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多元经营取得成功

2010-12-31 03:35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0年1期
关键词:铝型材中亚散热器

“采暖中国·走进名企”系列宣传活动报道——

中亚公司的发展成果

关惠生:中亚公司是一个发展很有特色的企业,他们从采暖散热器产品的生产到专用加工设备的制造,最近又生产铝型材,可以说,中亚企业多元化经营每一步都非常成功,而且发展非常快。我们今天来就是要全面探讨其中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请杨华杰总经理介绍一下。

杨华杰:任何一项成功的秘诀都离不开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从最初生产的铜铝复合散热器到研制开发专用加工设备,去年又开始生产铝型材,我们的理念一直遵循 “稳、准、快”的原则。因为刚开始企业比较小,无论从经济、人力、财力等都比较弱,因而一定要求稳。但求稳不一定不敢冒险,在求稳的同时还要大胆,要有创新精神。准,就是要对新产品、新项目一定要看的准,要充分调研并与行业专家、领导共同探讨。如:铜铝复合专用加工设备,就是在牟灵泉研究员、张双喜教授的指导和探讨下才实现的。快,就是要看准的产品项目要抢,必须尽快上马投产,抢占市场,占有市场份额。再如2005年原材料价格上浮非常大,在3月下旬铜管价格为5.2万元左右,当时公司董事会经过讨论感觉铜管价格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就立即与铜管生产厂家签订120吨铜管加工合同并预付30%定金,结果在5月8号铜管价格就涨到了7—8万元,而我们公司的铜管价格仍在5.2万元左右,仅此一项3个月就获利240万元。这就是直到现在我公司铜铝复合散热器生产与市场一直保持长盛不衰的原因,也是行业内仅有能坚持下来的专业生产铜铝复合散热器的厂家。2006年来,公司外购铝型材成本价格一直上涨,要想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在采购环节把价格降下来是不可能的,经过论证,汇集多方厂家经验,大胆设想,筹建了铝型材生产线。从筹集资金扩建厂房,到设备试车成功,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

王贺:请问杨总在企业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工厂的规模与管理、企业的创新、设备的研发等方面与最初比较有那些变化?

杨华杰:原来的工厂占地面积8亩,厂房面积1000多平方,现在的工厂占地面积60多亩,厂房面积11000多平方,最初职工人数30多人现在发展到180多人。原来只生产钢制散热器,仅有几台磨光机、电焊机,全部为手工操作,现在我们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成功研发出铜铝复合散热器产品并有几十台自发研制的专用设备,2007年投产两条铝型材生产线,总投资800多万,年产值在6000万左右。

汝亚楠:现在中亚企业散热器市场规模发展得怎么样?年产值多少?

杨华杰:现在中亚散热器市场规模发展的较快,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高。企业产值以每年2000万元的速度提升,2005年产值为4000万元,2006年为5500万元,2007年则达到了8000万元,其中散热器产品为6000万元,铝材产值为2000万元,2008年预计产值过亿,其中散热器预计为7000万元,铝材将达到3000—4000万元。

崔马换:企业获得了哪些荣誉?品牌、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

杨华杰:我们为轻型散热器的发展做了一些贡献,行业也给予了我们很多的荣誉,铜铝复合散热器2001年6月15日通过山东省省级产品鉴定、2001年6通过建设部科技成果评估并获国家专利,2002年7月我们又获得了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颁发的采暖散热器行业的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突出成绩奖”。

2003年6月10 日,铜铝复合散热器应用技术被国家建设部列为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2004年7 月被建设部住宅发展促进中心列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选用产品。

2004年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评为先进单位,并获得国家散热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检产品证书。

2005年获得山东省 “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东省建设机械百佳诚信企业,山东省散热器行业十强企业。

2006年获得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颁发的全国散热器行业优秀企业奖状。“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名牌产品”、 “节能产品奖”、 “产品创新奖”、 “自主创新奖”。

2006年10 月我们生产的铜铝复合散热器荣获“产品质量国家免检”称号。

作为国内首家生产铜铝复合散热器的企业,我公司参与起草了山东省以及国家铜铝复合散热器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崔马换:企业家思维的特色,决定企业的发展路径和风格, “稳、准、快”,正是以杨华杰总经理为核心的中亚企业的风格。可谓集合了中亚人的智慧精华,也折射出了公司高层的战略思维和眼光。稳,造就了中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辉煌;准,是稳的需求和延伸,失误必然造成动荡;快,是对两者的自信在行动中的反映。

甄吉玲:品牌和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而荣誉是对企业最好的肯定,一份份的荣誉向我们展现着中亚的实力,同时也反映了中亚多年来为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的贡献,这些荣誉的获得与多年来兢兢业业的执着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王贺:发展是硬道理。企业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只有发展才能战胜困难。中亚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平稳而快速发展,可以说自主创新对中亚企业先进生产技术及企业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骄人的业绩面前,杨总作为中亚的掌舵人能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意识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才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加大创新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中亚能利用社会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不断地变革与创新中,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和特色,探索中亚自己的生存之路、发展之路、做强之路。

