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钢筋相比,竹签的强度差着十万八千里。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论述,足以证明市民的担忧并非多虑。“竹签在混凝土验收规范中基本属于杂质”等权威结论,令人触目惊心。
合肥有市民爆料称,该市一些建筑工地上发现成堆的“竹签垫块”,混凝土里面穿的不是钢筋而是竹签,这种垫块用手一掰就断。记者走访发现,事实果真如此。建筑质量监督部门的人士表示:用竹签做垫块简直不敢想象,必须查处。(9月1日《信息时报》)
早些年,一首《冰糖葫芦》红遍大江南北。歌中唱的“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让人备感温馨甜蜜。可是这高楼大厦要成了“竹签儿穿”,公众的感觉只能是如鲠在喉。
和钢筋相比,竹签的强度差着十万八千里。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论述,足以证明市民的担忧并非多虑。“竹签在混凝土验收规范中基本属于杂质”等权威结论,令人触目惊心。当然,建筑企业对于竹签代替钢筋的后果,也是一清二楚。开发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背后,是赤裸裸的商业利益驱动。眼睛盯住诱人的利润,自然就放掉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所谓的商业道德更是被抛在脑后。与原先使用劣质钢筋相比,竹签代替钢筋彻底撕掉了最后的伪装,剩下的只有“钢丝绳上跳芭蕾”赌博式的狂欢。
显然,竹签垫块公然“登堂入室”,说明建筑市场监管出现了不小的问题。记者采访时,竹签垫块作坊老板称,“现在哪有放钢筋的啊,都是竹签穿着的,插钢筋的太贵了,很少有人用”。当竹签代替钢筋几成公开的秘密,相关部门为何丝毫没有察觉?市民爆料又一次跑在了部门监管的前面,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在高房价时代,一套房子往往要穷尽工薪阶层一生的积蓄,更与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近年来“楼脆脆”、”房歪歪”你方唱罢我登场,早已使房屋质量成为谈之色变的敏感词汇,不要再让“钢筋门”牵动大众脆弱不堪的神经。在房地产市场供需双方的博弈中,作为“第三方”的监管部门必须担负起职责,惩戒不法商家,维护群众利益。
本刊简评:
就在瘦身钢筋,竹签钢筋被曝光后的第二天,又传出一则消息:新西兰南岛4日凌晨发生里氏7.1级强震,但截至4日晚尚未听说有人员死亡。许多门户网站都把这次强震当做“一般新闻”处理,请下“头条”——不管是《后天》还是“后年(《2012》)”,都让我们见惯了灾难,习惯了死伤,连区区矿难都能酿成重大伤亡,何况连专家都“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这次强震很“一般”。
真的“一般”?专家分析,这次强震的“零死亡”奇迹应归功于新西兰政府对建筑物的安全标准和抗震能力规定得非常严格,对“豆腐潼”工程等质量不合格现象都有极其严厉的惩罚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