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这样一个公式:好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内容+好的呈现方式+好的教学方法。这就犹如做衣服,好的衣服=好的布料+好的式样+好的工艺。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含金量?我认为关键在于钻研教材、处理好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近年来,我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因此在备课和授课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也有一些很深的感触。
一、由“我教你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以前一提起备课就认为是写教案,拿起教参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内容一抄即成一篇教案;或者写得非常详细,课堂上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一环紧扣一环,中间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学生怎样发言都有明确记录。这种教案特别详细,但学生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没有独立性可言。新课程要求按“以学定教”的思路来写教案。一节课应该在“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发现新问题一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当然课堂上随时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又是教案所不可预设的,所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我们的教案应随时调整。如在讲七年级历史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时我便遇到了问题:学生问我最早的犁是什么样的?由于课前备课时并没有注意,因此我就回答不上来了(其实,本来特别小的细节若我稍加注意就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再如在讲第14课“昭君出塞”一目时问题出现了,我把其历史作用讲完后,一学生问我:“难道就没有负面影响吗?”我顺便说了一句“按课本上的记”,然后继续往下讲。课后我仔细想想,这个学生说的并不错,他道出了问题的另一面,而我却没有想到。这种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很难能可贵,我本应鼓励他,也许这对他以后看问题方法的形成很有帮助,而我却忽略了。也许我们老师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来传授学生知识,在脑海中“传授知识”仍然占第一位,在实践中要想彻底改变仍有很大困难。但只要我们下决心改,尽最大努力试着转变,相信“以学定教”的思路会深入脑海并转化为实践行动的。
二、由“以知识为中心”向“以问题为中心”转变
我们许多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不希望学生打断自己的思路,对于学生到底掌握多少、有没有疑问很少过问,似乎我们的讲比学生的学更重要。新教材注重“以问题为中心”,重视教学过程,而不简单追求结果;重视学生的能力,要求我们从“知识的灌输”转向“问题的解决”。所以,在讲课过程中我们应把教材上的知识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有关中医学的内容时,我便试着用问题来引入。我提了这样几个问题:①同学们生病时,医生是怎样给你们看病的?②古代人生病时,医生是不是也是这样看的?③哪些是我们中医的看病方法?你对中西医结合了解多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探究效果非常好。在讲完“春秋战国”的内容后,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说一下你知道的成语中哪些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很感兴趣,踊跃回答。如此,老师既了解学生掌握成语的数量,又使学生准确掌握了成语所“诞生”的时期。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相比存在许多差距,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少,学生的视野狭窄,教师的技术水平不足,因此找一些适合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学方法比盲目的照搬要好得多,这样才更能促进农村孩子的有效学习。如讨论课在农村中学开展的效果并不好,有时还会出现冷场现象;一些课外收集题的活动也不好进行,因为可用的资源太少了,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老师可以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如在讲《秦王扫六合》一课时,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首先,通过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成果,表演历史短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的识图画图能力。我在讲课时经常自己画图,也让学生自己画。同时结合地理图册进行讲解,区分开古今地名,使学生形成更为直观的印象。最后,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讲完这一课后我出了两道题:①你心目中的秦始皇是怎样一个人?②作为中学生,我们从秦始皇身上学到了什么?我们该为祖国做些什么?如此,通过课内学习引发学生更多的课外思考,使学生的思想延伸到社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新教材在我们学校推行的三年中,许多老师经历了从彷徨迷惑到逐渐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我们对新教材经历了由表面到本质的认识:重点在于转变我们的教学行为,从备课行为上转变,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设计多样化,编写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从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上转变,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从老师课堂行为上转变,体现老师的引导作用、组织作用及应变调控能力。
从我自身的经历看,我感觉新教材对我们是一个挑战,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实践中教师都需要做出改变,也只有思想观念的转变才会引发行为的转变。我觉得用古人的境界来比喻的话,我们已经历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探索阶段,现在正是我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奋斗阶段,最终我们会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成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