设备、散热器、铝型材

关惠生:中亚公司生产的专用加工设备,为铜铝复合散热器工艺技术在行业内做出了突出贡献。请杨华杰总经理谈谈当时研发的初衷、过程及其成果。

杨华杰:当时铜铝复合散热器是一种新产品,国内生产厂家很少,也没有什么产品专用生产设备,加之工人较少,全是手工生产,生产效率比较低,质量也得不到保证。我们就想研制几台设备自己用,改进一下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当时就抱着这个目的。由于自身实力较弱,在研发过程中就选择了联合其他厂家及大学院校共同开发,如豪迈科技公司及南京工程学院等。2002年8月份第一台联箱管自动开口翻边机床研制成功,紧接着我们又开发了自动胀管机、螺纹胀管机、自动下料锯、自动焊接机等。设备出来后业内不少朋友厂家听说后要来参观考察,考察完后想买我们的设备,当时我也比较保守,认为别人买去是否会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经过一番考虑后认为卖给别人,是会增加竞争对手,给自己增加压力,但这样可以逼着自己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完善,保证自己的领先优势,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当时也没想到,这几台设备会给散热器生产行业带来这么大的促进作用。最近这几年生产这种设备的厂家不断增加,就是中亚带动起来的。

崔马换: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中国传统生意经至今还熠熠生辉。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高度发达, “一门绝活吃一辈子”的想法显然成为一种沉重的传统保守思想,只要产品已进入市场,就很难保守得住 “秘籍”了,何况我们国家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还不是那么有力。高明的企业家才懂得,创新,才是领跑市场、超越竞争、进入蓝海经济的唯一策略,也是品牌生命的源泉。中亚能在貌似密不透风的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又能像漫不经心却又精明剔透的 “米奇”,总能脱颖而出,诠释的就是创新的价值。

甄吉玲:怎样正确认识竞争?竞争不一定带来利润的降低,反而会更加激励自己增强自身实力不断改进,从而在竞争中独占鳌头,获利更多,且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在这方面杨总正确把握这一规则,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具有向新事物挑战、拓展新领域的超人能力,去推动中亚大步前行。

探密中亚多元化经营成功之道

关惠生:两次向多元化方向迈进。我们想了解一下中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之道。

杨华杰:我们的经营理念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做到走一步看三步的策略: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我们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敢于冒险,敢为人先。

王贺:中亚的多元化经营,现在主业是什么?在管理上你们是怎样解决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的?

杨华杰:现在主业依然是铜铝复合散热器、铝型材生产线,齐头并进,铝型材为散热器服务,多元化经营。在管理上铝型材产品是单独法人单位,管理上两个单位一套班子,单独核算。

崔马换:采暖散热器产业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上中下游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并且激烈竞争。那么,中亚作为后起者是怎样突破重围,脱颖而出的?

杨华杰:开始,公司的规模小,产品品种比较少。1999年公司有员工50多人,公司人力、财力比较弱。考虑到品种过多,人力、财力会比较分散,几种产品都干不好。公司领导班子经过再三研究,决定集合公司一切人力、财力专门生产铜铝复合散热器,做好专业的,才是最好的。跟打仗一样,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事实证明这条路是对的。到2006年底,企业在规模、人力、财力都有了大幅提升。随着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原材料铝材的用量逐年提高,公司决定上铝材厂,这样材料价格不再受别的厂家控制,质量也能得到保证,我们从立项到开工只用七天时间。

崔马换: “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策略,不是中亚的独创,很多企业家都懂得。但是,除了我们行业几十家前卫企业,有几家企业做到了?在我们行业上千家企业中占多大比例?那么,问题出哪儿呢?那就是基于对创新价值的认知不足,因而没有创新的动力、创新的勇气、创新的投入,自然也就没有创新的智慧了。中亚就是在创新中不经意间走上了多元化经营之路,取得成功。

王贺:以扩大企业产品市场范围为特征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后的自然选择,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出现的现象。中亚企业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自已的主业开展多元化经营,这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的今天,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的 “求变”。从今天中亚所获得的成绩,可以说多元化经营的成效令人刮目相看,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

中亚企业怎样赢得良好的人脉

关惠生:杨华杰总经理在行业里很有人缘。我想这是企业步步成功和多元经营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请问杨总是这样吗?

杨华杰:是的,这是一个方面,我们这个企业步步成功和多元经营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首先成功的因素离不开行业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们的帮助、支持;其次,诚实守信是我们中亚员工最基本的理念,以产品质量赢得市场,以诚信吸引客户,以品牌体现价值,以科技创新为前提,以优质服务实现合作的经营理念。

王贺:你当初带着自己的美好梦想,从邦泰企业里出来办企业,但是你们两家关系却一直挺好,这种关系超越了一般企业 “人走茶凉,反目为仇”的常规,有一种友谊与和谐在里面。那么,你是如何处理和邦泰夏总之间关系的。

