主体文本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