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和锡都是金属,”保罗叔叔继续说,“它们是重而发亮的物质,可以耐得住锤子的打击而不破裂,具有很好的延展性。世界上还有许多种物质与铜、锡一样,具有光泽和很好的延展性。它们大部分很重,也有轻的,颜色也不相同,有的较软,有的则坚硬。这些物质属于金属。”
“那么很重的铅也是金属吗?”爱密儿问。
“铁也是吗,金子、银子都是吗?”喻儿也问。
“是的,那些都是,但还有许多其他的物质也是金属。它们都有一种特殊的光泽,叫做金属光泽,但这些光泽的颜色是有区别的。铜是红色的,金是黄色的,银、铁、铅、锡都是白色的。”
“恩妈晒在太阳下的烛台是黄色的,很耀眼,它是金子吗?”爱密儿问。
“不,我的好孩子,你的叔叔买不起这样贵重的东西。它是黄铜做的。人们要改变金属的成分与颜色时常把两种、三种或更多种的金属混合起来使用。他们把几种金属熔合在一起,制成另外一种与原来的金属不同的新金属。例如,把紫铜和一种叫做锌的白色金属熔在一起,便成了黄铜。那种锌便是做成我们花园里的喷壶的物质。黄铜的颜色就不再是紫铜的红色和锌的白色了。烛台的质地是紫铜和锌合起来的,所以它是黄铜不是金子,虽然它的光泽看起来是黄色的。金子是黄而闪烁的,但黄而闪烁的并不都是金子。在上一次镇上的集市里,有人卖假金戒指,它的光泽确实可以骗人。假使是金子,那将是很值钱的,但他只卖几分钱,所以那些金戒指是假的,是用黄铜做的。”
“颜色和光泽既然相同,那么人们怎么来分辨金子和黄铜呢?”喻儿问。
“可以用秤。金子比黄铜重得多,在常见的金属中,它是最重的。然后依次是铅、银、铜、铁、锡,最后是锌,锌是最轻的了。”
“你刚才告诉我们,”爱密儿插嘴说,“要熔铜,一定要用一座火力极猛烈的火炉。我想并不是每种金属都能像铜那样耐得住火的,因为我想起你给我的小铅兵遇难的事儿了。去年冬天,我把他们排列在不太热的火炉上。我一没留心,兵队消失了,聚成一条熔化的铅流滚下来。我只营救出六个炸弹兵,而它们的脚都已经没有了。”
“还有一次恩妈不小心把灯放在火炉上,不一会儿像指头般大的锡不见了。”喻儿补充说。
“锡和铅都是很容易熔化的。”保罗叔叔说,“我们炉子里的温度已足够熔化它们了。锌也不需要费多大力气便能化掉,但银、铜、金,还有铁,则需要极其猛烈的火力才能熔化,这种火力我们光靠炉子还达不到。铁比别的金属耐用,所以对我们很有用处。
“铲、钳、炉格、火炉都是用铁做的。这些东西时常和火接近,但不会熔化,甚至不会变软。要弄软铁以便容易用锤子在砧墩上敲打出东西,铁匠要尽量地把铁烧红才可以。倘若他敲不动时,还得放回炉子里再烧,他要将铁熔化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