杨华杰:我当初从邦泰出来,并不是存有矛盾分歧,主要想试试自己的能力,干一番事业。夏总是我的老领导,我一直很尊重他,与夏总的关系一直很好,不论在市场方面还是人际关系方面都一样。我们两家的产品不存在市场冲突,当初我们停产钢制散热器转产铜铝散热器也是想回避两家竞争。包括现在他们上压铸铝线,而我们回避后就上铝型材,之间都不会有市场冲突。所以我们之间不存在 “人走茶凉,反目成仇”这种关系。

崔马换:另外,听说前年初暴风雪雪灾你们也受到了冲击,厂房被压塌了,损失很惨。中亚企业又是如何重新振作起来了?请你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杨华杰:2005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我们企业,大雪顷刻之间把我公司新购买的4500多平方米的钢筋厂房全部压塌,设备砸坏,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全公司员工心痛不已,这是前几年的成果和心血啊!灾后厂房的重建工作真是困难重重,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临企业给予指导,社会各界及同行朋友纷纷慷慨解囊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并来企业给予鼓励,尤其是正月十四肖曰嵘教授和吴辉敏副主任来厂看我们,对我是莫大的鼓励,让我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正月初八上班,我召开了全体员工动员大会,面对倒塌的厂房,148名员工顶着寒风站在雪地上,有许多员工都哭了,此时此刻我深知企业发展到今天是来之不易的,倍感自己的责任重大,我不能让大家失望。当时我就讲: “房子是人盖的,现在我们148名员工一个也没少,只要有了人,我们还有什么干不成的,我们要振作起精神!重建我们的厂房,实现中亚的辉煌”。面对灾情我们没有辜负各级政府、领导、同行朋友、全体员工的关心与支持,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公司员工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表现出了空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生产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员工们冒着严寒有条不紊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一人叫苦叫累,真是感天动地!公司员工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斗,两座7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拔地而起,车间安装了自动化生产线,客户纷至而来,经营效益大幅提高,公司得以迅速发展。前来考察的客户比往年都多,而且大家很感动,北京、西安等地的客户毫不犹豫把订单给了我们,实际上是对我们中亚灾后重建提供了经济支持。

王红:你是怎样赢得行业领导、同行、和客户支持的?

杨华杰: “以人为本,诚信经营”,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经营理念。做好这一条,我想还有什么做不好的呢。

崔马换:听你讲这些故事,和业界对你的评价,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多元化经营反映了你独具特色的商业精明性,而厚道的为人又为你赢得了良好的人脉,良好的人脉反过来又促进了你的多元化成功之路。你说是这样吗?

杨华杰:虽然说是这样的,但是离不开行业领导、社会各界领导、行业内朋友的鼎力支持。

崔马换:人脉即钱脉。这是一个培训大师在讲人际交往的价值时讲到的一句经典话。虽然有点太露骨,但也反映了人脉关系在现代市场关系中的重要性。其实,从中亚故事中可以看得出来,人脉,绝不仅仅是钱脉,而是有很多很多的精神、文化效益在里面。西安、北京那么多客户,平时肯定摆足了甲方 “尊者”的姿态,当面对供应商这样的惨状时,理应怀疑其供应能力,应该能够感觉到订单风险的降临罢。但是,没有,甲方而是更有信心把订单交给了中亚。这,与中亚平常累积的品牌效应没有关系吗?与企业精神文化形象没有关系吗?因此,人脉经营应该纳入品牌经营元素中去。

甄吉玲:这就是杨总在经营思想方面的过人之处,超越了一般人的思维方式,另辟蹊径,首先从根本上避免了矛盾的产生;加上杨总本人的真诚和个人魅力,我想与邦泰 “和平共处”是很正常的。同时我也很叹服于杨总当初想要实现自身价值并付诸行动的那种魄力,正是由于当初的敢想敢做,才让我们看到了今天中亚的辉煌。

宋为民:看了中亚企业的事迹,以及大家的评论,觉得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情况。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中亚企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挖掘企业的潜力,以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了多元化品牌生产和经营。中亚企业确实在铜铝复合散热器专用设备研制方面对行业工艺提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还有平时行业的一些展览、会议等活动,中亚企业都是热情支持和参与者,表现了企业高度的行业责任感。中亚投巨资研发的铜铝复合散热器及其设备,完全可以独家享用,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对委员会向全行业推广却大力支持,这真是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从企业整体发展来看,中亚企业既是诚信厚道的,也是精明过人的,反映了企业的独特风格。

采访小组

领 队:宋为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兼采暖散热器委员会主任

介 绍:杨华杰,山东高密中亚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持人:关惠生,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副主任

成 员:王 贺,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

委员会工程师

崔马换,中国暖文化传播中心编辑

王 红, 《散热器直通车》月刊编辑

甄吉玲, 《现代暖通》杂志编辑

《家天下网》

赵思慧经理 李媛媛编辑记者

姚瓒视频编辑

时 间:2008年6月25日采访

地 点:山东高密中亚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会议室

猜你喜欢
铝型材中亚散热器
◆ 散热器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 散热器
散热器
◆ 散热器
一种嵌入式半空心铝型材分流模结构
一种新的大方管铝型材挤压模结构
一种铝型材上模整体镶嵌式分流模结构
中亚速览
光伏铝型材檩条机械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