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涛:活着就是为民多干事

2010-12-29 00:00:00王中鸿
中华儿女 2010年5期


  见到赵一涛时,他正在人大代表工作室与群众代表就建立农贸市场进行座谈。这个工作室成立于去年8月,是聊城市建立最早的人大代表工作室。这里是他和另外10余名市人大代表倾听民意的地方,截至去年12月,他们已与群众座谈多次,就聊城海源路整治、建立农贸市场、新农村建设等问题进行多方调研。两会前夕,这里更是成为他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的场所。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基层代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他接触最多的是普通百姓。
  “人大代表,为民代言。其实我只是做了些我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多荣誉。”赵一涛诚恳地说。近年来,赵一涛先后被评为聊城市、区两级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聊城市慈善奖等;并当选为山东省青联委员、共青团全国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和聊城市优秀人大代表等。
  
  “现代武训”
  
  聊城,作为教育家武训的家乡,赵一涛从小就听父母讲“武训办学”的故事,从此教育这颗萌芽就植种在他心里。”
  1992年,赵一涛考入青岛大学计算机专业,作为村里多年来终于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父母和亲戚朋友都为他高兴,认为他跳过“龙门”,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可以摆脱贫穷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赵一涛被分配到聊城市某商厦从事电脑监控工作,那在当时是一份让人羡慕的职业,坐在商厦宽大明亮的办公室里,每天的工作很轻松,家人都为他感到高兴。可是在赵一涛心里始终有一个美好的憧憬,那就是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以前一直在村里生活,没觉得什么,到青岛读大学后才发现我们村很落后,尤其是教育,那时我就有个想法,毕业后回家乡办个学校,把村里的教育搞上去,当时把这种想法说给同学们听,之后就被他们戏笑地称我‘赵村长’。”赵一涛笑着说。
  在商厦工作了11个月后,赵一涛再也坐不住了,他毅然辞职回到自己生长的村庄,开始了一条创业之路。
  因为接受过高等教育,赵一涛觉得自己家乡的落后主要是教育上的落后,只有把教育抓上去,才能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于是,他决定办一所学校,让村里的孩子都能上学。
  创业之时,赵一涛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家庭压力。父母和亲戚朋友们都不理解,他们觉得好不容易读完大学,并拥有一份稳定工作,可以摆脱农村的苦日子,怎么能说辞职就辞职呢?父母吵他,朋友笑话他。但赵一涛顶住了这些压力,他一边安慰父母,一边开始筹划学校的建设。
  1996年初,他从朋友那里借了1500元钱做启动资金,在村里租赁10间房子,并为学校起名“集贤小学”,从此开始了他艰难的办学征程。
  当时赵一涛所在的村子,人们还不信任民办学校,也不接受,所以生源是个大问题,他就每天骑着借来的自行车走乡串户做宣传。有一次,他借了辆摩托车去邻县做宣传,由于太累,回来的时候竟开着摩托车睡着了,差点把车开进河里。
  精诚石开。经过一段时间宣传,村民更是为他的办学精神所打动,春节前报名的七八十名学生,过节时候经过这些学生走亲戚时的宣传,节后就有二百多人报名,而且,当时学校的学费与公立学校相比便宜一半。
  学校硬件差,赵一涛就在师资力量、学校管理上下功夫。当时学校既没水,也不通电,条件特别艰苦。甚至门口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交通非常闭塞,许多年轻老师不愿意来。没有老师,他就到处请一些退休的老教师代课,最初自己还亲自兼带两门课程。“有一次,当得知一位在当地教学口碑不错的年轻教师回邻村老家探望父母,我顶着风雨去年轻教师家里看望并说服他回村里教学,我们从下午聊到晚上,直到把他说服后我才回学校,厨房师傅给我留了饭和菜,当时黑着灯就吃了,结果第二早上起来一看,碗底有好多只虫子……”
  经过赵一涛的艰苦努力,一年后,学校在校生就达到500余人,他由此也被朋友们戏称为“现代武训”。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赵一涛把学校更名为“东方中学”,赋予它更高和更多地希望。
  目前学校占地160亩,教职工200余人,在校生达2000余人,固定资产3600万元。“近几年每年考入聊城市重点高中的学生,有多半数是我们学校学生。今年学校初中部招生,计划招生1400人,报名人数就达到8000余人,最后还得通过考试进行严格筛选,现在想进我们学校很难。”赵一涛自豪地说。
  
  无偿捐献爱心福利院
  
  就在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蒸蒸日上之时,赵一涛又将目光投向了远方。
  赵一涛性格豪爽,平时喜欢结交朋友,时常和一些离退休的老干部聊天,听取他们对自己工作方面的建议。“阅历也是最大的财富。我还年轻,多听听长辈们的话对自己成长有很大帮忙。”他谦虚地说。 赵一涛和几位老干部聊到养老问题时,他们共同发出感慨。“现在不是钱的问题,更多的是孩子们没有时间看望我们,更谈不上照顾了。”回到家后,有心的他上网查阅养老相关方面的资料。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是个大事,有的空巢老人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而且以后的