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2010-12-29 00:00:00
中欧商业评论 2010年5期


  英雄式领导并没过时
  
  有研究者将领导力细分成四种类型:有职权的英雄式领导(positicnal heroic)、有职权的后荛雄式颁导(positional post-heroic)、无职权的英雄式领导和无职权的英雄式领导。
  英雄式领导往往兼具杰出的领袖气质和明星气质,运筹帷幄,不在乎员工的评头沦足。近年来,英雄式领导貌似已经过时,后英雄式领导(post-heroic leadershlp)时代悄悄兴蛊。荚雄式领导是决策的制定者,往往利用职权做出各种单方面决定;而后荚雄式领导则引入了团队合作和团队情神,领导者只是决策的推动者。
  如今知识型劳动者不再满足于过去只听命做亨,更喜欢直接参与决策制定的过程。过去那种命令式的领导风格不再奏效。但这是否意味着,英雄式领导已经风光不再?研究者不这样看。研究者认为,尽管如今纷紛提倡后英雄式领导,但人们很容易忽略了这种领导方式的弱点——紧急情况中,企业需要领导人当机立断的勇气和魄力。因此在复杂的企业环境下,领导者要兼具英雄式领导和后英雄式领导的长处于一身。
  英雄式领导能够在紧急时刻展现威信。如今人们对英雄式领导者的批评越来越多,原因不仅在于领导者的能力较之过去下降,还在于人们对领导人的期许更高了。因为较之过去,如今的生活节奏更快、变化更迅速、环境更为复杂,人们更期待领导者有能力带领大家渡过难关。
  有职权的后英雄式领导能够意识到团队共同制定决策的权力和共享理念的优势,他们不是独自做出决断,而是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决策的制定,比如他们经常这样发问:你认为问题的关键在哪?你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你比较倾向哪个方案,为什么?你要如何执行你的计划?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
  而无职权的英雄式领导者,例如马丁·路德·金,同样也是当前需要的领导者类型。这类领导者具备敢于叫板权威的勇气。他们往往没有实权,却有勇气为自己的信仰担当风险,主要依靠自身的影响力提出建议,促进企业往新的方向发展。这种类型的领袖通常被称为“非正式领导者”。
  任何级别的领导者都可以成为上述四种类型的领导者之一。在不同的场合和条件下,学会变换不同类型。例如,当企业需要突破创新、改变方向的时候,可以尝试展现无职担的英雄式领导力,挑战权威,让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小时薪水”更能带来幸福感
  
  金钱能使人快乐,而按小时支付薪酬的方式更能够让员工倍感幸福!斯坦福大学的学者发现,按小时支付薪水和员工的聿福感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因为这种支付方式更能时刻提醒员工自己工作的价值性。
  研究者解释说,如果按小时支付或者计算工酬,会令人用金钱来衡量和评估自己工作的经济价值。也就是说,时间被视为金钱,金钱显得更有价值,因此所得和幸福感之间的联系就变得正相关。赚得越多,幸福感越强。
  研究者比较了美国和英国的收入情况,对比了按小时支付薪水与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按小时支付薪水的员工幸福感大大高于按月支付薪水的员工。研究者让参与者回答诸如“我满意我的生活”或者“你是否感到不幸福和沮丧”等问题后发现,按小时支付薪水的方式还影响到了工作之外的生活,能够改变他们对金钱,时间和幸福感的看法,可见,企业如何支付报酬给员工也是一门学问。
  
  别在顾客面前批评员工
  
  有40%的消费者,每个月至少会有一次在诸如饭店、银行、零售卖场等场所,见到员工被上司或同事斥责。在顾客面前斥责员工,在一些企业被认为是一种管理制度严格、维护客户利益的表现,在解决客户与员工的争端时,企业方面的调停人也常常故意做出对自己员工不公正的评价,想要以此取悦客户。
  然而,研究者通过四项研究发现,这样的举动不但不会让顾客产生好感,反而会留下很差的印象,不利于企业的品牌发展。研究者发现,消费者目睹企业员工之间不友善的行为,对企业形象是极其有害的。它会让消费者不悦,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整个企业品牌的认知,连带在该企业工作的员工形象也会遭到损害。令人惊讶的是,在造成这样的恶劣影响之后,即便员工今后试图在顾客眼中转变形象,也会徒劳无效。
  研究者提出了几种合理的方式,来促进和改善员工的不友善态度,其中包括:培训员工讲礼貌和礼节、制定零容忍度的计划和严惩某类行为的发生,等等。细节决定成败,训练员工的礼貌和礼节,不在顾客面前斥责同事,有助于在消费者面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避免不必要的客户流失。
  
  消费者创新会导致短视
  
  “消费者创新”在前经济萧条时期很受欢迎。这种思路认为,创新的动力源于消费者,需要接近消费者才能获取创新动能。然而,消费者创新也存在悖论。
  消费者往往缺乏远见,只顾眼前利益,因此,消费者创新并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如需对市场产生长期的、预见性的挖掘,就不应圃于消费者需求。半田昔锐斯汽车即是典型的实例。
  作为世界上第一款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井非源于消费者创新的灵感。早在1994年,丰田公司就开始设计普锐斯汽车,但当时的消费者并不偏好这种款式,而是倾向于购买笨重、费油的SUV车型。然而即便是在那样的商业需求下,普锐斯依然我行我素、标新立异,最早勾勒出了未来社会对汽车消费的文化和经济趋势。最终,昔锐斯问世12年之后,消费者开始关注这种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开始变得紧俏。因为勇于走在市场需求的前面而不是仅佃跟随消费者需求,丰田汽车成为了行业领军者。
  高瞻远瞩的管理者、设计师和决策者能够引领可持续创新,只有他们,才能从当前的主流需求、行为模式和偏好中,预见到兼具吸引力、可持续和高利润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病毒式营销更能
  让消费者行动
  
  病毒式营销不需要专家和品牌推广商,需要的只是那些乐于交流,乐于把自己的想法诉诸互联网络的普通消费者。研究者对传统媒体的广告效果和网络传播进行了比较:一份发行量达250万的时尚杂志全版广告、一份发行量为200万的《星期天》增刊全版广告、一个拥有4315名成员的《她说》在线活动,以及一家号称由2亿多女性组成的网络群体的病毒式营销公司。
  研究者在每个不同的广告类型中都植入一张新产品的优惠券,想要以此刺激消费。结果发现,印刷媒体的优惠券回收率低于1%,病毒式营销的回收率高达12%。可见,虽然传绣媒体广告可以增强品牌知名度,但在激发消费者付诸行动方面的效果却大大逊色于病毒式营销。
  此外,在传缀媒体上刊登广告往往很难追踪广告效果。比如在电视上播放广告,商家很难跟踪到底有哪些消费者观看了广告并由此产生了好感、广告的最终效果如何等等,相比于传统媒体。互联网的病毒式营销能够将品牌知名度与发行量高度关联,它的优势就在于,病毒式营销能跟踪消费者行为,知道有多少消费者关注广告并采取了行动,更能准确地了解到广告投放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